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佳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术后

2018-03-19丁品品梅伟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肺癌手术患者

丁品品,梅伟英,朱 佳

(1.常州市中医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肺癌患者的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1],仅2017年美国新诊断的肺癌患者人数就达22.25万人[2]。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同样不容忽视。流行病学调查[3]显示,我国每年仅新诊断的肺癌患者就多达73.33万人,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导师朱佳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临证30余年,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良多,现就导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术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难经·五十六难》载:“肺之积,名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4]。《济生方》中载:“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复大如杯……,端息奔溢,是为肺积”[5]。《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6]。因此,肺癌归为“息贲”“肺积”“癖结”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1)正气亏损,脏腑功能失调:《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7]。朱震亨《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8]。说明人体的正气亏损是肺癌发生的根本。2)外邪侵袭,邪毒蕴积:严用和《济生方》云:“积者,生于五脏之阴气也,……此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风邪搏之,所以为积为聚也”[5]。说明外邪侵袭肺络,邪毒蕴积日久也可导致肺癌的发生。3)内伤七情,饮食失调:《诸病源候论·积聚痼结候》谓:“积聚痼结者,是五脏六腑之气已积聚于内,重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牢痼磐结者也”[6]。说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不仅可以导致气机失司,更可酿生痰瘀,导致痰瘀互结,酿生癌毒,而发肺积。

朱佳教授认为,肺癌的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痰、湿、瘀、毒是疾病之标,而机体正气虚损才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导师认为,人体正气的虚损不仅和个人的先天禀赋有关,还和外感六淫之邪、饮食情志失节等后天因素息息相关。人体正气虚损日久则造成气血凝滞,痰瘀癌毒胶结,最终导致肿瘤形成。因此,朱师在治疗肺癌时常常标本兼顾,既注重化痰逐瘀,解毒散结,又注重补益气血,平衡阴阳。

2 肺癌术后

2.1 气、血、津亏虚 导师认为,无论是开胸手术或是胸腔镜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液亏损,气失所附,肺气耗伤;津血同源,血液既伤,阴津内耗,最终导致津血俱亏。

2.2 肝郁气滞血瘀 导师认为,手术患者术后常对病情存在猜疑,心情低落,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导致血行不畅,凝滞脉络。此外,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会在不同程度上损伤血管和神经,造成瘀血和疼痛,这也会影响肝气的条达,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朱师在治疗肺癌术后患者时尤其注重益气养阴,兼以化瘀调肝,并拟定了治疗肺癌术后的基本方(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太子参、黄精、天龙、地龙、鳖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等)。

3 用药特色

3.1 补虚扶正 朱师认为,正气亏虚是肺癌发生的根本,手术治疗更会加重正气的损耗,故在用药时常常注重补虚扶正。补虚时首先辨别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主次。以气虚为主者,则重在补肺气,药如生黄芪、炙黄芪、黄精等以补益肺气;以阴伤为主者,则注重养阴,药用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等以养阴润肺;对于气阴两虚者,常用太子参以气阴双补,喜其药效平和而无燥烈伤阴之弊;术后血虚,贫血明显者,常选用鸡血藤、地榆、当归以补血活血;而对于术后阳虚,畏寒怕冷者,则常用附子以益气温阳。

3.2 化痰祛瘀 癌肿为有形之邪,属于中医学中“邪实”的范畴。而中医认为,“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故在治疗本病时常需要注重化痰祛瘀。痰浊之象明显者,常用法半夏、胆南星、浙贝母、瓜蒌等以化痰祛湿;瘀阻之象明显者,常用莪术、桃仁、赤芍、当归等以祛瘀生血。此外,导师还喜用半枝莲、藤梨根、夏枯草、山慈菇、肿节风、泽漆、蜂房等软坚散结,而此类药物在现代研究[9-14]中证实具有显著地抗癌功效。

3.3 条畅气机 手术患者常存在猜疑或纠结,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常表现为哀声叹气或心情低落,故导师在治疗上常加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或陈皮等药以疏肝理气,条达肝气。对于气郁日久有化热之象者,常加用黄芩、牡丹皮、栀子以疏肝泻热。

