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8-03-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织溶血性缺铁性

晋 娜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一种过渡细胞,网织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直接导致了它可以准确有效的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是临床上可以区分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1]。笔者从2015年12月起对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贫血患者中的不同,得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贫血患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5±2.3)岁,其中失血性贫血30例,二联性贫血30例,溶血性贫血30例,缺铁性贫血30例;30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4±2.1)岁,经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2.0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凝管中进行抗凝处理,在4 h内完成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中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IFR%)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R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RET RET(%) IRF(%)研究组失血性贫血 30 0.06±0.15 1.73±0.83※ 9.91±2.45※研究组二联性贫血 30 0.06±0.14 2.22±0.57※ 13.4±3.54※研究组溶血性贫血 30 0.19±0.21※ 7.31±2.11※ 22.61±6.67※研究组缺铁性贫血 30 0.06±0.21 1.63±0.52※ 12.41±3.54※对照组 30 0.05±0.21 1.23±0.22 4.12±2.74

3 讨 论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外周血红细胞容量降低导致的,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等,贫血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2]。因此,在临床对贫血的诊断和各类型的鉴别也是医师关注的重点。从本试验RET%、IFR%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网织红细胞的参数对贫血患者进行判断。IRF存在与外周血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中,由于其含量较少,因此其表达较低[3]。当造血功能受到刺激时,幼稚网织红细胞大量的释放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中的IRF含量显著增高,是网织红细胞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4]。RET当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时其表达增高[5]。经过分析数据可知,除了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其他患者的RET绝对值均健康患者没有差异但是RET%则显著增高,因此可以用RET绝对值作为对溶血性贫血进行鉴别[6]。总上所述,网织红细胞中的相关参数可以协助医师对贫血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贫血的治疗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些指标可以准备的反应骨髓造血功能,可以较好的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 吴建新.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2076-2077.

[2] 王晓贤.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对贫血患者诊疗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460-2461.

[3] 陈国强,郑彦博,赵湘,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贫血治疗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45-47.

[4] 魏国庆,顾松琴.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44-5445.

[5] 江虹,徐灿,吕瑞雪,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136-2137.

[6] 梁艳梅.血液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99-100.

猜你喜欢

网织溶血性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老年人群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