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2018-03-27

北方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审计师管理层独立性

刘 峰

(南京审计大学,南京210029)

一、内部审计发展概况及其参与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变化

内部审计自行业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转型。20世纪50年代,内部审计师首要任务是审核会计记录;20世纪60年代,内部审计师的角色由会计主管提升为业务监督员,增加了操作程序审查的新方向;20世纪70年代代表了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8年,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通过了《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内部审计从它作为“组织警察和看门狗”的历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进入了风险管理领域。图1是该时期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层和治理机构的关系以及其在组织内的主要角色,此时内审部门直接向管理层报告(见图1)。 在图1以及随后的所有图中,向下的箭头表示分配任务,职责和责任的方向,而向上的箭头表示报告的方向。

图1 20世纪80年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治理机构之间的报告和沟通关系

1999年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了一个新的定义,强调了内部审计的增值方式,充分发挥了它在评估和改进公司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完成内部审计职能改变,内部审计部门和管理层的关系转向了和审计委员会建立直接关系,尽管实际上,这一关系仍由管理层主导(见图2)。图2中的关系用虚线表示,表示当时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部门没有正式权力,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关系也只是流于形式。

图2 2000年代的公司治理模式中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治理机构之间的报告与沟通关系

近年来,大量涉及会计舞弊的公司舞弊案件引发了各行业对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的争论,内部审计职能更加独立的需要得到了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内部审计在改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且企业开始重新关注内部控制的质量。最近的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反映了内部审计目前的变化(2016年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作。它有助于组织通过系统的,有纪律的方法来评估和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达到目标。

该定义清楚地表明,内部审计正在成为支持与战略控制和战略规划有关的治理决策的重要参与者,报告和沟通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审计委员会负责向内部审计部门分配额外任务,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公司内部情况。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委员会的报告关系在业务策略方面以及两者的顾问关系有所升级,而管理部门则保留其确认内部审计职能的角色。管理层与审计委员会两者的责任和报告关系逐渐淡化(见图3)。

图3 2010年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治理机构之间的报告和沟通关系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立法情况

在欧洲,欧盟的法律没有要求增加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它仅要求审计委员会应监督公司内部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在被审部门的财务报告方面实施内部审计。

尽管在这个领域欧洲尚没有法律指导,但成员国正在越来越多地期望将内部审计职能纳入其公司治理结构,也有相应国家例如斯洛文尼亚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管理领域的职能角色。2012年,欧洲内审机构联合会(ECIIA)对欧盟成员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内部审计部门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现状。该研究显示,在芬兰,法国,希腊等国家中,公司内部审计有41%认为是强制性的。在荷兰,瑞典和英国等国家,有48%是强烈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发现的问题是,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和范围,并且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在治理准则方面提供了很少的指导。ECIIA根据研究结果提供了建议:正确地组织内部审计,充分增强其独立性,使其能够达到目标。

从ECIIA的研究和其提出的建议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多数国家的法律对于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领域的指导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但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领域的期望以及内部审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必然会使得未来的立法会逐渐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增强,并且要求内部审计职能向公司治理领域发生转变。

三、挑战和未来发展

由于所描述的发展和趋势,内部审计越来越变成公司治理领域的关键角色。在其职能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内部审计在新的内部审计标准中被宣布为“一个组织上独立的单位,隶属于监督管理机构”。组织独立性可以被解释为独立于其他部门。然而作为公司的雇员,内部审计师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合作,才以有效地执行任务,这就陷入了一个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和治理机构建立直接报告关系,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在监督领域和治理机构进行直接沟通和合作,也就意味着,内审部门很可能需要将管理层的所有错误以及丑闻直接向治理部门进行报告。然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开展是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的,它也需要向管理层进行报告。因此,“双重报告”制度是存在弱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未来必须面临的挑战就是,“维系两位大师”这个问题必然会给内部审计人员造成摩擦和紧张,这需要仔细管理。

此外,在实践中确保独立性和直接报告是一个挑战:实践中内部审计仍向管理层报告。然后报告进入审计委员会,然后才到监事会。目前多数国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够成熟,独立的内部审计系统却不能直接向审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进行管理和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可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最终被替换。实践中怎样工作才能确保内审部门的充分独立性,这将需要一些时间。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变化以及将来的立法保证,预期在将来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将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并利用内部审计的职能优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随着该治理结构的成熟度水平的提高,这种关系可能会发展到管理层与内部审计部门平等合作的水平(见图4)。

图4 未来可能的内部审计部门和管理治理机构之间的报告和沟通关系

四、结论

本文通过介绍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功能变化,对当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立法趋势以及将来内部审计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角色可能面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在立法和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对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保证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在将来,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会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的平等合作伙伴,从而更好的在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做出贡献,更加地丰富内部审计部门职能。

[1]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29-37.

[2]叶陈刚,程新生.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6(6):79-85.

[3]畅 晶.基于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 [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4]张 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42-48.

[5]范 伟.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2016.

[6]王红英.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7]张丽英,杨俊峰.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及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2):103-107.

猜你喜欢

审计师管理层独立性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独立品格培养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追踪考题 晒晒考点——独立性检验高考考点题型例析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