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专家型校长的意蕴与内涵

2018-03-28查建华于海洪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长办学思想

查建华,于海洪

(1.涪陵区实验小学 重庆 408000;2.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8100)

近年来,有关校长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广泛,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校长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区分,给出了诸如优秀校长、骨干校长、合格校长、创新校长、教育家校长、专家校长等多种称谓。虽然对校长专业水准的评价标准不一,但有一点是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即专家型校长是校长专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属校长专业发展中的高层次阶段[1]。在倡导专家办学的当下,深入剖析专家型校长的内涵与意蕴,对加深专家型校长的理解与认识、助推校长的专业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长及专家型校长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全权代表学校,向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内全面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对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负责。校长是学校的“领袖”,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校长是教育方针的实施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者。校长负责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内领导体制。校长的办学思想与办学能力影响着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校长的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更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长期以来,人们对校长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定位存在有认识上的误区,即仅仅将“校长”看成一种“行政职务”,而忽视了其专业管理的属性,使得校长本身所具有的专业价值被忽略。职业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业标准是衡量职业发展成熟的依据。校长的职责就是办好学校,而学校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校长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校长作为一种职业,不仅有一定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的职业准入的基本要求,更需要有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使其在不断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2010年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2]建设专家型的校长队伍,让真正懂教育、有办学能力的人走上校长岗位,这是我国教育事业走向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校长在专业发展中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其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专家型校长是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熟阶段,属专业发展中的高等层次。现代社会及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小学校长的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专家办学是新形势下我国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一名专家型校长,是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虽然中小学校长并不一定都能成为专家型的校长,但成长为专家型的校长应成为所有校长的追求。因为,这不仅关系着校长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更维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

专家型校长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造就的。专家型校长在教育实践中不仅熟知教育科学、学校管理科学、心理科学和领导科学的知识,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形成了有独到见解的办学思想,并能以实际的办学经历和业绩加以佐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虽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其存在与发展总是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专家型校长作为校长群体中的精英在学校中的角色不是以单一的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出现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社会结构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校长角色的多重性,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因此,“专家型校长”这一称谓具有丰富的意蕴与内涵,意味着校长在办学思想、领导水平、管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能达到“专家”的水准。

二、专家型校长的意蕴和内涵

(一)一个教育行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力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校长办学的一种新吁求。一个好校长,就应该是教育专家、教育行家。校长只有成为教育行家,才能在工作中不违背教育规律,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教育行家应是专家型校长的一个首要素质,它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对教育充满爱。教育爱,是指教育者对教育的浓厚的情感,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是一种无私的合乎理智的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宗旨。“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教育家型校长”应该以教育事业为至爱,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至荣,是充分认识到教育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对教育推崇与重视,继而是精神与行动上的投入,实质上就是爱教育。这种爱是一种充满责任的、理性的、普遍的、持久的爱。校长有了这份对教育的深爱至爱,才能爱学校、爱工作、爱教师、爱学生;才能将自身的能力、岗位责任、行动与爱心结合起来,建教书育人治校之业;才能守护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真诚团结和带领教职工努力工作。校长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关心和对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力。这样,才就把教育之爱与社会之爱、个人小爱与民族大爱融会了起来,把为教育事业忠诚服务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统一起来[3],校长办好教育事业的责任心、积极性及工作潜能才会激发出来。

第二,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是一个教育的思想者。教育是育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运行规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否有思想是一般教育工作者与教育专家的重要区别。对教育的理解力、独到的办学思想则是区分一般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标志。校长要用思想来引领学校发展,首先自己要有思想。校长要成长为教育行家,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就是不断增加对于教育的认知,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在对学校教育实际深入研究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教育家型校长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能理性地思考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深刻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形成明确的、颇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办学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并能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接受且为之奋斗[4]。“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是校长开办一所学校的哲学,更是“教育家办学”“专家办学”与普通校长办学的本质区别所在。

第三,对学校教育有深刻的认知,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校长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分清主次,厘清学校教育的重心与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调整、完善、改革,将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工与协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人财物的功效,使学校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师生形成一个有共同追求、积极向上的团队。

