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分析法(CAM)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5蒋雷鸣杨俊通讯作者冯超群雷阳刘人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骨伤考勤案例

蒋雷鸣 杨俊(通讯作者) 冯超群 雷阳 刘人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案例分析法[1]是指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情况下,通过老师按照其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指导,结合教学大纲,选择并利用经典案例,设定一个实战环境,要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并思考,再集体合作,最后由一部分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回答,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是经典的教学方法,最早哈佛大学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2],在此方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法律、经济、医学等有实践操纵的课程来说,此方法应用的较为广泛,因其能带来的直观感受,可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方法,笔者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93名2016—2017学年临床专业,学制为五年的应届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对中医骨伤科学的要求(包括理论和实践学时等)均相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5名,对照组48名,其中男生36人,女生57人,年龄20~22岁,平均21.4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进校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进校成绩的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进校成绩的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 性别 进校时成绩(分)男女观察组 45 20.12±0.41 17 28 569±20.71对照组 48 21.31±0.45 18 30 565±21.22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演示、病案讨论,归纳总结重点和难点,告知学生方法后,由学生把控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授方式,纯理论讲解。

1.2.2 成绩形成 评价成绩由百分制构成,其中理论考试(60%),临床技能(30%),考勤(10%)。理论考试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教学组外的专家按照教学大纲,从题库中选取并进行评阅。临床技能亦由本教研室内教学组外的专家评分,每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题: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包括诊断、手法复位、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并发症等。满意度调查表,分为5个等级,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选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勤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的理论、时间操作、考勤及总成绩比较(±s)

表2 两组学生的理论、时间操作、考勤及总成绩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成绩(分)理论成绩 实践操作成绩 考勤 总成绩观察组 45 86.43±5.12* 88.21±4.12* 94.31±2.11 87.91±4.86*对照组 48 79.33±4.83 81.33±3.84 92.33±3.58 80.31±5.14

2.2 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95.56%)较对照组(87.50%)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之间的满意度比较 [例(%)]

3.结论

基于案例教学法在进行课堂授课后,学生的成绩和对课堂的满意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4.讨论

中医骨伤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经历了几千年临床的验证,是无数杏林学者心血的凝练,在当今疾病诊治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所有的临床疾病的诊治必须直接面对患者。现代工业社会,骨伤病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4],骨伤病患者,尤其是严重骨伤疾病,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对家庭甚至社会,带来较重的经济、精神负担。

骨伤患者表现较为直观,能够通过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确诊,在确诊之后有较多的实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若在诊断、治疗方面不能做到较好的结果,将给患者遗留疼痛、活动障碍甚至残疾可能。

根据此特点,用真实案例融入进中医骨伤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正真的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去分析、诊疗疾病,而不仅仅是一名医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在基于案例分析法的真实教学中,因完全是临床情景的重现,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后反响较明显,满意度较普通理论教学平铺直叙要高。临床疗效是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和价值体现,临床能力的培养就被提到一个高度,值得临床教学老师关注。中医骨伤科学,其专业指向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程后,目的就是为了是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实战做好准备。本试验旨在通过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着重于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理论的指导下,促进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切实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

[1]杨云.案例教学及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54-58.

[2]Dienstag JL. Evolution of the new pathway curriculum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the new integrated curriculum[J].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1, 54(1): 36-54.

[3]姚长风,白良川,唐巍.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6.

[4]Ilker,Mataraci,Adil,et al.Increasing numbers of penetrating cardiac trauma in a new center[J].TJTES,2010,16(1).54.

猜你喜欢

骨伤考勤案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