APP下载

事件与文学:事件化的文学场域

2018-03-31主持人王晓路

社会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历史性场域书写

主持人 王晓路

〔主持人语〕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历史、社会以及文化密切相关,然而这种相关性除去一般意义上的语境功能之外,还往往由于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系列事件而凸显,文学亦会受到相关事件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并与事件激发出互为结构的生产性要素。我们可以看到,自“现代”以来,历史文化中的“事件”可谓持续不断,如现代社会模式的兴衰、技术进步与普及、席卷全球的战事与灾难、大规模的社会思潮与运动、局部动荡所引发的难民潮、通讯工具的非传统功能介入日常生活所引发的变迁,乃至学术思想的转向、话语方式和方法论的更迭,加之文学自身在观念、形态上的蔓延以及世界性和文类性的奖项等等大小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作用于文学书写、传播、接受与批评的全过程,构成了文学历史性的场域和论域,并使之呈现出极具时代特质的文化风貌。因此,无论是作为哲学抑或历史哲学范畴的“事件”,不仅得以从文学外部进入其内,还在事件化的文学场域中与文学文化交织成文学书写与批评的内在机制。今天,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人工智能(AI)为标识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识别-认知”取代“输入-导出”的学习模式中,诸多传统行业,包括通讯、金融、交通方式以及文学的体验方式等,都将发生历史性的变迁,加之全球问题的凸显,“事件”会不断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并影响到文学的整体过程中,以“事件”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入口和视点,可以使我们对诸多文学现象进行新的审视,将经验对应到某种新的历史感中,在把握文学发展多重轨迹的基础上获得今日之洞察。

本专题两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文学与事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王晓路和刘岩以“事件与文学的边界”为题、以对话方式讨论文学与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指出,作为文学外部条件的“事件”直接影响着文学的表征方式和固有的边界,同时也触发了学界对文学书写与接受的历史性理解。以事件为切入点可以凸显文学的多重生产性要素,避免孤立地看待文学现象,从新的角度体察到文学文化在历时性发展中与“事件”所交织产生的共时性流变。程朝翔的文章梳理了后“9·11”时代作为哲学意义的“事件”以及连带的理论书写问题,对德里达、巴迪欧、齐泽克、伊格尔顿等一批理论家的观点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事件”概念的流通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历史事件不仅与社会文化产生对应性关系,而且波及到人文学术的理论话语,对理论的发生学、陈述主旨和意义指涉产生持续的影响。

猜你喜欢

历史性场域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用什么书写呢?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