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教学如何创新

2018-03-22谢红春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自主学习

谢红春

摘要: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且顺应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手段,让每个孩子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快乐,学到知识,从而不排斥体育课,自然而然地学习体育课程。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自主学习

体育活动课最早源于游戏,并以游戏形式存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得以发展,而游戏的生成和发展则在于它能给人以快乐。可是,在现阶段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请求:“老师,这节课让我们自由活动好吗?”本应是给人轻松、让人愉悦、令人向往的活动,为何反倒遭到学生的拒绝呢?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对常规体育课教学形式厌倦的成因主要由三:一是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忽视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学生因学无乐趣而厌学;二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死板,教学目标单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三是传统教学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教学要求上又过分强调外在的整齐统一,注重学生身体运动素质的发展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因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是老师“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教学已严重制约了学生发展。那么,面对新的教育发展的要求,基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拙见。

一、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课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把锻炼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来坚持。做到运动、学习两不误。既培养了健康生活的习性,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体育运动融入自己的学习成长中。也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特长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未来选择专业、发展特长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向老师敞开心扉。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应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切实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

小学生最初接触体育课程和项目,是带着好奇、新鲜的心情和态度去尝试的,当碰到难度时,容易打退堂鼓,产生半途放弃的想法,作为体育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哪怕学生某个动作没做好,或者某个动作没到位,需要老师的耐心指点,给学生最大的信心,让他们信任老师,不害怕老师,而是与老师平等请教相关的体育问题。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我们带着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去获取知识、技能,才是“授人以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引导学生去探究某一个动作的要领、应该注意的问题、技巧的掌握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

体育课程中的项目比较多,每项运动对学生完成的要求不一样。如跑步、跳高讲求学的独立自主性,而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需要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和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相互之间一起提升。无论哪种学习形式,都离不开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是对某项运动,学生要多加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琢磨,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在学生、老师的帮助下,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平台。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掌握了很多新知识,有许多新发现,甚至会有新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展现,让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得到认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好了某项运动技能,老师除了鼓励外,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如学习乒乓球运动,就要在班级上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好。尤其对那些有乒乓球特长的学生,可组织、推荐他们到校外或各类比赛场合参加,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一是锻炼他们的勇气、胆魄,二是通过各类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比赛水平。

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利于新课改的全貌实施,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学生身体素质基础等因素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练习中掌握技能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掌握技能,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体都能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学习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中,体育课程是作为“副科”存在的,有時学习时间紧张时,经常让位于语文、数学等课程。体育虽然也进行考试,但形式重于实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本着为将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教学的理念,构建新的教学结构。首先在学生当中渗透体育素质教育观念,然后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么多运动项目,总有一样适合某一个学生,只有先让学生不排斥、不拒绝,从体育课堂中体验到乐趣,就会慢慢喜欢上体育课。同时,老师要多多讲述体育锻炼对身体、心理乃至走上社会后,对自身抗压能力、耐力等方面的帮助,从学校内外到家庭都营造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体育真正成为一门与其它学科同等重要的课程。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自主学习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