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彼岸只为海

2018-03-14田慧生

江苏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摆渡人渡口星河

田慧生

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让我想起在星河中轻松自在泛舟的庄惠芬校长以及她的团队。最早看到星河和庄惠芬校长的名字是从全国各地申报校本课程项目的材料中,一所才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却有着“让钱学森之问成为学校主旋律”的胆魄,有着“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的愿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成果颁奖大会的沙龙现场以及江苏省举行的教育科研成果推介会等场合,又多次听庄校长介绍星河小学的儿童创想課程、“站起来的儿童数学”及她本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理念,由此对庄惠芬校长有了更多的了解。

无论是文本的对话,还是台上台下的对话,我都强烈感受到这个小小个儿的庄校长有着强大的能量场,有着不一般的教育哲学与管理智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即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摆渡人。说得多好呀,人生就是一辈子的摆渡,有追求的人总是在寻觅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庄惠芬校长一直站在教育的渡口,不断做着一个摆渡者。

在我看来,“摆渡”是一种人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们犹如一个个摆渡人,思想之河因此而生生不息。孔子的彼岸是“闻达于诸侯”,然而孔子事鲁,仅授以礼乐之官,这与他的“彼岸”相去甚远。这时,他看到了“海”,于是收三千弟子,遗世《论语》,为后世尊为“先圣”,孔子就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摆渡人。星河小学从一个班到一所新优质学校,从一所新优质学校到一个教育集团,从招不到学生、招不到教师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想尽办法汇聚星河,凝聚到她身边。我想在成为一所卓越学校的路上总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困难与挫折,但是在庄惠芬校长的身上丝毫看不到逃避和退缩,在她的学校看到的只有坚定的信念与对教育理想义无反顾的勇气。

在我看来,“摆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个人外在的功业有大小之分,内蕴的人格也有高下之别,这与其人的学识、机遇、时势有关。“让每一个人能成为他自己”,是庄惠芬校长的管理理念。因此,庄惠芬校长的管理智慧教育中把一切的人当作原点,她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期待成为独特而精彩的自己,关键就在于文化、机遇、平台。庄校长自认为自己管理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没有什么高超的艺术。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她能时时刻刻洞察人的内心,去营造更好的教育磁场,去发现和唤醒每个人,点燃和照亮每个人,这里的每个人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许多愿意为了教育理想奔走的人。老师们说,来到星河焕发出了自己的第二青春,因为让本来想安图退休的自己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时常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如何通往那里。家长们说,能为星河的孩子们做一点事是自己最大的自豪。这个磁场里的每个人总能不断发现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成为自己,教育的本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教育的起点和终极也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人的发展”。教育就是摆渡,摆渡是一种心灵的归属,这是对人性的关注、对人本的关照、对人生的关乎,这是超乎管理艺术的一种造诣,这也是超乎教育范畴的一种魅力。

在我看来,“摆渡”是一种管理的智慧。约三千年前,道家创始人老子骑青牛赴秦讲学,函谷关留下《道德经》八十一章,神秘背影飘然而去,而五千箴言代代相传;三千年来,圣人智慧的光芒穿透寰宇,为历史尘埃所不能阻挡。这些都指引着每个管理者,顺应自然做管理!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方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激活,庄惠芬校长思考的是:有没有合适的渡口?有没有明确的方向?有没有适合的渡船?有没有合适的航道?从这一个视角出发,让我们更好地看到她不凡的智慧。

我认为庄惠芬校长这个教育摆渡人的管理智慧在于:一是渡口的选择。寻找人生的渡口是一个探究、发现、辨别方向和选择的过程,把志同道合者带到人生的渡口,是一个价值取向不断达成共识的过程,人生的成功往往在于把握命运的契机,找准人生的渡口。二是航向的确定。着眼孩子在校的六年,而想着孩子们未来的六十年,这是庄惠芬校长常放在心中并践行在行动中的航向。三是渡船的构建。庄校长带领团队一直在做的一件事:通过努力,不断抵达一个叫作学校的地方。在这条航船上,她把人作为原点,学校愿景作为桅杆,文化作为风帆,课程作为引擎,资源整合与信息化作为双桨,形成了一艘叫做星河的航船。四是航程的探索。在全速前进的航程中,在于激活这艘航船上的每一个人坐到合适的椅子上。在星河小学,无论是青苹果学园、红苹果学园、金苹果学园的不同成长阶段的设立,还是学园里每个教师自主申报的文化设计师、课程研发导师、教师发展导师、品性助力师、个性诊疗师等二十多个岗位的诞生;还是副校长的轮岗、中层的选岗、教师的试岗;还是不同教师选择进入飞翔组、展翅组、振翅组的阵营成长,是面临着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符合管理哲学的一条条航线的选择,是航程中路线的不断创生、完善和凝聚合力的过程。

佛不渡人人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教育就是一场灵魂的摆渡,从此岸到彼岸,探索比抵达更可贵。不同彼岸的抵达,让我们更好地看到庄惠芬带领的星河小学所做的教育不是“制造”,而是“创造”;教育不为“一时”,而为“一世”。从此岸到彼岸,我远远看到的不再是庄惠芬校长这一个摆渡人,而是一群在星河中的教育摆渡人,从此岸到彼岸,是学校文化,价值的再认同,思想的凝聚,信仰的共同铸就,一种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样的一群教育摆渡人,有着乘风破浪的胆气,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有着同舟共济的和气,有着成就大家的大气,无欲则刚,心之远方,教育就是指向一片人生的摆渡,管理就是一段人性的摆渡。摆渡人的精神已成为激励师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不断前进的无形力量,成为学校教育最宝贵的资源。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摆渡人渡口星河
渡口
时光星河
在渡口
渡口
做自己的摆渡人
星夜的巷子
一支笔的进化史
地球七巧板
摆渡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