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2018-03-22邱奇泉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语文教学

邱奇泉

摘要:随着不断深入改革的新课标教学,以初中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要达到新课程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话,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尋找有效的方法与高效率教学思路,是每位初中语文老师的目标,把创新当成手段应用到语文教育之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思路;教学创新

一、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是它的核心,包括且不限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新课标改提出的创新教育,从创造力的可开发性原理和普遍性出发,人才观的更新是它所提倡的,从被动创造的受教育者成长到主动创造的人才,他们需要经过正确精准的训练、引导和教育才得以提高自身的高度,直至成长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着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素质的培养,铺实学生做好语文基础。在谈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时强调:“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评价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然,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创新,创新顺应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1]。

二、初中语文的现状和问题

语文是基础学科,从小学开始接触,并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到初中,依旧离不开这四种能力,只是需要们在课堂上进行画龙点睛[2]。但是可以看到初中语文,依旧是按照模式化的分析,中心思想、重点词句、段落大意,如同背数学公式一样,没有学生我自我思考,也没有理解原文作者在写文章时的思想,不懂欣赏文章,也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兴趣,这样单纯的教育和单纯的接受教育的方式,将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应该做的是鼓励学生们交流合作,让学生敢说敢写,赶走死气沉沉的课堂,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字及文化的力量,看到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三、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思路的创新策略

(一)理念更新,教师创新意识的提升

教师是实现教育活动的劳动者,劳动者要从意义上实现创新,要保证创新的先是自身,再是学生。正因如此,顺应潮流的思想教学是教师所需要的,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中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两种或者多种思路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举例: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路,着重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参透能力是一种思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路,着重加强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总结能力是另一种思路。教师将两种思路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这两节的授课方法和思路不一样,可取得的教学效果确实,却是可喜可贺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达到了。当然教师采用的“同课分讲”方式,十分明确展现出了教师作为劳动者所具有的创新能力[2]。

(二)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基于“互动交往”才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准则,在这个前提下教育活动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当中,要赋予教育活动的这种“互动交往”属性,使学生有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给予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

如萧伯纳所说过的话:“如果你和我和他之间进行过思想的交流,那么我就会拥有你的或他的思想。”因此,教学课堂中,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合作、启发和借鉴,感受别人的思想共同提高。例如说: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配小组,相互合作讨论交流,解析人物的外貌、语言、情感等来描写人物的形象。等待小组讨论出结论之后,之后通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交换自己的意见,掌握外貌、语言、情感等人物形象,且在这种相互交流、合作中找到了,学习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丰富,语文能力发展得到了促进,同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为互动式教学互动能够更好的展开,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个群体,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需求,创建能够让平台和空间供学生们学习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一同发展。

(三)情景创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情景教学法,要求以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作为依据,教学时,将教材内容和生活相联合,引进一些以形象为主体并带有情绪色彩的直观、生动、具体的场景。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令学生对教材内容认识以及结合自我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的助推之下,对教材内容的进行扩展,激发思维和想象,从而要更好的对教学内容的进行掌握,能够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填补,扩充[3]。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知识内容点进行相关的情景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有利于初中语文的课堂建设。

(四)实践增强,学生对知识应用的强化

跟随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师作为学生们的领导者,应该时刻贯彻着新课标改革的新理念,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从而利于初中语文课堂质量的提升。在过程中,教师应当脱离当代旧的观念和禁锢,从理念到教师到学生,一一落实,结合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建设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培养了语文素养以及生活素养[4]。此外教师应当多组织活动,例如书法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并且设立相关的奖励,还要保证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及掌握。

四、结束语

上文所述,伴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改革的推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思路以及方法,要伴随着新课标改的脚步变化是必然以及正确的。为此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应当跟上教学思路,创新为动力,掌握全面详细的语文知识,深刻理解语文知识,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竭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最有效课堂的建设,使初中语文课堂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辉. 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 学周刊, 2017(5):91-92

[2] 邓清方. 对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探索[J]. 报刊荟萃:下, 2018(1):113-113

[3] 李亚兰.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思路探析[J]. 新课程(中), 2015(7):80-80

[4]党满仓.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29):39-39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语文教学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