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全麻中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分析

2018-03-23寇广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科全麻丙泊酚

寇广海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手术麻醉科(妇婴院区),辽宁 盘锦 124014)

产科与其他科室的患者有一定差异性,关系着母婴双方的安全。在麻醉的同时不仅要确保产妇自身的安全性,也需要减少麻醉对胎儿构成的伤害。在麻醉用药中,运用复合全麻可以有效的发挥各药物的优势,规避各自不足。本文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产科全麻孕产妇80例,分析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后产妇血流动力学与新生儿质量,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产科全麻孕产妇8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40例,对照组信息中,年龄从22~38岁,平均为(28.5±2.4)岁;体质量从54~75 kg,平均为(63.1±4.9)kg;观察组信息中,年龄从23~40岁,平均为(27.8±1.6)岁;体质量从52~77 kg,平均为(65.3±3.7)kg;各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体质量等基本情况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1~2 μg/kg,阿曲库铵为0.8 mg/kg,药物做配伍后做慢速的推注用药,进行3 min面罩吸氧后做气管插管,而后进行丙泊酚泵注靶控用药,再进行芬太尼维持性用药,具体以麻醉深度做药物调控。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1 μg/kg,阿曲库铵为0.8 mg/kg,药物做配伍后做慢速的推注用药,进行3 min面罩吸氧后做气管插管,而后进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靶控维持性用药。

表1 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变化对比()

表1 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变化对比()

注:各组患者麻醉对比,*P<0.05

分组 指标 术前 切皮 胎儿娩出 手术完成观察组 平均动脉压(mm Hg) 92.5±8.6 90.1±8.2* 94.6±9.1*` 95.2±11.4心率(次/分) 76.1±12.9 74.3±7.2* 77.4±11.3 81.3±10.6对照组 平均动脉压(mm Hg) 95.4±8.7 76.2±5.4 82.1±7.9 97.4±10.3心率(次/分) 75.8±9.8 66.2±7.1 79.6±12.4 82.4±10.6

1.3 评估观察:评估观察术前、切皮时、胎儿娩出与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指数情况,同时观察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将麻醉有关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见表1。在血压与心率指标上,两组在切皮时与胎儿娩出的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情况:见表2。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在出生5 min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情况(,分)

表2 各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情况(,分)

注:两组对比,*P<0.05

分组 出生后1 min 出生后5 min观察组 9.0±0.4 10.2±0.1*对照组 8.9±0.3 9.1±0.5

3 讨 论

产科麻醉中,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中,对于麻醉的要求相对更高,一方面要确保产妇生命安全,要防止宫缩与新生儿方面的负面影响[1]。如果有椎管内麻醉禁忌情况,则需要运用全麻处理。在麻醉用药中,异丙酚属于常用药物,属于短效麻醉镇静药物,药物起效快,术后苏醒快,但是其镇痛效果并不理想[2],一般需要配合其他药物做复合麻醉用药。丙泊酚属于脂溶性较高的麻醉用药[3],可以快速的通过胎盘,超过一半药物可以通过肝脏代谢,进而控制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瑞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类药物,药物起效迅速,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镇痛作用明显,其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似,但是药物不良反应相对更低,药物机体代谢更快。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采用靶控维持性用药,药效更为快速,麻醉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的规避麻醉药物的深浅程度波动,进而控制麻醉药物对产妇循环功能构成的干扰,麻醉安全更为有保证。

本研究中,在血压与心率指标上,两组在切皮时与胎儿娩出的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在出生5 min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的降低了麻醉所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同时对新生儿生命质量有更高的安全保障,麻醉安全性更高,复合产科麻醉中的基本的安全原则。

综上所述,产科全麻中运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新生儿生命质量,对母婴双方都更具有麻醉安全性。

[1] 孟永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产科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4):1494-1495.

[2] 崔万宏,袁学芝.低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对剖宫产疼痛敏感度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2):4529-4531.

[3] 林丹,谢秀芬.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双侧输卵管结扎术[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8):903-904.

猜你喜欢

产科全麻丙泊酚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