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2刘云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方法策略信息技术

刘云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课堂中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的课堂信息技术使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课例进行应用分析,旨在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方法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方法策略

在教育部颁发的信息技术通知书中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使用,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融合进学科教育中来,转变学科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小学数学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计算讲解,不再是机械训练的固定场所,而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发散思维的奇妙空间,一个可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自由国度。学生在欢愉的学习氛围中从学数学到玩数学最终爱上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中注入信息技术,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又能在兴趣领域中,创设生活情境,掌握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兴趣的融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通向未知知识世界的大门,是一切创造性学习的起点。志从趣生,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台上演示等手段给学生带来声、形、触、演等形式的直观感受,学生的学习期待就会被充分唤醒,学习兴趣被进一步调动。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兴趣激发的手段能够有效进行教学融合。一方面,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视频、音频、动画等技术手段,创设贴合生活的情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直接进入课堂的主题学习。比如在《认识人民币》这课的学习时,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处理手段,带学生走进超市,让学生自主购买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在学生开心地购物车选购后,老师抛出今天的主题学习内容,我们用什么结账?币值的大小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老师的问题,我们顺利成章开始认识人名币以及人民币的币值界定。另一方面,在数学课堂的知识巩固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巩固计算法则,强化计算能力。比如在进行数学加减法的运算巩固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白板的拖拽和笔写功能设计接果子的游戏,每一个果子对应着固定的数字,那么想要维持果树的平衡,学生就要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将代表得数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学生在参与摘果子的游戏中,巩固了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同时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算的快乐。

二、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融合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的融合转变了教学的主客体[1]。学生逐步取代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掌握数学学习的探究地位。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构建数学思维的条件和平台。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作为辅助指导者,将通过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假设,通过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汇总不同的解题方法,发散思维。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内角和的度数假设。有的小组提出可以现场量角,立即测算,不过小组量出来三次结果,分别是178度,180度,181度。这种方法无法准确定性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于是学生可以继续讨论,有的小组用拼的形式,将三个角减下来,并直接拼成了一条直线,获得结果180度,还有的小组通过折纸的方式,将三个角还原成一条直线,同样获得结果180度。通过多媒体的放大和演示功能,学生可以自如地进行现场汇报,解释小组的证明原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演绎中,不仅发散了思维,还深化了数学知识。有效地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2]。

三、信息技术与构建数学思维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和构建。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思考,在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尝试上完成思维的训练,最终实现数学原理的掌握和运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问题难度,将书本中抽象的表现形式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形式,方便学生观察、探究。[3]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探究数学原理的本质,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在无形中打破了数学的思维定式,完成了数序思维的重新构建。

四、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数学教学互相运用

课堂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互动,只有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才能产生更多的生成性的课堂资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随意操作性相对于ppt教学更能满足互动教学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临时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顺序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學校的教学中,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数学教学互相融合起来,同时使学生也能走上讲台,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调动了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课堂资源的生成。[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应用,既是教育现代化的直接表现,也是数学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唤醒学生的学习期待,在转变教学主客体的背景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稳定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杨兴国.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7):143-144.

[2]刘圣.创新教学发散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57):91.

[3]朱莹. 浅议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101-101.

[4]刘新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 2014(21):164-164.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方法策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