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板蓝根颗粒清膏的溶化性检查因素

2018-03-15刘佳张荣平张晋榕殷实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板蓝根颗粒剂中药材

刘佳 张荣平 张晋榕 殷实(通讯作者)

(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2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 呈贡 650500)

(3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云南 呈贡 650500)

中药颗粒剂是现代中药的一种重要固体制剂。在其应用时经热水溶化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均匀的溶液型药液,但不允许有焦屑等可见的固态异物。但在实际的检验中,一般主要凭借检验者的视觉来判断,特别是对轻微浑浊的判断标准上,个体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甚至会导致截然相反的检验结论,会给实际工作带来比较多的困难。[1]现在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2]本实验旨在研究对常见板蓝根颗粒清膏的溶化性的影响因素。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BSIIDS电子天平、1.20~1.30比重计(上海医用仪器厂)、FCx型多功能醇沉罐、WQⅡ500双效浓缩罐浓缩蒸发器(上海远跃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定性滤纸(杭州新华造纸厂)等。

1.2 试药

板蓝根(安徽)、清膏(棕色至棕褐色的粘稠液体、密闭,低温保存)等。

2.实验方法

采用醇沉法和水沉法、根据国家药品标准规定[3]检查其上浮和下沉的杂质,不得有焦屑。

3.结果

板蓝根颗粒清膏溶化性检查结果详见表1及表2。

表1 板蓝根颗粒清膏样

表2 板蓝根颗粒清膏样

4.讨论

4.1 影响板蓝根提取物清膏溶化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4.1.1 原药材前处理 在药材的前处理工序中,药材在净选不充分或运输过程中泥沙等不溶性异物带入下一道工序[4],影响板蓝根清膏的溶化性。药材质量难以保证“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的质量是中药制剂质量的保证源头。由于目前的中药材来源非常复杂,参差不齐,中药材的科属和环境不同以及栽培、采收加工方式也不同,并且品种也繁多,很多中药材市场经常都会以次充好,从中赚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现在市面上的药材通常使用家种的药材,药材产量较大大,但质量下降。此外,企业对原材料选择也存在把关不严,投料前出现偷工减料,未按照法定质量标准进行检验而直接投料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造成中药制剂的质量不稳定的原因。

4.1.2 机器温度过高 在清膏进行加热浓缩干燥工序中如果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或局部受热不均匀,或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局部高温,致使高浓度药液碳化造成的。就可能产生焦屑直接影响颗粒剂的溶化性。

4.1.3 沉淀物的产生 浓缩时所选用浓缩的设备如果不当,可溶性的颗粒剂中沉淀物质和焦屑物质仅占了沉淀物的一部分,而更多是水不溶物质形成的沉淀物质。沉淀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中药材在通过水煎煮的过程中,提取液当中的有大量水不溶性大分子杂质,比如植物蛋白和胶质等。如果要想通过简单的过滤方式12h短时间的静置后通过吸取上清液的方法制备出符合工艺要求的清膏是很困难的。应该采用至少1次中等浓度的乙醇沉淀除去大部分杂质或采用低温长时间静置(如0℃~5℃放置48h以上)。同时,有效的过滤方法除去已出现的沉淀物,只有这样才能制备出完全符合标准的中药可溶性颗粒剂。[1]

5.结论

通过实验可知部分杂质因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醇,在醇中溶解,但回收乙醇后重新出现。因此降低乙醇浓度使其无法在醇中溶解,因而产生沉淀;其次增加水沉时间,使不溶于水且沉降速度慢的杂质可以有效充分沉淀,从而提高药物的溶化性。其次,清膏在溶化性检查中如有较大沉淀颗粒或异物可采用冷滤的方法,将其过滤去除,但要注意如选用绒布袋进行滤过,可对杂质有效去除,若清膏温度过高,会使绒布袋易脱落纤维,不符合生产规范。如选用滤袋,滤过有效性弱于绒布袋,但不易脱落纤维。最后通过对板蓝根颗粒剂清膏溶化性判断标准的修改,增加了复试,使溶化性结果判断更为客观。

[1]陈璇,侯玉嵩.30批中药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检查[J].中国药房,2006,(14):1117-1118.

[2]金城.基于理化—生物关联检测的中药(板蓝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6-7.

[4]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板蓝根颗粒剂中药材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