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栓后介入疗法与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8-03-22赵桂香

关键词:心内科溶栓心肌梗死

赵桂香,都 雯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1.心内科,2.心功能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临床急性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所导致,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1]。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作为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均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但同时存在局限性。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心内科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41岁~77岁之间,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为(60.4±4.3)岁,所有病例经过临床诊断排除内分泌疾患者者、心律失常者的存在,以及心、肝、肾等重大器官不健全和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全面排除。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78名治疗患者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选择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相比较,选取患者的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和平衡性。本次参与研究对象均已征求本人同意,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活动中,并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经过确诊后两组患者均服用300 mg阿司匹林和300 mg氯吡格林,对照组采用直接介入疗法,观察组给予溶栓后介入疗法,根据《中华心血管杂志》制定出来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实施相关疗法,即将150万U的尿激酶溶于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患者一个小时。输注完毕根据心肌梗死后做出的血流分级标准来评价IRA的再通状况,如果仍然出现动脉堵塞及开通后患者血流缓慢情况,及存在多支弥漫性病变者,则再次实施溶栓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直接介入疗法的时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介入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平评价,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即LVEF和LVEDD,来对比两组患者心室功能改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种介入疗法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LVEF(%)LVEDD(%)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944.53±3.27 57.34±2.6157.38±4.07 44.46±3.51对照组3944.61±3.19 50.14±2.8657.63±4.18 50.38±3.27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胸后骨疼痛及全身发热等多种特征,患者会感受到强烈的身体疼痛感,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障碍,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心肌梗塞在发病时造成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形成的病理过程,临床伴有心区前疼痛、心悸、呕吐、胸痛伴恶心、血压降低等症状。随着现代饮食习惯的改变,现阶段我国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临床发病快、病情进展急、治愈难度系数高,因此采取高效的治疗手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直接介入疗法和溶栓后介入疗法都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但是溶栓后介入疗法弥补了直接介入疗法治疗心肌梗死的延迟现象,能够更加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改变心肌缺血状态。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溶栓后介入疗法明显优于直接介入,能够快速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并且为支架植入提高成功率。

综上所述,溶栓后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直接介入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减少临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 李彦明,程冠昌,洪 岩,等.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19):4690-4692.

[2] 张莉莉.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55-56.

[3] 杨崇贵.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2017,7(14):239.

猜你喜欢

心内科溶栓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