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8-03-27高珏倩刘舜佳

北方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壁垒规制国际贸易

高珏倩,刘舜佳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长沙410128)

近年来在世界科技与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世界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在不断地威胁国民健康。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以及日本纷纷出台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这些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为我国国际贸易带来极大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因为违反绿色壁垒,出口产品不达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元。因此,研究环保规制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并就研究成果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国际贸易特别是农产品贸易有重大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针对环境规制的成因,袁琦(2017)认为国际竞争激烈导致西方国家受到威胁,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出现使全球经济遭受很大的冲击,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为了快速占据市场份额,保护本国国内市场而采取的一项运用最为广泛的贸易保护政策。[1]曹仁江、康莉(2011)认为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较少或者基本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可以轻易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斥在外。[2]刘畅(2017)认为环境规制是针对环境污染存在外部性的特点,将环境保护的归属权进行详细地划分,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发展经济。[3]

对于环境规制的评判,袁琦(2017)认为环境规制表面合理,实际却违反了国际间公平贸易的原则,削减了我国在国家市场上的份额,增强了市场准入障碍,恶化国家间贸易关系。[1]刘畅(2017)认为发达国家为减轻环境污染对本国的危害将污染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被转移国虽然得到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是却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3]Tobey(1990)用包括高、中、低三类收入级别的58个国家的数据,对环境规制是否能改变相关污染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环境变量并没有对污染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产生显著性影响。[4]Hering和Poncet(2014)运用来自中国256个城市的出口数据对环境规制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城市的出口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5]

而对于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解决方案,袁琦(2017)认为中国应该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完善法制法规强化预警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李敏、孙美玲(2017)认为应当鼓励绿色产品出口、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对WTO环保规则的研究,同时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WTO特殊待遇条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将绿色壁垒负外部性降到最低,才能协调好环保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6]桂俊松(2016)认为我国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对防治、矿冶等污染较大的行业降低出口比重,提倡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等污染较轻的行业出口。[7]谭雪(2016)认为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本原则,利用国际规则和谈判抵制发达国家滥用绿色壁垒,并且我国应该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8]贾泽鹏(2017)认为在多边贸易规则制定中,中国应该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并且争取有利的贸易规则。在区域间及双边贸易规则制定中,我们应该向外建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贸易,制定共同标准,共享技术资源。[9]张梅(2006)运用EKC理论,观察广东出口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趋势,出口商品结构的可持续性优化将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以减轻出口规模扩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0]

对于EKC方法,胡亮、潘厉(2007)认为EKC方法本身在指标选取、经济分析和计量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缺憾,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对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反馈作用、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演进等领域的研究,并在数学手段和模型上加以改进,张学刚则认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当前学界过于注重讨论ERK的形状和拐点,一定程度上使研究走向歧途,他认为研究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才最有意义。

二、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影响

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中,除了原料等有形物质外,保护环境的成本也占重要的地位。当前一些国家和企业担心将环境成本加入到单位成本中会使得成本变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失去竞争力,因此通过不断降低环境保护标准以谋求短期的利益。这也是囚徒困境单次博弈中的一种体现。假设有A、B两个国家。

单次博弈:在一次博弈中实行环境规制和不实行环境规制

假设当A国、B两国都实行环境规制时,他们的成本在10美元,但是因为担心对方因为不实行环境规制,可以降低总成本,获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从而更快速地占领国际市场,经济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优的方案,即不实行环境规制。

但是在多次囚徒困境中,博弈会被反复多次进行,因此当第一次背叛者背叛了对方后,第二次背叛者将会遭到报复,从而使合作作为结果出现,当无限次重复博弈时,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当A、B两国在环境规制上进行长期而多次的博弈时,二者从相互背叛趋向于相互忠诚,从而会实行环境规制政策,达到保护环境和利润最大化双赢的局面。

三、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将一些污染性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承担了较多的高污染产业。然而,这些高污染产业对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未完善的情况下,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导致环境恶化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本文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论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环境对于该国家人们来说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人们愿意为之付费时,环境状况得到逐步改善。