第四,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智慧。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表现为在复杂的具体教育情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举重若轻和化难为易的本领。教育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认知与教育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与一定的教育境界高度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它是道与术、理性与感性、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的结合。教育智慧来源于学习、感悟与实践。校长的成长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缺乏学校管理的实践凝练或丰富的实践经验,想成为一个好校长是不可能的。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不仅会促使校长形成自己科学的认知,又会促进其思想内涵的提高。“教育家型校长”是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有着丰富的教育历练和经验,并通过对大量的教育经验的凝练与提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经验与智慧。教育家型校长,总是善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找到切合学校发展和自身能力发挥的最佳契合点,在不懈的创新追求中生成超越感性和理性的悟性,即教育智慧。“教育家型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智慧,尤其是教育管理智慧,运用于学校教育目的、教育改革、教育环境、学校文化、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构建起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团体,引领着学校前进。

(二)一个团队前进的引领者

“引领性”是专家型校长办学思想区别于一般校长的功能特征。“专家型校长”办学的引领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制度引领”“愿景引领”和“文化引领”4个方面。

1.思想引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思想的力量在于点燃思想,改变行为。一个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思想高度决定着学校发展高度,一个优秀校长,一定会用他的思想去引领学校的发展。

办学思想是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指南。办学思想就是校长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校长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对学校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一个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全校教师统一思想认识的一个基础,也是全校教师统一行动的纲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长办学思想就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要善于学习与研究,形成科学化的办学思路、办学主张、办学目标、办学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规律,不断反思、总结、调整、提升自己的思想理念,探寻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发展思路,为学校的发展绘制蓝图,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并把这种动力转化为全校教师的行动指南,落实到学校教育发展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2.制度引领。学校制度就是学校管理的规则与规范,是对学校内部的各种要素的组织设计与安排,是学校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保证。学校规章制度不仅是衡量学校全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校长教育思想、工作作风、领导艺术的具体反映。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制度引领是有效使学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以及引领学校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克服“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校长要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规律,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发扬民主作风,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校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使制度成为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稳步前行、教育质量提高以及提升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3.愿景引领。学校发展愿景是为共同体所认可和分享的奋斗目标,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重要因素。愿景的存在,给学校发展、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帮助包括校长在内的领导层在复杂的情况下作出判断与选择。从本质上说,愿景是认知性目标是精神性目标。校长的办学愿景是在对他人愿景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愿景。校长要善于把大家心灵深处的共同的意愿挖掘出来,把学校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凝练,把教师们的奉献精神、教学风格等凝练成学校文化,通过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构建与描绘,达成理解与共识,站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去设计适合校情的共同愿景。因此,一名成功的校长,就要做一个共同愿景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并领导全体师生在学习与实践反思中不断凝练和提升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照耀下推进学校在可持续发展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共同愿景是一种感召师生的力量,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把学校发展蓝图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变成全体师生员工的理想与追求,形成一种团队共同的心理期待,从而激发起团队成员的进取心,使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发展中去。学校发展愿景的形成过程就是凝聚人心、谋划共同理想的过程,它引领学校的每个成员充满热情地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实现学校发展共同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4.文化引领。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文化传统和优良校风之源。学校文化是学校自己的文化,它一旦形成,又会作用于人,成为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外在力量。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它是集体心照不宣的心理默契,是集体精神的沉淀。学校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师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土壤。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对师生的成长、对特色学校的创建起着凝聚和导向作用。一个学校,重要的就是形成一个文化场,而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形成离不开校长的引领。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对教育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校长在掌握教育理论、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构建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一股激励全校师生共同前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一个教育管理行家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管理内容千头万绪,要求校长必须具有管理专家的管理能力。校长的管理能力,是校长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必备的实际工作技能,它是在发展和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展示出的一种力量形态。校长的管理能力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一般管理能力和特殊管理能力。一般管理能力是不同行业的领导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管理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等。特殊管理能力是指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独有的专业管理能力,如教学管理能力、课程指导能力、教育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等。教育本身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它需要校长根据校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地改革与创新管理方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专家办学就是要校长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学校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内部结构及育人过程的优化。校长要善于把先进的管理成果运用到管理领域中来,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和及时性,在“引领”和“指导”中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过程,是不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校长应着重提高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作为一名管理行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情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轻,善于抓根本、抓大事,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校长的管理能力是提高学校工作效能的保证。我们经常发现在同一个地区,办学条件基本相同,有的学校办得生机勃勃,成绩显著;有的学校却办得很普通平常,每况愈下,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归因之一是校长管理水平的差别。校长的管理能力,对办好一所学校非常关键。

