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研究伙伴:校长的重要角色

2018-03-14张菊荣

江苏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

【摘 要】校长的角色是多重的,而“教师的研究伙伴”应该成为校长的重要角色,这个角色重新定义了校长的担当,重新定义了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对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最终让学生获益。

【关键词】研究伙伴;校长角色;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0-0059-03

【作者简介】张菊荣,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苏州,215200)校长,高级教师。

校长有哪些角色担当?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长官”,更是一种专业职务。校长固然应该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但校长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在学校场景中才能表现与生成,校长不是一个手握真理的先知,然后把这些先知的真理告诉教师,而是必须要与此情此境的教师们去共同生活,共同创造。在校长的多重角色中,最重要的就是校长如果他真心实意地把学校办好、把孩子教好,那么,他首先应该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

一、何谓“研究伙伴”?

“伙伴”这个词语,一下子就把“拿校长当官来做”的思维打破了。“伙伴”,多么亲切,多么友善,是平等的,是纯粹的,是带着温度的。“伙伴”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童年”,童年的伙伴,是亲切的而不是冷漠的,这种亲切是一种随和,甚至摒弃了客套与礼节,是友善的而不带敌意的。我曾经建议学校行政不要用“你们”“我们”的词语将行政与教师分开,不要把教师放在“对立面”来思考问题,没有谁居高临下,没有谁发号施令,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应得到倾听。伙伴是纯粹的而不是怀着太多功利心的,大家聚焦于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开展讨论,是纯粹的内在生活,是带着温度的,是温暖于心的,是相互润泽的,一个从来没有伙伴的心灵是令人担心的,一個从来没有伙伴的人,其精神生活是令人担忧的。

“研究伙伴”,是指校长与教师在一起研究的过程中成了伙伴。校长与教师有着相同的目标,身处在相同的情境,面对着相同的问题,但又拥有不同的视角,他们一起做研究是天经地义的,成为研究伙伴是理所当然的。成为“研究伙伴”,首先就意味着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讨论,不存在上下级,不会因为你是校长因此就一定是正确的,不会因为你是校长所以教师必须“听你的”,这样,校长就从单纯的“行政管理”成了“专业领导”。从“分布式领导”的观点看来,所有的“伙伴”都可能成为“专业领导”。当然,“研究伙伴”还不同于普通的朋友,研究伙伴的情怀是建立在研究中的。

“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是校长重要的角色之一。由“行政领导”角色转向“研究伙伴”角色,既重新定位了校长角色,也重新定位了校长与教师的关系,这种新角色的确立,这种新关系的建立,会深刻地影响学校文化。事实上,我们可以观察那些真正优秀的校长,几乎都是教师的“研究伙伴”,那些真正优秀的学校,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多是“研究伙伴”的关系。

二、校长为什么应该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

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笔者以为,校长的第一使命是“发展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最重要的内涵,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与前提,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学校的一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校长成为研究伙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教师的研究就会更有方向,校长不必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中都比教师研究得深,但一般而言,校长的眼光比一般教师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那样在共同的研究中,教师就更容易有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辛辛苦苦走错了路。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教师的研究就会更有动力,教师的社会角色具有古代所谓“士”的特征,“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愿意为理解他的人做更多的努力,有校长的共同研究,懂得教师研究的甜酸苦辣,教师的研究无疑会更有动力。教师做研究最重要的动力来自内心的召唤,但外力支持的力量也不能忽视,校长能给予的精神支持是最直接的外在力量。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教师的研究也会有更适切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尽可能创造更好的平台,这是校长的职责,但有时候,一厢情愿的平台并不能够维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而作为“研究伙伴”,校长会更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创造更适切的平台,因此,也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也有利于自身发展。随着校长职级制的不断推进,校长这个职业越来越被还原其“专业”的本色。而作为一种专业,校长本身也需要不断成长,校长与教师也必须成为研究伙伴。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学生成长的教师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教师成长的校长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固然需要其他的各种修炼,但与教师一起做研究是一条绕不开的路!校长的专业智慧,来自于他与教师共同遇到的问题,来自于他与教师共同研究的互动过程中的启迪,校长的专业智慧不是关在书房里就有的,也不是仅靠听专家报告就可以顿悟的!

