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路过而是走进

2018-03-14秦晓华

江苏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故事成长

【摘 要】为己读书,让人学会比较,而比较往往是一种势能,让你意识到与别人的差距,进而奋起直追;当仁不让,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远走多远,能走多高走多高;转益多师,师心自用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大忌,一定要从善如流;心有方向,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最坚定的人,他知道要把一所学校领到哪儿去。

【关键词】成长;故事;走进生命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0-0077-04

【作者简介】秦晓华,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0)校长、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国培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时光太脆弱,转眼在教育园地耕耘了24个年头,走过了职业生涯的一大半。检视行囊,忽然发现竟然真的积累了不少故事,野人献曝,可能无足观,但多少带着自己的体温。

为己读书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意是,过去人们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现在是为了炫耀于人。

我上大学之前除了教科书之外,几乎不读书。甫上大学,同寝室一位四川籍的陈姓男生发现我知识贫乏,经常以用经典语录刺激我为乐。比如有一回,他讽刺我说:“你这个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这不气人,真正让人郁闷的是他紧接着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日后,我恨恨地想,我若知道下一句是“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立即奉还给他该多好!可惜当时确实不知道!从此之后,我开始“发愤”读书。大学四年,我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百万字。现在想来,我读书的初始动机很不纯洁,典型的为人读书;但我还是很感谢那位陈姓同窗,没有他的鞭策,我至今都不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我觉得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学会比较,而比较往往是一种势能,让你意识到与别人的差距,进而奋起直追。讲《论语》者很多,我也给学生开过相关的校本选修,但迄今为止,我最佩服的还是周敦颐的讲法。《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程颐、程颢)昔见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周敦颐的这一讲法实在高明,可谓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说他高屋建瓴,是因为他着眼全局,决不作碎片式的解读;说他举重若轻,是因为他将孔子的深刻思想通过一个“乐”字轻轻拈出,牵一发而动全身。周敦颐的讲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以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去探索、自去体会。学《论语》者也很多,但真有所悟、真有所得的未必很多。有一日,我读钱穆《人生十论》,看到他读《论语》的故事,深有同感。有一天,钱穆和一位朋友谈起《论语》。朋友说:“论语真是部好书,你最爱论语中哪一章?”这一问,让钱穆愣住了。他平常读论语,总是平着散着读,有好多处是忽略了,却没有感到最爱好的是哪一章,他只好说:“请你告诉我,你最爱的是哪一章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钱穆听了,心中豁然一朗,从此读书,自觉长进了一个境界。

当仁不让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人不可急于事功,囿于名缰利锁,无非虚掷光阴,多浮躁,少地步,最终反而成不了什么事。但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无关名利,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远走多远,能走多高走多高。