3.4 化阴结,消癌毒 癌肿为有形之物,为阴邪凝滞而成,虽经手术摘除,仍有残根留置。因此,在治疗上常遵《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之义,选药时常用“阳药”,用药如附子、细辛之属,以化阴结,散凝滞。此外,导师还喜用醋鳖甲、龟板以其咸味来软坚散结。

4 术后并发症

4.1 痰血 手术损伤肺脏,患者多有痰中带血,临床常用侧柏炭、茜草炭、藕节炭、三七粉以化瘀止血。对于兼有热象者常用炒黄芩、焦栀子、鱼腥草以泻肺热。

4.2 疼痛 手术会损伤血管和神经造成持续的疼痛,临床上遇此类患者,常加用延胡索、三七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缓解伤口疼痛。

4.3 汗多 术后气血耗伤,津无所附,患者常有乏力气短、汗多等表现。临床上常用太子参、炙黄芪、山药、白术等以补脾肺之气;生黄芪、浮小麦、五味子、白芍等以益卫固表,敛汗生津。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无以充养肌肉,也会出现乏力纳差,故在临床上同时注重调养脾胃,药用木香、砂仁、莲子之属来健脾化滞,醒脾开胃。

4.4 便秘 术后患者或因镇痛,或因长期卧床,多存在大便秘结的问题,用药时注重通腑气,常用生大黄、郁李仁、杏仁等以润下通腑;或配合中药汤剂灌肠,泻下导滞,使腑气得通、肺气得降。

5 病案举例

李某,男,50岁,体检发现肺部占位,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腺癌”。就诊时患者咳嗽阵作,痰吐白黏,咳甚则痰血,手足心热,疲乏气短,胃纳差,舌质暗红,有裂纹,舌根淡黄微腻。证属气阴不足,痰热瘀毒,肺失清肃。治以益气养阴,肃肺降逆。处方:南沙参10 g,北沙参10 g,天冬10 g,麦冬10 g,炙鳖甲10 g,太子参12 g,葶苈子10 g,杏仁10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前胡10 g,桑白皮1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鱼腥草30 g,乌梅10 g,半枝莲30 g,藤梨根15 g,枳壳10 g,砂仁6 g,焦山楂15 g,焦六曲15 g,炒谷芽30 g,炒麦芽30 g,炙甘草5 g。服药7剂后,咳嗽减轻,痰血未作,纳食改善,气力倍增。

按:患者中老年男性,手术创伤致使肺气耗伤,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出现咳嗽、气短;肺络损伤,则有痰血;手术失血,阴津耗伤,则手足心热,舌质暗红,有裂纹;术后心情抑郁,气机郁滞,日久化热,故舌根淡黄微腻。故处方中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太子参同用以益气养阴,杏仁、前胡、浙贝母、款冬花、紫菀、乌梅以降逆止咳,桑白皮、葶苈子、鱼腥草以轻泻肺热,柴胡以疏肝理气,炙鳖甲、藤梨根、半枝莲以散阴结、抗癌毒,砂仁、枳壳、焦楂曲,炒谷麦芽以健运脾胃,炙甘草调和诸药。

