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引黄工程首部枢纽泵站厂房方案比选

2018-03-26孟元媛

山西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泥灰岩生产区灰岩

孟元媛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中部引黄工程是山西大水网建设工程“两纵十横”十大骨干供水体系之一,工程由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设计流量23.55 m3/s,年引水量6.02亿m3(其中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2.7亿m3,农业灌溉及生态用水3.32亿m3)。输水工程包括总干线、东干线、西干线以及各供水支线,线路总长419.13 km。工程自天桥水电站库区取水,供水范围包括忻州、吕梁、临汾和晋中,四市十六个县的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生态用水。

2 泵站方案厂房设计

2.1 半地下式泵站厂房方案

该方案泵站布置于天桥水电站左坝头东侧450 m处的黄崖沟右岸坡,生产区和管理区分开沿沟岸向上游方向呈一列布置,之间通过斜坡连接,连接段水平长度31m。生产区地坪高程844.85m,占地130m×44.5m,地坪以下为直立开挖,开挖深度43 m。管理区地坪高程867.0 m,占地105 m×34 m,建筑物包括管理站、110 kV开关站和消防水池等。设备根据泵站主、副厂房结合布置,主厂房布置于厂区中部、地面以下,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顶部和两端,安装间位于东侧副厂房顶部,泵站厂房平面尺寸96 m×21 m(长×宽),其中东、西两侧副厂房各长12.0 m。

2.2 地下式泵站厂房方案

该方案地下泵站布置于义门镇崔家堎村南黄崖沟左岸,距天桥水库区约2.3 km。生产区和管理区位于同一位置,垂向排列,通过电缆竖井及连接洞连接。管理区位于地下泵站的顶部地面,地坪高程1028 m,占地面积110 m×70 m,布置有110 kV变电站、综合设备楼等建筑物。地下泵站厂房埋深约170~195m,地下洞室开挖尺寸长123.3 m、宽21.9 m、高37.9 m(其中副厂房长20 m,主泵房长87.1 m,安装间长16.2 m),出水阀室平行布置在地下泵站厂房下游侧,开挖尺寸长97.5 m、宽5.1 m、高9.0 m;1号交通洞总长1298.8 m,进口位于黄崖沟左岸,终点位于厂房安装间;灌浆兼通风洞全长827.7m,进口位于1号交通洞上游约1000m处。

3 方案比较

3.1 地质条件

半地下式泵站方案工程区位于天桥背斜的南东翼的黄崖沟右岸坡,区内岸坡基岩裸露,下部近于直立,上部稍缓,坡度40°~60°,沟底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卵石混合土、含砾级配不良砂等,厚度0~32 m。厂区基岩岩性为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岩层产状N20°~30°E/SE∠2°~6°,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N70~80°E/NW或SE∠75°~85°;N20~30°W/NE或SW∠65°~75°,Fa1正断层从厂区南侧边缘50~80 m处通过。设计厂房建基面高程804.18 m,最大边坡高度为90 m,边坡岩体为灰岩和泥灰岩互层,泥灰岩岩性较软,对边坡稳定不利。泵站处岩溶地下水水位高程833~834 m,属承压水,与工程有关的隔水层底板高程804~806 m,泵站开挖底高程已揭穿承压水隔水顶板,会形成突水。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上段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其岩性较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Ⅲ级,弱风化灰岩地基承载力地质建议值为1.5~2.5 MPa。

地下泵站方案工程区以奥陶系中统灰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等层状岩层为主,岩层产状NW330°~340°SW∠2°~6°,无较大规模的断层从工程区通过。岩体主要发育三组裂隙:NE70°~80°或SE∠75°~85°;NW∠330°~340°或 SW ∠65°~75°;NW290°~300°或 SW∠70°~75°。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24°~32°,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11~12 MPa。据地质资料,地下泵站站址区在837~854 m高程段分布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下段地层泥灰岩,厚度约为5.5~18.7 m,该地层岩性较软,出露易风化,在地下水作用下易软化,围岩分类为Ⅳ类,对洞室稳定不利。地下厂房顶拱开挖高程为840.5 m,位于不利岩层中。同时,该区域岩溶地下水水位高程834 m左右,且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地下厂房建基面高程802.8 m,基本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洞室的开挖时存在涌水、突水等问题。

3.2 施工条件

半地下泵站生产区和管理区分开布置,可同时施工,工作面大,利于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运输条件较好,有利于加快进度;地面施工,施工临建措施较少,安全风险小;工程地处泉域,如遇突水,可通过封堵并加强排水措施解决,透水引起的安全隐患小。不利的是黄崖沟对岸为省道沙保线,是主要运煤专线,石方开挖工程量很大,爆破施工时,需实行交通管制,施工干扰大;且泵站附近场地狭窄,施工布置困难,工程开挖量大,施工弃渣大,对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地下泵站整个厂房几乎全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地下洞室群布置复杂,工作面小,施工难度大,施工前需进行灌浆、防渗排水等处理,施工过程需及时支护等,如遇突水,排水困难,因此,施工过程安全隐患多、施工难度大。有利的是对外施工干扰小,不存在施工度汛问题,工程开挖量相对较小,施工弃渣少,对环境影响小。

3.3 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半地下泵站对面为神池—保德公路,该公路及其衔接的沿黄公路是晋、蒙、陕三省主要的公路煤运通道之一,车流量大,堵车现象严重。半地下泵站及沉沙池开挖爆破施工时,需警戒、封路,会对当地交通造成更大压力,反之要保证一定的交通通行时间必然影响施工进度安排。

地下泵站大部分施工项目位于地下,仅1号主交通洞进口与神保公路衔接,地面厂区施工远离公路,因此对当地交通影响较小。

3.4 运行管理分析

半地下泵站设计扬程201.35 m,地下泵站设计扬程200 m,半地下泵站设计扬程较地下泵站设计扬程高1.35 m,从长期运行期角度来看,地下泵站能耗较低;半地下泵站受地形条件限制,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布置,高程相差近90 m,需修建不同的进场公路,运行管理不便,但在自然通风、采光和防潮方面优于地下泵站;而地下泵站地面厂区布置于厂房顶部平台,可通过电梯垂直联系,运行管理相对方便。

3.5 其它

半地下泵站生产区和生活区沿黄崖沟岸坡右岸一字形布置,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洪水、岸坡塌滑等。1995年7月29日黄崖沟发生特大洪水,对天桥水电站的电力生产设施产生严重破坏,35 kV出线铁塔被冲毁,312、314输电线路中断,35 kV开关楼挡水墙、运行休息楼、工地食堂冲陷倒塌,110 kV变电站受到严重威胁,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万元。

地下泵站在抵御黄崖沟洪水侵袭、边坡塌滑等方面较半地下泵站更为有利。

4 结论

综上所述,半地下式泵站厂房型式在工程施工、建筑物采光等方面有优势,地下泵站厂房型式虽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但在目前国内地下洞室开挖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安全施工已不成为问题。特别是地下泵站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从长远考虑,工程后期运行管理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地下泵站方案优于半地下式泵站方案。

猜你喜欢

泥灰岩生产区灰岩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混积 泥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标准化羊场建设要点
高速公路泥灰岩高填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转向酸压可行性研究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