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3-15陆沈艳陆喜建覃金荣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出院入院

陆沈艳 陆喜建 覃金荣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530001)

精神分裂症常导致患者精神残疾和社会功能衰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发病后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4]。加强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通过传授患者更多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看待疾病的态度,并提高自身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6]。我们将知-信-行模式引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ICD-10诊断标准;(2)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龄18~59岁;(4)病程短于5年;(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排除标准:严重躯体疾病、脑组织器质性病变、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精神发育迟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评定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注:t1值为研究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t2值为研究组出院时与对照组出院时比较,t3值为研究组入院时与对照组入院时比较,t4值为对照组出院时与对照组入院时比较。*:P<0.01。

项目研究组(n=60) 对照组(n=60) t1 t2 t3 t4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躯体功能 39.52±5.87 39.34±6.15 39.85±6.07 40.74±5.37 0.16 1.32 0.30 0.85心理功能 37.28±5.93 43.21±5.98 36.96±6.14 37.36±6.02 5.45* 5.34* 0.29 0.36社会功能 41.83±8.28 49.71±8.57 42.32±8.96 43.74±8.78 5.12* 3.77* 0.31 0.88物质功能 37.85±5.43 40.54±5.72 37.73±5.12 37.96±5.37 2.94* 2.84* 0.12 0.24

1.2 方法

两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精神科护理常规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种类、计量相匹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知识教育 (1)入院期间的宣传和教育,介绍护士长、主管医生和护士,病区环境、作息制度、探视制度等,详细了解病情填写住院风险评估表。(2)对患者讲解疾病的诱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与重要性、护理要点。(3)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问题的指导,包括疾病复发的先兆及预防、出院后按时按量服药、药物的保管及用法、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

1.2.2 信念确立 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文化水平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如集体讲座、板报宣传、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与患者探讨和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督查患者执行计划落实情况。通过反复讲解,与患者交流互动,心理疏导,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患者的意识和信念,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7]。

1.2.3 行为转变 (1)生活技能训练。着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的的规律及主动性,训练患者每天起床后主动洗脸、刷牙、整理床铺,定期洗头、洗澡、更衣,按时作息。(2)社交技能训练。讲解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技巧,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角色扮演,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家人及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3)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内容: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原则;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依从性 根据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依从性评价。完全依从:患者能够自觉严格遵医嘱坚持规范性治疗;部分依从:基本能够遵医嘱治疗,但偶有不规范,经医护人员或家属提醒后改正;不能依从:患者经常不遵医嘱,且无法坚持疗程甚至中断治疗。计算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60×100%。

1.3.2 生活质量评价 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20个因子74个项目,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四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8]。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依从性比较

入院时两组事项指标值无统计学差异,出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率分别为96.6%和81.7%,均比入院时有显著提高(研究组:χ2=42.55,P<0.01;对照组:χ2=25.76,P<0.01)。出院时研究组的依从率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研究组完全依从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31.7%,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项目分别较入院时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出院时与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见表2。

3.讨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一种新动向。科学的干预,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对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9-10]。

国内外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精神病性症状显著相关,其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11-12]。知信行理论则认为疾病相关知识学习能够协助患者更好建立积极、正确的治疗目标[13]。

3.1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

以前人们患病后不主动求医,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为了改变患病者的观念,本研究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方面使患者的知识、信念及照顾行为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念和信心,使其能更加详细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主动配合治疗。

3.2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早期、规范化的药物治疗是控制稳定精神分裂症病情,防止病情的反复和恶化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表现服药依从性不高,不能按照医嘱规范服药,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出院时研究组的依从率为96.6%,较入院时依从率显著提高,完全依从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说明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

3.3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知信行理论认为健康知识和信息是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可促使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14]。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且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1]王秀云,许从芳,许丽荣,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促进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441-443.

[2]吴洪军,张伟娟,徐丽萍,等.精神分裂症复发再入院影响因素及管理治疗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4):378-381.

[3]Monika S,Jan P,Daniela J,et al.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chizophrenia-a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s[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1,155(2):173-180.

[4]马云,李占江,徐子燕,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496-497.

[5]裴双义,边军.社会支持对缓解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1777-1778.

[6]李翠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信行的督查分析[J].锦州:辽宁医学院,2013.

[7]李会,魏中华,朱永鑫,等.知-信-行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23):3658-3659.

[8]华洁.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2391.

[9]吴英丽.社区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3-335.

[10]武爽,王诚,王东升,等.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328-330.

[11]Brissos S,Dias V V,Balanza V Symptomatic remission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functioning,quality of life,and neurocognitive performance[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1,129(3):133-136.

[12]陈平勋,刘陶芳,罗建慈.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43-344.

[13]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3.

[14]邹生燕,马凤荣.“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161-162.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出院入院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