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生探究一灵叶,奉献人类功不竭
——纪念茶界泰斗庄晚芳先生110周年诞辰

2018-03-20梁月荣叶俭慧陆建良郑新强蔡文和李清声刘祖生

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学院名茶茶学

梁月荣 叶俭慧 陆建良 郑新强 赵 东 蔡文和 李清声 刘祖生

(1.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310058; 2.浙江省茶叶学会,杭州 310029)

2018年是我国茶学泰斗和杰出茶学家庄晚芳先生诞辰110周年。庄晚芳先生,1908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34年他毕业于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先后在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福建省福安农校、福建省茶叶管理局、福建省农林公司、上海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任职,为我国茶业与茶学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庄晚芳先生是现代茶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是杰出茶学教育家。早在1938年,庄先生就在福建省福安农校开始从事茶学专业教育,此后还在上海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任教,1954年后一直在浙江农业大学任教,曾先后主讲《茶作学》、《茶叶概论》、《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叶经济》、《茶叶贸易学》、《茶叶审评》和《茶树生理》等课程,同时,三次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出版专著《茶作学》、《茶树生物学》和《茶树生理》等,培养了几代数以千计的茶学专业人才,构建了现代茶学教学体系;开创茶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茶叶专业研究生;推进茶学国际化教育,指导茶学学科第一批来华留学生和进修生。20世纪80年代,我国茶产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不断扩展,原来以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为核心内容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茶叶专业迫切需求改革。庄先生高屋建瓴,提出将 “茶叶专业”、“茶业专业”更名为“茶学专业”,从此茶学专业教育体系向农、工、商、文、医领域拓展,为培养茶学学科综合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1-3]。

庄晚芳先生是现代茶文化研究和“中国茶德”倡导者。庄晚芳先生洞察到茶文化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表《茶叶与鸦片战争》、《茶叶与农民起义》、《茶文化与清茶一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茶叶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茶文化论著,倡议并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茶文化组织——杭州“茶人之家”,出版第一本茶文化期刊《茶人之家》(现更名《茶博览》),随后又协助组建厦门“茶人之家”;他探索中华茶道,凝练陆羽精神及《茶经》精粹,将“茶道”定义为“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倡导“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精神,并将之总结为 “中国茶德”——廉美和敬。提出茶文化研究的8个重点方向,并建议把茶文化知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从此中国茶文化之风刮遍大江南北,吹拂着世界茶人的胸襟[4-7]。

庄晚芳先生是茶树原产地和变种分类研究的开创者。面对茶树原产地“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和“折中论”等多种学术观点的百年之争,庄晚芳先生通过深入的茶史研究和世界野生大茶树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的调查研究成果,出版专著《中国茶史散论》,发表论文《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茶的始用及其原产地问题》和《论茶树变种分类》等论文,指出 “云、桂、川、黔一带是茶树原产地”[8],并提出了茶树2个亚种和7个变种的变种分类系统,被后续研究者的深入研究所证实[9]。

庄晚芳先生是现代名茶产业发展的开拓者。20世纪70年代,庄先生就预测,琳琅满目的中国名茶,必将在世界茶坛放射出更加瑰丽异彩,推动我国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各项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庄晚芳与唐庆忠、唐力新、陈文怀和王家斌合著世界第一本名茶专著《中国名茶》,提出名茶发展战略:“发扬优良传统,推广先进技术,……使一批传统名茶焕发青春,不断增加产量;使失传多年而又脍炙人口的名茶重展新姿;创制一些独具风格的新名茶”。1983年夏,庄先生不顾年老体弱,还亲自率领一批茶人,深入淳安山区,指导名茶生产。享誉中外的“千岛玉叶”名茶,就是他在此次调研中命名的。庄先生为我国名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功不可没。

庄晚芳先生是爱国革命者。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庄晚芳与吴觉农等带领一批茶叶工作者到浙江衢州万川筹办“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组织茶叶生产,出口换取军需支援抗战[10]。解放前夕,以自家“三开间楼”作为中共闽浙赣“城工部”联络点之一,协助地下党开展革命工作,为策反山腰盐署、盐警起义,取得山腰解放和惠安8·23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退休时,享受“离休”待遇。如今,其惠安老家已由当地政府挂牌,定为“庄晚芳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茶界泰斗庄晚芳先生的一生,为振兴茶学事业而奋斗,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茶学研究,硕果累累,为茶学学科和茶产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终生探究一灵叶,奉献人类功不竭[11]。先生的九字箴言“天地人,你我他,昨今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他爱国、爱茶、敬业的崇高茶德精神[12],将永远激励着茶人们奋发前进。

猜你喜欢

农学院名茶茶学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