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

2018-03-23毛金环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胸外科病症肺部

毛金环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历年来,临床上针对患者肺、食管等机体组织携带肿瘤的病症均是主张实施胸外科手术加以治疗,虽有一定的确切疗效,但有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易受其手术创口大影响而促使患者切口和呼吸道引发感染等一些术后并发症出现[1]。其中,患者肺部受其为围术期间麻醉或创口处理不当影响而导致其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引发炎性反应,患者临床上均是以发热、咳嗽、咳痰、支气管阻塞及肺不张等症状为其主要表现,不利于患者创口愈合进度,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安全[2]。针对此类病症现象患者临床上提出加以有效的护理模式干预,对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概率和提高其健康恢复进度存在较好的辅助作用[3]。本文现抽取82例于本院行胸外科术治疗的患者作以研究对象性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痰效果比较[n(%),n=4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2例行胸外科术治疗患者均是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确诊治疗患者中进行抽取,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依据来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为(50.14±6.21)岁;病症类型:10例肺癌、23例食管癌、8例纵隔肿瘤。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为(51.02±5.98)岁;病症类型:15例肺癌、12例食管癌、14例纵隔肿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且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围术期间均给予一期根治术及气管插管下全麻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例如病情监测、日常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综合护理加以干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针对其病症特点及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并将病症治疗手术方法、对机体的影响及术后潜在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来对患者进行讲解,以缓解患者围术期间的出现的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同时将相关成功案例及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以提高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②呼吸功能训练:患者术后普遍会存在呼吸功能差、排痰困难等临床症状,故护理人员需针对此类症状患者给予其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对提高其手术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具体方法为:①腹式呼吸训练:术前1~2周指导患者每天2~3次、每次15 min左右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首先引导患者维持其呼吸肌群呈放松状态,并指导其在腹部上方放置双手来进行缓慢呼吸,并以腹部隆起-腹部内收为患者吸气-呼气锻炼动作。②咳嗽训练:护理人员指导其深吸气后立即屏住呼吸并行肋间肌收缩及隔肌抬高来促进患者胸内压得以提高,同时用力收缩腹部来在其进行声门打开时提高患者咳嗽效果。③术后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送进ICU时对其生命体征和呼吸道状况均给予严密监测,并通过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背部拍打或遵循医嘱给予药物服用来进行排痰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日常多以高量维生素、蛋白食物为主,多饮水来确保患者肠道的畅通性。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间引发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行咳痰、协助咳痰及吸痰等排痰人数来判定其排痰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组间数据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4.63%<34.15%),且χ2=5.32,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痰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自行咳痰、协助咳痰及吸痰等排痰效果均较术后24 h的对应值有所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自行咳痰、协助咳痰及吸痰等排痰效果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且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次研究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主张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方式中包括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及术后康复指导,其中,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其心理对手术治疗、病症恐惧产生的负面情绪,以提高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呼吸功能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腹部呼吸及咳嗽训练来提高患者咳嗽效果及改善其呼吸功能,对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及保证其呼吸道无痰液堵塞,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术后康复指导通过指导患者日常的饮食注意事项及给予相应的排痰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4]。将上述方法联合运用于行胸外科术治疗患者护理干预中,有效降低其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其术后排痰效果,对加快患者健康恢复进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运用于胸外科术后患者中进行干预,不仅有效加快患者排痰速率,还有助于降低其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1] 陈瑜,王向东,杨林东.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180-181..

[2] 齐慧.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其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6-17.

[3] 宁曼申.心胸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3):83-84.

[4] 张海燕,朱希燕,张荣泽,等.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89-1490.

[5] 钮林霞,余雪,杨峰.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04-4306.

猜你喜欢

胸外科病症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青春期病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