我1993年参加工作。工作第一年,就当仁不让地完成了两个“首次”。

一是首次参赛。那年,徐州市举办首次全市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研组长让老师们自主报名,自己将名字写在黑板上。因为机会难得,大家都非常踊跃。报名快要截止的时候,我跑去问组长我能否报名。他略显诧异,说:“你还是见习教师,按理说不行;不过,也可以试试。”于是,我在黑板最下方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过了几天,同备课组一位老师通知我说,因为报名的人太多,而各校只能给一个名额,为公平起见,组长决定明天考试遴选。我问考什么,他说就考背诵默写。我又询问了一下范围,才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课内规定篇目就有几十篇,课外要求背诵的则有近百篇。而我当时任班主任,因为一位老师请假,还带着四个班的语文課。对我而言,时间太紧了,充其量只有一个晚上而已。但既然已经报名了,就得对自己负责。那天晚上,我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考试,我居然拿了最高分。之后,便没了下文,我也没有多问,忙自己的事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女同事拿了一份通知让我看,并说:“恭喜你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比赛。”我拿过来一看,上面明明是她的名字,于是把通知还给了她,说:“别开玩笑了,是你代表。”“有你的名字。”她赶忙说。经她指点,我找了自己的名字:在最后。现在想来,还是很理解和感谢组长的:你一个见习教师,本没有资格参赛,组长一定是争取了一个名额。但当时,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默默发誓:等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一定要从末尾变成排头。市里的比赛项目包括默写、写作、上课等环节,很锻炼人。听说在听完我的课之后,有个评委非常惊讶:“这小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我就这么“冒出来”了,最终夺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从此走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二是首次发表文章。我第一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上。缘起很简单,就是学生课后的一个问题:《论语》的“论”到底该怎么读?我说该读第四声。学生拿出字典,问:“为什么字典上说是第二声”。“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我写篇文章给你看吧。”我笑说。于是,我先在课后记里记了一笔,晚上回家整理成文,这就是后来发表的《“论语”音辨》。文章写好后,我拿给组长看,请他斧正。他看后,问我:“你准备投哪里?”想投给《语文学习》。他笑了:“那可是最权威的杂志,我们教研组至今还没有人在上面发表文章,你可以先投一些层次低一点的杂志。”我没听组长的劝告,最终仍然决定把文章投给《语文学习》,该文很快发表,后来还收入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学习》精选集。这次经历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第二篇文章很快成形,投出后,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从此,开启了我实践与研究并行不悖的专业行走模式。

转益多师

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师心自用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大忌,一定要从善如流,转益多师。我很幸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了许多良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原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德顺老师是我专业发展的领路人。我第一次上公开课,他逐字逐句带着我推敲教學设计;试讲后,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分析教学得失;课上完后,又逼着我及时反思,深入阅读,形成研究成果。可以说,我对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解是由徐老师奠基的。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有一年冬天,徐老师带我外出讲课,会务组安排我和他同住一个房间。他知道我睡眠不好,为了不影响我休息,他说自己去散步,硬是在寒风中待了2个多小时才返回宾馆房间。奖掖后进,扶持青年,老一辈教研员的精神风范确实值得学习。

刘怀德校长曾担任过徐州三中的校长,是一位极为敬业、极富智慧的校长。刘校长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一名普通老师。他非常关心年轻人的成长,经常找我谈心。有些话让我受益终身。比如,他说:“人分两种,一种是铁做的,一种是石头做的。对第一种人,你要用自己的真心去融化他,因为他值得;对第二种人,你只要用脚尖轻轻把他踢到路边就可以了,因为他不值得。”这种见识发人深省。再比如,他说:“人最重要的是对目标一直有清醒的认识。假设一下,你要赶十点钟的火车,现在已是九点半,路上至少需要半小时的时间;而就在你刚出发不久,就有人伸脚把你绊了个跟头,你准备怎么做?跟他厮打在一处,倒是痛快,但肯定耽误了行程;忍一时之气,对他不予理会,按时赶上火车,你才是最终的胜利者。”这种做法非常智慧。如今,刘校长已退休多年,但他对教育依然充满深情。我也早已离开三中,但只要有机会,我还是愿意聆听刘校长的教诲。

2006年年底的一个晚上,我接到北京来的一个电话,号码完全不熟悉。对方说她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编辑,叫史有为,看到了我投给他们的一篇稿子。她不确定稿子值不值得发表,想跟我聊聊。这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后来我才知道史老师当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编,她打电话是在考查我,看看这篇稿子的真实性。不久,文章发表。之后,史老师就经常来电问我要稿子。我有好几篇文章都是被她催逼出来的。她的工作态度极为认真。有时为了一个字,会跟我讨论半天。比如,我在解读《祝福》的时候,提及祥林嫂,用了一个“它”来指代,史老师就反复追问这一个字有何深意。直到我解释说,我之所以用此指称,是为了凸显小说中“我与他”(非“我与你”)的紧张人际关系,为了说明在他人眼中祥林嫂被矮化为物时,她才释然。她为人非常真诚,曾提醒我注释宜全面,因为这等于给读者一个研究的路径。这让我很受教益,确实,过去写文章还真没有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过。她告诫我寻找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她说编了一辈子的稿子,也认识很多很有才华的作者,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最终都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东西很难留下来。这些真知灼见让我铭记于心。

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的马景仑老师是我读研时的导师之一,为人耿直,学问渊深。2005年前后,我的一篇文章被《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看中,想在重要栏目“关注”发表。慎重起见,我将稿子寄给了马老师,请他帮忙把把关。两周后,稿子被寄了回来。打开一看,我非常感动:从题目到参考文献,马老师用红笔改动多达23处;并且书写极为认真,无一连笔,生怕我认不出;多用商量语气,极为“客气”,如:你认为如何?这样改可否?

