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情况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的影响

2018-03-28郑永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脊髓体温低温

李 密,张 明,郑永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现阶段我国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给患者个人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还造成了社会压力的增大,因而如何有效治疗脊髓损伤成为社会急切解决的医疗问题之一[1-2]。现阶段,临床中尚无法有效逆转或预防脊髓损伤诱发的神经功能损伤[3]。有学者指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并发症,可作为治疗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4]。因而笔者将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亚低温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干预治疗后,患者康复情况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4~58岁,平均39.8岁;其中腰椎损伤10例,颈椎损伤11例,胸椎损伤4例;道路交通伤9例,砸伤7例,高空坠落伤8例,其他1例;ASIA分级:E级1例,D级5例,C级7例,B级8例,A级4例。观察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3~59岁,平均41.0岁;其中腰椎损伤9例,颈椎损伤12例,胸椎损伤4例;道路交通伤10例,砸伤8例,高空坠落伤5例,其他2例;ASIA分级:E级2例,D级6例,C级5例,B级6例,A级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致病原因、ASIA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P=0.410、P=0.953、P=0.766、P=0.837),分组合理,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发病前基本生活能力正常;(3)无精神障碍;(4)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脑、肾功能异常;(2)合并基础代谢性疾病;(3)临床或随访资料缺失;(4)发病至就诊时间>24h;(5)主动申请退出本研究。

2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在入组后均颈部制动,激素及脱水剂治疗,前路手术行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摘除、钛质钢板或植骨内固定,后路手术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依照分组不同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干预,患者颌枕带或颅骨牵引,使用地塞米松和脱水剂治疗,同时辅助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亚低温疗法(HGT-200型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进行干预,体温控制在30~35℃,并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及医嘱适当使用冬眠松弛剂(冬眠松弛剂由100mg氯丙嗪、200mg杜冷丁、100mg异丙嗪、500mL生理盐水组成,使用微量泵控制松弛剂滴速,维持2~10d,经4~12h使患者体温降至30~35℃)进行干预。

2.1操作方法 在治疗前医护人员详细检查仪器状态后向水箱中加入500mL乙醇(95%),后添加纯净水至水位显示线。将体温传感器准确安放,依照标记方向准确接装毯、帽接口,后使用薄垫覆盖冰毯。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前,检测患者体温后将体温传感器置于腋下、外耳道、肛门等处固定,水温设定为4~10℃,体温设定为33~34℃,注意体温监测,与治疗前体温进行对比。

2.2复温 亚低温干预后,对患者自然复温,撤去物理降温管路,减少冬眠合剂用量至停药。可采用温水袋、加盖杯子等物理方法协助复温,平均4~6h体温回升1℃,12~20h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康复情况并进行评价,检测血清中CGRP、5-HT水平。

3.1康复情况评价方法 本组应用手法测试(manual muscle testing,MMT)方法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进行评价,检查患者身体两侧10块关键肌功能评价运动功能,关键肌总分和为100分;检查患者身体两侧对皮区关键点的痛觉及轻触觉的感觉情况,总分112分。使用脊髓独立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总体康复情况,总分126分,后标准化计算以百分制表示。

3.2CGRP、5-HT检测方法 本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静置10min后3 000r/min离心收集血清,后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GRP、5-HT水平,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CGRP和5-HT试剂盒均购买自美国R&D公司。

3.3量表评分标准 本组研究中在治疗前后使用生活满意指数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进行评价,使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定。

4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患者康复情况调查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总体康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体康复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体康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患者血清CGRP水平检测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中CG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见表2。

3患者血清5-HT水平检测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中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患者Barthel指数、Zung评分及LSIA评分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Zung评分及LSI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Zung评分及LSIA评分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患者康复情况调查结果分)

表2 患者血清CGRP水平

表3 患者血清5-HT水平

表4 患者Barthel指数、Zung评分及LSIA评分结果分)

