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2018-03-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保健知识围产期

周 阳

(葫芦岛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1)

产前检查指的是妇产科医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推算预产期、筛查产前各种母婴疾病的过程,通过产前检查,可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情况,进而为孕妇提供专业性的护理和保健建议,此外,产前检查还可预测分娩难度[1],提前检出并发症,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为了评估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140例产妇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40例产妇,属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按照是否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分为A组和B组,详细信息如下:A组(n=70)——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7.24±4.31)岁。B组(n=70)——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36±4.29)岁。A组和B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0.05。

表1 对比2组产妇产检次数与保健知识知晓情况(x-±s)

表2 对比2组产妇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情况(n,%)

1.2 方法:A组产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首次检查时询问并详细记录产妇的既往病史,产前检查时间为怀孕的第10~40周,若在检查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出现,则适度增加产检次数,叮嘱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产检期间全面普及保健知识,评估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检查项目如下:第10~12周:常规妇科检查、梅毒筛查、尿常规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等;第13~第16周:基础检查(胎心、身高、血压等)、内诊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尿常规检查等;第17~28周:血常规检查、B超检查、基础检查(浮肿情况、体质量、宫高等);第29~36周: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测量腹围、骨盆、宫高、体质量等基本指标;第37~40周:尿常规、血常规检查以及测量血压、体质量、宫高等,同时予以胎儿监护。B组产妇非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产妇根据自身意愿确定产检时间。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检次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越深。②统计两组产妇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情况,计算每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③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后喂养情况,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产检次数、保健知识得分[用(x-±s)表示,t检验]和高危妊娠发生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检次数和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所示,A组产妇产检次数多于B组,保健知识得分较B组更高,P值<0.05。

2.2 两组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情况:由表2数据可知,A组高危妊娠发生率较B组更低,P值<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对比发现,A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B组,P值<0.05。见表3。

表3 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

3 讨 论

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孕产妇人数越来越多,但受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产科高危疾病发生逐渐频繁化,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妇的身心健康,若未提前采取防控措施,会诱发各种并发症[2],危及母婴生命安全。产前检查可提前检查多种妊娠疾病,有利于采取防治方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围生期的保健工作是保证孕妇安全妊娠的关键[3],在此期间孕妇可多了解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相关知识,为后期相关事项提前做好准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新生儿越来越重视,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可预防遗传性疾病的繁衍[4],防止外界有害因素损伤生殖细胞及其功能,保证母婴安全。定期产检可在早期检出孕妇不良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尽早劝告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5],产前检查还可干预高危妊娠因素,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在产前检查期间应为孕肚安排舒适的产检环境,保证产检室内安静卫生,进行避光处理[6],密切关注孕妇产检时的表现,若有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以便及时获得处理。多数孕妇在产检时会出现紧张情绪,尤其是初产妇,无妊娠经验,焦虑情绪更为严重,因此在为孕妇产检时要主动与其交流,告知胎儿健康发育的信息[7],消除其紧张感,不断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操作。

本次研究将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定期产检分成A组和B组,结果显示,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A组产妇,其产检次数、保健知识得分、高危妊娠发生率、自然分娩率以及母乳喂养率均较未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B组产妇更佳,P值<0.05。

综上可知,产前检查应用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能够提高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效果优越。

[1] 邹碧霞.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1):87-88.

[2] 娄晓梅.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中的作用[J].药物与人,2015,28(2):66-67.

[3] 陈婉,林菲,蔡卫铿.围产期保健中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2):469-470.

[4] 张艳蕾.孕产妇产前检查在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40):73-73.

[5] 刘海花.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产前检查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43-44.

[6] 黄芸.探析规范产前检查与围生保健对提高妊娠结局的影响[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3):9-9.

[7] 陶晓华.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6):65-65.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保健知识围产期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