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屑病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分析

2018-03-15李培虎金玥刘维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证型银屑病肝肾

李培虎 金玥 刘维(通讯作者)

(1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南开 300000)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西青 300000)

银屑病关节炎又名牛皮癣关节炎、关节病型银屑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银屑病皮疹并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1],皮肤损害多先于关节炎[2]。银屑病关节炎中的银屑病表现属中医“白疕”、“疕风”、“白屑风”、“松皮癣”等范畴,关节炎表现与中医“骨痹”“肾痹”描述相似,属“痹证”范畴[3]。

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根治以及预防本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银屑病皮损的同时控制关节炎症,减缓该病的进展,维持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总体可分为4类:非甾体抗炎药、病情改善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4]。虽然治疗的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但西药总体而言不良反应较多,对人体影响较大,尤其是该病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许多病人往往不能耐受而无法坚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辨证论治方面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本文从中医证型、治法、方药方面,论述总结中医辨证用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检索1978年3月—2017年5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有关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文献。

1.2 检索策略

以“银屑病关节炎”、“中医”、“痹病”、“银屑病”等为主题词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78年3月—2017年5月。

1.3 纳入标准

(1)治理对象为明确诊断为银屑病关节炎的患者;(2)治疗方法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3)使用方剂中需提到明确的中药组成;(4)1篇文章中出现同一方剂、中药、证型、治法只纳入1次。

1.4 排除标准

(1)综述及描述性文献;(2)动物实验;(3)治疗药物不明确;(4)诊断不明确;(5)重复发表文献只纳入1篇。

1.5 统计方法

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方剂学》将纳入的中药、方剂进行整理,运用Excel 2007软件将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频率统计方法统计并将结果绘制成相关表格。

2.结果

共纳入文献32篇,统计证型20种,总频次47次;治法57种,总频次122次;方剂38种,总频次69次;中药179味,总频次718次;中药种类16种,总频次178次。具体分布规律如下。

2.1 中医证型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型排名前10的分别为:湿热痹阻、热毒蕴结、肝肾阴虚、寒湿阻络、阴虚血燥、风热郁肤,灼津血燥、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痰瘀阻络、气滞血瘀,肝气不舒、风寒阻络,具体频次及频率见表1。

表1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

2.2 中医治法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治法前10分别为清热解毒、清热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活血通络、凉血解毒、祛风活血,具体频次及频率见表2。

表2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治法分布

2.3 中药用药

归纳中药处方38首,累计出现频次为69次。临床上自拟方、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消风散、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犀角地黄汤、四妙散、清营汤、大补元煎为主要处方。得出中药共13种,179味,单味药累计频次718次,中药分类频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止血药、理气药、化湿药、温里剂;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当归、生地黄、丹皮、秦艽、赤芍、防风、丹参、川芎、牛膝、金银花,具体分布频次及频率见表3、4、5。

表3 银屑病关节炎中药方剂分布

表4 银屑病关节炎用药种类分布

表5 银屑病关节炎单味药分布

4.讨论

中医认为银屑病关节炎致病原因多由机体血虚燥热,复感外邪,皮肤关节失气血之润所致,如《外科大成》所述“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内因方面应注重血分变化,其中血热、血燥、血虚为常见的内在发病基础;外因方面以感受风寒湿热燥邪相兼致病,内外相合,痹阻经络,气血津液不能达于肌表,由此造成皮肤关节的损害,正如《圣济总录》所述“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气否涩久”[5]。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自身症状复杂多样,皮疹及关节炎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又与气候、不同地区饮食差异、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导致银屑病关节炎的辨证分型比较繁杂。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本病以湿热痹阻(17.02%)、热毒蕴结(12.77%)、肝肾阴虚(10.64%)、寒湿阻络(8.51%)、阴虚血燥证(6.38%)、风热郁肤,灼津血燥证(6.38%)多见,治法则以清热解毒(9.02%)、清热除湿(8.20%)、通络止痛(6.56%)、补益肝肾(5.74%)为主。总体来看本病因于热者为数众多,因于寒者为数较少。银屑病关节炎急性期多是热毒之邪充斥关节,令气机壅塞,而致关节红肿热痛如锥刺或虫噬,且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灵枢·周痹》所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从治法来看本病多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兼以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临床上也将银屑病关节炎以“活动期”和“稳定期”进行分型分期治,胡荫奇[9]认为急性期,多见湿热毒瘀之征;缓解期,则以肝肾阴虚、经脉痹阻为主。因此,在治疗之时,急性期应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法,缓解期则以补益肝肾为要。

