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2018-03-22

关键词:快速性早搏心动过速

岳 然

(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400)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产生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异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常由于胸闷、气短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3-4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选取我院稳心颗粒治疗89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89例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8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18~55岁,平均(45.44±7.22)岁;对照组男44例,女44例,年龄20~53岁,平均(44.23±6.76)岁,而且均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窦性心动过速35例,快速性室颤36例,室性早搏70例,房性早搏37例。均有心悸、惊惶不安、气短乏力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治疗前症候表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硝酸盐、β受体阻断剂常规药物进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防治并发症。②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加用稳心颗粒,具体剂量为:稳心颗粒9 g/d,3次/d,早中晚各服3 g,生产企业为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两组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比治疗前减少小于40%,房颤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律无明显改变。有效:早搏次数比治疗前减少超过40%但不足80%,室颤持续时间有明显变化,持续时间减少,与正常相比仍有明显差别,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律明显减慢,仍超出正常范围。显效:早搏次数减少超过80%,甚至完全消失,室颤持续时间大幅度减少甚至消失,窦速患者心律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电图疗效和症候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症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症候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

3 讨 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代表了一系列的相关疾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发病率高[5],且容易复发,治疗难度较大,甚至会导致心功能障碍引起基础疾病加重。因此,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很有必要。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和导管消融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对于持续性房速,特别是无休止房速有特效,已成为目前的首选方法。但是,抗心律失常药有一定的并发症。稳心颗粒对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安全性较好。另外,已有研究表明,稳心颗粒通过对多种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以及促进缝隙链接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体机制在进一步研究中。

在本研究中,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常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电图疗效和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可见稳心颗粒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疗效,并且,两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许洁睿,沈 琳,何 燕.1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01):20-22.

[2] 申玉静,张 澍.心动过速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14(03):978-980.

[3] 黄善丽.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11):91-92.

猜你喜欢

快速性早搏心动过速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思考心电图之169》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