讨 论

一般情况下,患者脊柱损伤后,患者创伤面下运动、感觉功能可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极易出现肌肉萎缩,排泄功能异常,且创伤部位无法转侧[5-6]。现阶段在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是临床中的主要治疗策略,将残留在脊髓损伤的有害物质或部分骨质切除取出[7]。但大部分患者在数年后仍无法有效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有病理研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多易出现慢性脱髓鞘及继发性溃变,且易出现神经细胞凋亡[8]。近年来,有学者采用亚低温疗法对脑损伤或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9]。

亚低温疗法是临床中应用较广的物理方法,其可将患者体温降低至预期温度,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10]。临床上在神经外科及心外科中应用广泛,起到极好的脑保护作用,但有学者指出,若人体温<28℃极易诱发凝血机制障碍、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因而深低温在临床中仍需面对诸多问题,临床中多仅采用亚低温疗法进行干预[11]。生活质量、生活能力、抑郁状态是评价患者康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能力较低常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可能导致康复治疗较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总体康复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总体康复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Barthel指数、Zung评分及LSIA评分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采用亚低温疗法干预后,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流情况,改善细胞能量代谢,降低氧代谢率,减少氧自由基生存、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强神经元泛素的合成,降低细胞内钙超载,促进细胞信号转导恢复,减少神经元凋亡和坏死。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自信,改善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此外,采用亚低温疗法干预后,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病死率,提高肢体恢复水平[5]。

CGRP是由神经组织及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与分泌的生物活性多肽,其存在于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且在脊髓中水平较高[12]。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中CGR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13]。5-HT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延髓、脑桥、中脑、大脑的中缝核群中,在脊髓中5-HT也广泛分布,且与脊髓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治疗显著相关[1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血清中CGRP、5-H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血清中CGRP、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在脊髓损伤早期淋巴细胞破裂,大量消耗体内CGRP及5-HT水平,采用亚低温疗法干预后可有效促进脊髓系统恢复,有效刺激CGRP及5-HT的合成与分泌,维持体内血清中CGRP及5-HT水平的平衡分布。

综上所述,采用亚低温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能力和心理抑郁状态,改善血清中CGRP、5-HT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组研究临床样本数较少,有待深入研究其具体机制。

[1] Ahmad FU,Wang MY,Levi AD.Hypothermia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 review[J].World Neurosurg,2014,82(1-2):207-214.

[2] Seo JY,Kim YH,Kim JW,et al.Effects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on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Spine,2015,40(12):883-890.

[3] 张建军,史焕昌,杨卫山,等.亚低温条件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再生微环境及运动功能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7(27):4316-4321.

[4] Fleiss B,Guillot PV,Titomanlio L,et al.Stem cell therapy for neonatal brain injury[J].Clin Perinatol,2014,41(1):133-181.

[5] Ishikawa T,Suzuki H,Ishikawa K,et al.Spinal cord ischemia/injury[J].Curr Pharm Des,2014,20(36):5738-5743.

[6] 王峰,李钊,刘小兵,等.亚低温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14(2):204-206.

[7] Tukmachev D,Lunov O,Zablotskii V,et al.An effective strategy of magnetic stem cell deliver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therapy[J].Nanoscale,2015,7(9):3954-3962.

[8] Dumont CM,Margul DJ,Shea LD.Tissu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modulate the inflammatory milieu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J].Cells Tissues Organs,2016,202(1-2):52-66.

[9] 杨华堂,段晓伟,王晓燕,等.亚低温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现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5):457-460.

[10] Sun BL,He MQ,Han XY,et al.Intranasal delivery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enhances i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rats[J].Mol Neurobiol,2016,53(1):1-11.

[11] 吴虹,蔡俊杰,方升.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46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2):183-185.

[12] Kasdorf E,Grunebaum A,Perlman JM.Subacute hypoxia-ischemia and the timing of injury in treatment with therapeutic hypothermia[J].Pediatr Neurol,2015,53(5):417-421.

[13] 周军,杨丽,于宝占,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29(4):98-100.

[14] Chalak LF,Sánchez PJ,Adams-Huet B,et al.Biomarkers for severity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outcomes in newborns receiving hypothermia therapy[J].J Pediatr,2014,164(3):468-474.

猜你喜欢

脊髓体温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真空与低温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