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不断优化。学校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价值取向及与之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当校长成了教师的研究伙伴,一所学校的文化就会在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上显现出良好的特征来。学校就会聚向于问题,聚向于研究,聚向于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学校就会形成更多的共同话语,就会形成更多的经过共同努力而达成的“一致性”,最终造福师生。

三、“研究伙伴”的研究内容

校长与教师朝夕相处,需要一起研究的问题非常多,校长与教师在一起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成为“研究伙伴”。

校长与教师要一起研究规划与设计。可能有不少人认为,规划与设计是校长的事,教师的任务是执行。这个想法是不对的,教师如果不参与学校的规划与设计,如果规划与设计只是教师生活中的“他人的事”,那么这样的规划与设计不可能获得教师的认同。而且,校长如果不让教师成为研究学校规划与设计的伙伴,那么就不可能产生更多的智慧,也做不出好的规划与设计来。比如笔者在之前的江苏省汾湖高新区实验小学创办之初,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请所有教师反复地研究“理想中的学校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而每年暑假召开的学校发展咨询会,必定先与教师们一起做研究。后来设计校园文化、编制课程规划,都请教师们深度参与,一轮又一轮,面对设计与规划中的各种问题,校长与教师成为“研究伙伴”。

校长与教师要一起研究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校长与教师必须共同研究。我们一起研究国家课程的有效教学,形成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基本模型,这些模型的形成,背后是共同的课堂研究,一次次的教学设计,一次次的课堂观察,一次次的主题总结。而每一次申报成果,我们总是以学校的名义共同申报,因为,这是真正的学校共同研究的成果。我们一起研究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关于校本课程,我们形成了“体验取向”开发模式,校本课程怎么开发,我也是与教师们一起讨论、共同研究。从小处讲,某一节课学习目标如何定位,评价任务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怎样展开,某一主题如何观察,足以让我们沉迷其中。学校的教学研究,校长切不可游离,必须要不断深入。

校长与教师要一起研究学生。校长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提高其学业水平,所以,校长与教师应该一起研究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就经常带领教师研究学生,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精准分析,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学习是怎樣发生的。当然,研究学生、研究学习和研究课程都不是割裂的,都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性。

四、“研究伙伴”的方式与策略

作为一种“伙伴”关系的共同研究,其研究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相对正式的研究,通过组建研究中心、研究小组等正式团队进行,也可以相对随意地、相对偶然地进行。

比如我们学校的“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究中心”“恒成课程开发中心”、各教研组等,就是相对正式的研究组织,校长应该经常性地沉到这些团队中,与教师们结成“研究伙伴”。而更多的时候,我个人更喜欢与教师们进行更宽松的、更灵活的共同研究,比如我们经常会有教师坐在校长办公室里,大家一起或琢磨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研究某一主题的课堂观察,或讨论某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或探讨某一论文的修改,各抒己见,各有所得。有时候,在学校的操场上、教室外的走廊中、食堂的餐桌上,一切都是伙伴研究的场所。再者,就在各自的家中,通过QQ等进行研究,融宏大理论与细节琢磨于一体,回忆起来都感到温馨,这也是“伙伴研究”的美丽场景。

当然,倡导伙伴式的研究,也要关注研究的品质,或者说,更要追求研究的品质,“研究伙伴”有一些基本的专业特性。要有“主题性”,研究总是有主题的,建立共同的研究主题非常重要,一方面校长要善于与教师们一起建立共同的主题,通过研究主题而建立广泛深刻的友谊,经历丰富的研究故事。另一方面,校长也要善于发现、发掘教师的研究特长,在发现与发掘的过程中成为研究伙伴。要有“日常性”,校长与教师的伙伴研究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的研究不需要开幕式,而是自然发生的,但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对研究主题的观点悉数发表,一起探讨。要有“长期性”,伙伴研究不是一阵风,不是几次“活动”,更不是排练好了给人看的“表演性研究”,“表演”结束伙伴关系中止,而是长期研究,只有经过长期的共同研究,才能成为真正的“研究伙伴”。

可能有人会说,那么多的教师,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校长怎么可能什么都是内行呢?倡导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不是苛刻校长什么都懂,什么都比教师强,而是要在“共同研究”中成为“研究伙伴”,在伙伴的互动中不断地激发智慧。我个人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与教师们一起研究前,脑子里空空如也,经过一个阶段的共同研究,会思如潮涌,源源不断。我坚信,校长通过与教师的共同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校长成为教师的研究伙伴,首先是让校长本身获得持续的进步,而事实也证明,优秀的校长总是与教师为伴,通过与教师的共同研究不断走远。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选课制的推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