文章发表后,我到南京出差,想顺道看望一下马老师,南师大一位老师告诉我还是不要去打扰马老师的好。在我的追问下,他道出马老师得了胃癌,刚出院不久。我瞬间呆住了,这也就是说,马老师极有可能是在病床上为我修改的论文,我真是太唐突了。我给马老师发了短信,表达了歉意和问候,他依然认真地回复了,告诉我手术很成功,他很快就能继续工作。后来,他又来信告诉我他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他的古代汉语课程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还随信附寄了一张刊登在《中国教育报》头版的他和刘延东同志握手的照片,信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感恩、对教育的执著。如今,马老师已驾鹤西行多年,但他的高尚师德一直温暖着我,激励着我。

影响我的良师还有很多,细细想来,他们给予我更多的是精神、态度层面的东西;这些类似价值观的东西不断改变我对世界的认识方式,甚至深刻改变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

心有方向

我曾经做了10多年的业务副校长,2011年起担任校长。我认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最坚定的人,他知道要把一所学校领到哪儿去。

2012年,我看到学生王弈多的一篇文章《赤子其人》。文章赞美了自己的班主任周炳新老师,文末引用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两句诗: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我大受触动:这不正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办学境界吗?一所好的学校不就是应该成为一个积极走进学生生命的地方吗?于是我们明确提出以“走进生命”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理念好提,难的是落实。2013年,北京残疾人艺术团来校演出。高三年级组长找到我,说是年级组决定不观看演出,因为演出时间太长,会耽误下午两节课。我只问了年级组长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保证你们上的那两节课一定会对学生发生作用?”组长说:“那谁敢保证?”我说:“我敢保证,这场演出一定会对学生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我要求他们:不但学生要全程参与,教师也要全员到位。演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秩序井然,演员和学生的互动非常热烈。出乎意料的是,演出结束以后,留在场地内想要和演员进一步交流的学生,高三的占了一大半。意料之中的是,那年的高考学生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近几年来,我们基本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的办“走进生命”的学校的路径体系。

资源开发解决的是乐学的问题。原来的学校,资源比较贫乏,学生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是教室和操场。我校图书馆负一楼原为总务处堆放垃圾的地方,学生将其称为“恐怖角”。我们把它开发出来,建设成为省级优秀课程基地——汉画像石人文课程教育基地。现在,学校拥有三馆两吧一中心(新校史馆、汉画像石馆、中华文明馆,书吧、心灵氧吧,艺体教学中心),正在规划建设新两馆两室一基地(安全体验馆、国学馆,未来教室、创客工作室,STSE课程基地)。学校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程建设解决的是真学的问题。要想真学,就要提供适合的教育,增加课程的选择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强力推进“做学教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发全市学讲行动之先声。《中国教育报》称其为“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依托课程基地、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开发近百种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发展。

文化建设解决的是学会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提供学以致用的问题情境。我们主张学生过一种完整的学校生活,30多个学生社团,200多个研究性课题,“五节两赛”(英语节、体育节、戏剧节、艺术节、科技节,好声音大赛、吉尼斯大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现场。

我越来越感觉到,经典都是多义的。叶芝的那两句经典小诗很有包容性,它既可以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形容学生和老师、和学校的关系,甚至还可以形容我和教育的关系:24年来,我用全部的生命走进了教育,而教育也走进了我全部的生命。这样的关系或许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或许会持续一生。

猜你喜欢

故事成长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故事细节语言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