(四)一个改革创新者

发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社会发展的背景促使学校总是处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改革创新促发展是当今校长的重要职责,校长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课程、教学、管理等诸多事项,作为学校变革的领导者,校长要深入研究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矛盾的主次与问题的症结所在,集思广益,制定科学、民主的改革措施,妥善处理好因变革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以改革促问题的解决,以改革促学校发展,激发学校团队成员的工作学习热情与潜能。同时,校长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长远规划的谋略,顺应时代的要求,革除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各种弊端,拓宽学校发展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找准突破口,谋划好发展的方向与前景。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学校教育层面,则要着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只有具备自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校长,才能有效激发广大教师自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一个专家型校长,必须是一个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校长。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从教育理念更新深入到课堂模式改革,从学校办学体制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不仅要应对当前教育变革,更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要走在时代前列,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现象,发现问题,改革创新。校长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等各项活动,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当前教育发展的困局,开拓出学校教育发展新局面,以一种超越常规的创新思维方式改革创新,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五)一个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校长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如果一个校长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只能是做一个“维持型”校长。校长只用通过对自己的学校教育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进行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才可以对不科学的行为、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和改善,提高自我专业水准,使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向“专家型校长”接近。做反思型校长,既是由校长自身的角色定位决定的,又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校长的反思,首先是对自己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反思。校长自身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一个“学习者”和教育实践的“领路人”,但校长要经常对办学过程中的办学思想、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教育思想进行不断地审视与思考,对自己所作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判,对涉及的思想价值理念做出反省,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获得新的认知。同时,不断反思也成为一种促进校长自己学习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动力。反思是校长自我完善与成长的重要途径,思想的反思过程实质上是校长对自己的知识体系、管理经验、个人行为的再认识,是否定之否定和不断完善与提高的过程。只有经常性的反思,校长的理论视野和专业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才能在领导学校发展不犯或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才能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

其次,校长的反思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校长反思的“真问题”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是对学校教育实践以及教育问题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校长既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信息观和学校管理知识、创新和经验的反思,又是对学校办学与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的反思。校长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决策、效果开展有目的的审视和自我剖析,进而获得对教育新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善。校长的反思不仅仅是对取得成功的经验的概括与提升,更是要注重对失败的教训、工作中的不足、学校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反思[5]。这样的反思才能不仅有效克服校长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也更有利于校长的专业化成长,因为,有效反思是校长专业成长的自觉。

最后,校长的反思是一种深度反思。反思不是对事物简单的“回顾”或分析,而是从事物现有的层面出发,向更深、更新的层次探索,在深与新的层面上洞察到现实中的不足以及学校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思过程是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专家型校长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反思意识与能力。校长的反思不仅仅是在思想上的“静态”反思,更应是在学习、行动、研究、比较、合作和反思中的“动态”反思,是一种善于对学校教育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判断。校长要善于对自己的反思情况与同仁交流,共享反思成果。校长的反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往复循环中逐步深入,在反思中实践、在反思中变革、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学校的发展进步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校长的反思能有效带动教师的反思,可让反思成为学校的一种进步文化。

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水平与行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只有善于反思并改进自己的领导行为,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做反思型校长,对于提高校长自身专业素养与领导水平,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瞻远瞩,敏锐地感应时代的脉博,在不断的思考之中逐渐形成独到的治校方略。真正做到:

规划学校发展,做一名有思想的校长,

营造育人文化,做一名有文化的校长,

领导课程教学,做一名有创见的校长,

引领团队发展,做一名有魄力的校长,

优化内部管理,做一名有能力的校长,

打造学校特色,做一名有个性的校长。

参考文献:

[1]曾涛.专家型校长内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7(6):9-10.

[2]温家宝.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008/t20100831_108604.html.

[3]孙永强.略论专家型校长的时代内涵[J].吉林教育,2013(12):27-28.

[4] 徐吉志.校长要常备“三块石头”[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0):61-62.

[5]余又胜.学会做一名反思型校长[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s1):254-255.

猜你喜欢

校长办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思想与“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