6 结语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现代中医学家在肺癌的治疗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认为,肺癌术后患者的病机特点在于癌毒内结,伤及五脏六腑,耗伤气血阴阳,故在治疗上注重抗癌消毒,祛邪扶正。在用药特色方面,周老强调审因用药,重视益气养阴,但不忘祛邪攻毒;结合发病部位,在益气养阴的同时,常配合解毒攻毒之归经药;对于同时存在瘀毒之象者,尤其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临床常用泽漆、山慈菇、醋鳖甲、半枝莲、僵蚕、蜈蚣等[15]。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人体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邪毒侵袭,或内生邪毒、湿浊、痰凝、气滞、瘀血,诸邪互结,是肿瘤产生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上以扶正消癥为要。而扶正又多以益气养阴为主。常用炙黄芪、太子参、党参、白花蛇舌草、全蝎、蜈蚣[16]等。张晓春教授治疗肺癌强调分时论治,以健运脾胃,顾护胃气为要。在手术前期,患者以痰、瘀、热、毒等实证表现为主,气阴两虚为辅,故治疗药物选择上以健脾和胃的药物为主,配合疏肝治疗,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及柴胡舒肝散加减。在手术后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上当补气养阴,常选用玉屏风散和生脉饮加减[17]。蔡小平教授认为,肺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瘀毒、痰凝为标。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又各有偏重。故在治疗肺癌时提倡辨证分期治疗。术前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扶正固本;术后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兼以活血化痰;放疗期间以养阴清热为主,兼以解毒散结;化疗期间以益气养血,兼以化瘀解毒[18]。林洪生教授同样注重分期治疗,在手术前注意健脾和胃,气血双补;手术后常用益气活血,方选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19]。陈慧教授认为,气阴两虚是肺癌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治疗上当益气养阴以治其本,方选生脉饮及金水六君煎加减。他认为,肺癌复发及转移的中医机理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者在于气阴两虚,肺气失宣,痰浊内生,脉络壅滞,聚而成积;二者在于痰毒流窜,夹瘀、夹热、夹湿等,转移播散至全身各处。故常用解毒抗癌法尽可能消灭潜在的微小转移灶。常用肺形草、猫人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药物[20]。邱幸凡教授认为,肺癌的发病机理在于“肺虚络痹毒结”,因此确立了“补肺通络解毒”的治疗大法。他认为,补肺重在补肺之气阴,通络需用虫类药搜剔络邪,解毒当以清热解毒药涤除癌毒。对于肺癌术后的治疗,主要着眼点在于预防复发与促进康复,喜用补肺养阴、通络化痰、清热解毒等法[21]。

尽管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和疗效,但目前尚局限在经验总结或小样本的临床试验方面,缺乏临床大数据的报道,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疗效难以让人信服,仍需要中医人继续努力,深入研究。

[1]TORRE L A, SIEGEL R L, JEMAL A. Lung cancer statistics[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2016,893(1):1-19.

[2]SIEGEL R L, MILLER K 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2017[J].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7, 67(1):7-30.

[3]CHEN WANQING, ZHENG RONGSHOU,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115-132.

[4]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严用和.重辑严氏济生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7]田代华.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朱震亨.活法机要[M].北京:中国书店, 2013.

[9]沈亚芬,丁勤霞,宋利斌,等.夏枯草对3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 2015, 47(5):273-275.

[10]李洁,张岱州,韩冰冰,等.半枝莲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小鼠HGF表达的影响[J].食品与药品, 2017, 19(3):208-210.

[11]李玉凤,李静,王晴,等.半枝莲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VEGF, EGFR, nM23表达的影响[J].光明中医, 2017,32(1):46-48.

[12]吴淑莲,荣福.藤梨根含药血清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J].广东医学, 2017, 38(16):2432-2435.

[13]张坤.蜂房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 2010.

[14]张梅,韩松洋,葛圆圆,等.半枝莲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16, 37(6):756-758.

[15]李文婷,於丙寅,吴勉华.周仲瑛从气阴两伤论治肺癌术后患者经验[J].中医杂志, 2016, 57(8):643-645.

[16]吴坚,蒋熙,姜丹,等.国医大师朱良春肿瘤辨治实录及经验撷菁[J].江苏中医药, 2014, 46(1):2-5.

[17]徐行.张晓春治疗肺癌临证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 2016,8(11):67-68.

[18]何小鹤,赵一,蔡小平.蔡小平教授治疗肺癌经验总结[J].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7):80-81.

[19]石玉春.林洪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J].中医药导报, 2016, 22(20):17-19.

[20]李菁,陈慧.陈慧治疗肺癌术后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 29(8):678.

[21]张翀.邱幸凡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10):839-840.

猜你喜欢

肺癌手术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手术之后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