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3-29廖海君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那普利蛋白尿尿蛋白

廖海君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病程长,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而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其表明患者开始出现肾功能障碍,治疗难度较大[2]。临床上将Ⅲ期和Ⅳ期称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及时的治疗,纠正蛋白尿症状,改善代谢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院对DN蛋白尿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选出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糖尿病肾病的Ⅲ期或Ⅳ期,24 h尿蛋白定量>0.5 g/24 h;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肾病或是蛋白尿的患者,排除血液系统、脏器功能病变、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以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49~84岁,平均(62.5±5.5)岁;病程3~13年,平均(7.69±1.34)年;Ⅲ期21例,Ⅳ期9例。观察组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53~85岁,平均(62.9±5.7)岁;病程4~15年,平均(7.93±1.51)年;Ⅲ期19例,Ⅳ期1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疗法和前列地尔静滴,主要为给予患者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抗凝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给予患者低糖饮食、适度运动指导;将20 μg前列地尔溶液与100 ml生理盐水溶合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每次口服5 mg贝那普利,每天服药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全部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病情显著好转,但是尚有轻微症状或体征存在。无效: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是加重。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采集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4周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ofclinicalefficacyoftwogroupsofpatients[n(%)]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降低水平更大(P<0.01),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治疗后93.2±11.5a 108.5±14.3a 4.567<0.01尿素氮(mmol/L)治疗前5.87±0.46 5.72±0.43 1.305>0.05治疗后4.01±0.23a 4.54±0.31a 7.520<0.01血肌酐(μmol/L)治疗前132.9±23.6 133.5±22.1 0.102>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见表3。

3 讨论

在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为20%~40%,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其会依照自然进展规律从早期进展到中期再进展到终末期,而经过临床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病程进展,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3]。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初期患者出现间断性白蛋白尿,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成持续性白蛋白尿,而蛋白尿量较大则会导致肾功能的不可逆转性损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4]。因而蛋白尿的出现又表明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肾小球硬化。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因素为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肾小球结构异常,滤过屏障功能减弱,最终形成蛋白尿。肾小球基底膜异常、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细胞因子异常、炎症反应等都与DN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如:前列腺素系统、血栓素等活性因子导致肾小球功能异常,导致小动脉以及入球小动脉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失调,出现肾小球的高滤过以及高灌注现象,引发蛋白尿,同时这些因子还会作用于肾小管,降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进一步加重蛋白尿[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g/24 h)Table 3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24 h urinary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24 h)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g/24 h)Table 3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24 h urinary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24 h)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治疗后0.43±0.12a 0.82±0.19a 9.506<0.01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治疗前2.06±0.45 2.01±0.42 0.445>0.05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早中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由于糖尿病肾病多伴有肾小球硬化症,容易继发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微血栓又导致肾动脉狭窄以及血流的缓慢,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血液高黏、高凝状态。前列地尔是血管活性药物,其以脂微球为载体,将前列腺素E1封入到脂微球中,具有较强的靶向作用机制,给药后能迅速分布于肾小球,发挥出前列腺素E1的作用,有效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肾脏的微循环,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肾脏血流量,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贝那普利是一线降压药物,其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达到抑制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目的。同时贝那普利对肾脏循环具有一定作用,可以降低肾内压,降低蛋白尿滤出[6];并且可以通过降低局部受体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来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还能促进一氧化氮、前列腺素产生,从而对肾脏产生保护作用。另外,长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将贝那普利与前列地尔联合起来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从不同的途径扩张血管,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延缓蛋白尿的病理变化,改善肾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李斯毅[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汤行建[8]等提出可以将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中药丹芪汤联合起来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蛋白尿症状,减轻肾脏损害。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肾脏功能改善,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变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1] 何菊美.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z2):212-213.

[2] 陈小燕.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8):1016-1017.

[3] 吕卫.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2):183-185.

[4] 鲁耘曌,甘宇,徐丹,等.升清养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17-418.

[5] 玄先法,李清芹,王玉新,等.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4(5):353-355.

[6] 黄毅,张旭,陈素群,等.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5):316-317.

[7] 李斯毅,刘滢,黄仲良,等.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5):571-572.

[8] 汤行建,蒋鹏志.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8):149-151.

猜你喜欢

那普利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