从药物分类来看,使用频率超过10% 的中药分类依次为:清热药(25.28%)、补虚药(15.17%)、祛风湿药(12.36%)、活血化瘀药(11.24%),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本病因于热者居多,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药药理作用广泛,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等,其机制除了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有抗毒素作用、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0]。本病虽以清热为主,但在清热同时也应注重补虚,应清热与补虚共用,消中有补,才能使毒邪尽祛,病方能安。祛风湿药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对筋骨、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方面作用明显。现代研究证明,祛风湿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及镇静等作用。银屑病发病与血热、血燥密切相关,又可因热致瘀,因燥致瘀。而银屑病关节炎因于寒者,寒性凝滞,络脉凝涩,而易生瘀血;因于热者,热气充斥,易伤及阴,阴虚血热,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后期肝肾亏虚,久病入络,虚瘀相兼为病。此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能行血,气滞则血瘀,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故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需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调整机体免疫、抗菌消炎的作用[13]。

从单味药看,当归、生地黄、丹皮、秦艽、赤芍等药应用较多。《外科大成》云:“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庀,俗称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或素血分燥热,或风邪乘虚入于血分,留而不去,久则耗血伤液化燥,而成血虚风燥之证,在此基础上复感外邪,表皮失荣,骨节痹阻,发为此病。因此血虚风燥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在治疗上养血疏风应贯穿疾病始终,在用药上以清热凉血、疏风润燥之品为主,如当归、生地、丹皮、秦艽、防风之属。

虽然中医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相比西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小的优势,与西药联合应用又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但本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仍很缺乏,目前临床上有单独皮肤表现的方面的辨证论治报道,关节表现方面的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报道较少[15],已发表的研究报告样本量均偏小,开展地域很局限,实验设计欠规范,研究方向较单一,临床设计质量参差不齐,中医辨证分型尚未统一,纳入排除标准欠规范,临床观察时间较短,缺乏跟踪随访记录,今后应进行多地域、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开展病因病机学、中医证候学、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等多方位的临床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提供客观可靠地依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银屑病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9(14).631-633.

[2]Scher JU.The 2018 landscape of RA,PsA,and SpA pathogenesis.Curr Opin Rheumatol.2017 Oct 13.doi:10.1097/BOR.0000000000000461.

[3]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9-649.

[4]Pai G,Pai AH.Itolizumab-A New Biologic for Management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Case Rep Dermatol.2017,9(2):141-145.doi:10.1159/000475519.

[5]刘维.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24-435.

[6]]祁玉军,王佳晶.房定亚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银屑病关节炎[J].北京中医,2002,(02):80-81.

[7]曹鸿云.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治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8]黄香娇,陶锡东.银屑病关节炎治疗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3,(08):588.

[9]王义军.胡荫奇教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3,6(11):841-842.

[10]李瑞奇,白明,苗明三.清热药的特点及现代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07):1003-1005.

[11]梁善皓.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系统评价及用药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2]陈鑫,高明利.银屑病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104-105.

[13]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06):603-605.

[14]李委谕.银屑病相关古文献的整理及治疗用药规律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5]李玲玉,彭江云,杨会军.银屑病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05):91-94.

猜你喜欢

证型银屑病肝肾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