以下图1和图2分别是中国与美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我们可以从图1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起点较低,接近每人0.5MT/年,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以人均碳排放量为代表的环境污染也在逐年增加,在人均GDP0-1500美元之间呈现较快的增速,但是在人均GDP2000美元之后可以明显看到,人均碳排放量的增速有所放慢,预计在未来,环境污染将会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起点较高,总体超过15MT,从大约10000美元处出现拐点,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人均收入大约15000美元处开始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

图1 1960—2014年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图2 1960—2014年美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图3 中国2000年—201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

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制成品自2000年以来出口大于进口,且在2003年开始逆差不断增大,在2014年,进出口分别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Shui和Harriss(2005)在对中美隐含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美国通过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减少国内3%-6%的碳排放量,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7%-14%,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为高碳排放的工业制成品。[11]

四、结论与对策

由此看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高污染产业转移有迹可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少量短期利益为诱饵,吸引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高污染产业,从而达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并且实现了从刚开始经济发展,污染随之上升,到后面污染转移,国内污染随之下降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因此,根据上诉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低污染产业出口

高污染产业带来的短期利益无法从根本上弥补因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长期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应该通过关税、补贴等措施调整我国出口结构。通过降低关税、给予出口补贴鼓励低污染工业如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的出口,一定程度上对高污染产品以配额制限制出口。

(二)对外商投资高污染产业的企业设置进入壁垒

虽然暂时没有外商投资者进入中国导致损失,使我国碳排放增加的数据,但是施震凯、邵军等人(2017)通过对S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具有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性。因此我国需要对外商投资者设置进入壁垒,特别是要对投资高污染产业的外商投资者设立准入门槛,防止我国企业以短期利益换取长期环境污染。[12]

(三)加强对环境规制的研究

既然环境规制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非关税壁垒,我们就不应该对这些环境规制视而不见。相反,我们应该加大对环境规制的研究力度,适应环境规制普遍存在下的国际贸易,提高自身产品的绿色标准,合理地规避因环境规制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损失。

(四)对不合理的环境规制设置贸易预警

在研究环境机制的同时对其他国家对中国设置环境规制进行评判,对不合理的环境规制设置贸易预警,防止中国企业在不了解环境规制的情况下开展对外贸易,造成不必要的贸易损失。

(五)运用多边贸易规则维护本国利益

当因绿色壁垒而产生无法解决的争端时,我国应该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运用多边贸易规则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

(六)提高对绿色环保的国内标准

绿色环保在未来并将成为一个市场准入标准,对此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对绿色环保的国内标准,尽量避免出现国内标准达标后出口至外国,遭遇检验不及格而不得不退运回国内的情况。同时也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力度,严禁采取先破坏后治理的方法,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产生。

五、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保规制日后将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常态,对此我国未来国际贸易的方向要适应新常态,实施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经济贸易为核心,二者相辅相成的国际贸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在对外贸易上因以绿色壁垒为主导的环境规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增强我国国际市场上的意竞争能力。

[1]袁 琦.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7(11):21.

[2]曹仁江,康 莉.国际贸易中环境壁垒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6):66-69.

[3]刘 畅.浅谈环境规制与贸易[J].经贸实践,2017(7):48.

[4]Tobey.The effects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patterns of world trade:an empirical test.Working Documeny W94,Free university Amsterdam,1990.

[5]Hering,L.,and S.Poncet,,“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xports: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4(2):296-318.

[6]李 敏,孙美玲.国际贸易中战略性绿色壁垒成因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17(5):25-27.

[7]桂俊松.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203.

[8]谭 雪.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7(4):9-10.

[9]贾泽鹏.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7(4):7-8.

[10]张 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4):107-110.

[11]Shui and Harriss.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Energy Policy 34,2005,4063-4068.

[12]施震凯,邵 军,王美昌.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时空传导效应——基于S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7(9):107-117.

猜你喜欢

壁垒规制国际贸易
互联网平台的封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咱们最初是啥样
鱼与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