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四位一体”体育课程模式对大学生自主锻炼激发研究
——以课外高海拔登山教学为例

2018-03-12刘亚楠吴忠魁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登山体育锻炼

刘亚楠,吴忠魁,高 升,郑 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85)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教育,近年来一直推行改革和创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体育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和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需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以及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差异,制定出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政策和方案存在较大的困难。在面临共性问题和困难时,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困难,同时也是机遇。利用问题产生的机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积累经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决策者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参与的工作。因此,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情况和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课程,提高自身的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同时为今后更进一步深化和扩展高校体育教学而进行的前期实证性研究。其产生的实证性结果,更可为其他地区和院校提供前期实证结果进行参考和借鉴。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的时间在持续缩短,大学生对身体锻炼的动机也在下降。在校大学生除体育课程以外,进行身体锻炼的时间在减少。如何激发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摆脱手机和电脑对大学生的束缚,重新回到体育馆和田径场锻炼?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兴趣,通过体育兴趣使得学生重新回到体育锻炼中。北师珠运动休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设立户外运动方向,利用本校特色专业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大学生在特设教学活动中获得特殊体验感,从在实现教师的主体教学目的,同时也可以深化激发出教师更加深远的教学目标依托特殊教学活动影响,从而在深层次上改变对身体能力与体育锻炼之间平衡的再认识。

1 “四位一体”体育课程结构介绍

北师珠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广东省珠海市,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教学资源和经验,结合广东省对经济、对外、科技的需求,立足于培养新型人才,满足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创办的一所应用型与综合型兼备的高等院校。

“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结构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全新探索,是对过去单一体育课堂模式行了补充,是由原有基础选项课修满获得学分的基础上,新加入了体育俱乐部活动、自主锻炼课堂、运动能力拓展3个体育模式重组而成的全新模式,学生在选择相应课程模式中进行体育技能学习、身体锻炼。在整个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进行指导,而学生仍然是体育活动参与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项目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的选择相关项目和锻炼时间,在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后获得学分,是传统体育教学功能的拓展和完善,目的在于保证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同时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对于课程时间、体育兴趣、身体锻炼的多维度个性化需求。传统课堂内,教师对学生在情感、认识、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存在局限。传统体育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需求之间存在间隙,部分体育项目教学在时间、器材、组织形式上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寻求又存在困难。“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在体育项目设置、锻炼内容选择、组织活动时间、组织锻炼形式上更加灵活和趋于多样性。

2 课外高海拔登山介绍

登山活动选定在云南省迪庆自治州哈巴雪山,选择哈巴雪山是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的。夏季的哈巴雪山在气象条件和山体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哈巴雪上是一座体能型入门级雪上,雪山坡度适中,山顶积雪量较小,发生雪崩的可能性也较小。北师珠曾在2012年攀登过哈巴雪山,积累了一定的登山经验。在后勤保障、登山协作、突发情况救援上,也能够为登上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在登山过程中海拔高度的变化以及大气中含氧量的变化,学生会因为个人身体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会使登山过程更加艰辛,这正是登山对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作用。将课堂转移至户外或实操环境,从而更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与方式,将加深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于该观点,将课堂设立在非校园环境的户外雪山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长时间共同努力和共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从活动中反思自我,从活动中学习技术,从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而实现更深、更广的教育目的。

3 课外登山队大学生自主锻炼的影响作用

3.1 课外登山对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激活效应

参加登山运动需要队员从多方面进行自身能力完善,登山活动本身属于综合性的活动项目,是技术和体能2个方面的综合考验。学生必须在登山活动之前就要进行相关能力的准备,尤其是体能上的储备更是一个长期而自主坚持的过程。在长时间、长距离的徒步对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是一项巨大的考验,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其是一种折磨。在活动开始之前,都会组织参与学生进行项目介绍和项目分享活动,其中不乏过去参加过登山活动或者专业学习户外运动的学生。在交流会上对登山活动进行介绍,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关于体能的说明,交流使得参与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体能的重要性。体能不仅登山基础,也是应对风险、处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登山运动体能储备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实现和达成的,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和储备过程。在此期间,学生通过锻炼体会运动对其健康水平产生的良性变化,在活动结束后这一部分学生仍然保持着自主锻炼的习惯。通过一次户外登山教学活动,在其前后2个阶段改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个人认识和运动习惯。

3.2 课外登山对大学生相关技能的激活作用

经过登山运动教育后,部分学生激发出从事马拉松、山地马拉松、攀岩等其他相关运动项目的锻炼或学习热情。通过一个项目教学和体验,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其他相关体育项目的学习热情,这样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登山运动本身是一个取得结果性的项目,但是其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自身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学习和完善。登山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系统的有氧训练可以增强学生个人运动能力和个人信心,在从事户外运动坚持长跑锻炼的学生,其可以激发学生参加公路马拉松和山地马拉松的热情,其中参加山地马拉松赛事的学生人数最多。另一部分学生,在登顶体能型山峰以后,计划攀登难度更高的技术型山峰。攀登技术性山峰,必须进行攀岩训练,从而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攀岩技术的学习热情。户外登山活动还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相关技能的学习。例如,在野外针对突发情况的处置和处理,以及学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于野外医学和野外急救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在登山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况学会准备相关的登山装备,哪些装备没用,哪些是必须的,必须在出发前准备好,是对个人计划性的学习。在登山活动中将这些技能付诸实践,这些技能的检验和掌握,通过一次登山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后续更深、更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原本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目的本身拓展出更多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

3.3 课外登山对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效果评价

优质的教育行为评价,应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和总结,若两者都获得各自预期的结果,教学行为是成功的。成功的教育不仅在于教育过程本身,更为重要的应是通过教育本身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思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自主锻炼能够引起自身在运动能力的变化,大学生通过长期的自主身体锻炼都会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登山活动中,这种变化的结果将会转化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储备。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的身体能力储备和变化情况将会真实的变现出来,体能储备较好的学生,会深刻体会到长期且系统的自主锻炼对其运动能力产生的影响,能够在艰苦的环境能够满足自身的运动需求。体能较差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中,都会认清体能对登山运动的重要作用。体能不足的主要原因都是自身锻炼上的不足,在登山行进的过程中,体能不支的学生经常会拖累队伍的行进速度,或被甩在队伍后面,甚至掉队。很多掉队的学生在此刻都会清醒地认识自身体能不足的严重后果,更具对比性的是2种不同体能表现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主锻炼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4 结 语

北师珠“四位一体”体育课程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结合本校特色办学以及特色专业基础上,将特色课程与特色专业之间形成的一种有机整合,力图通过现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满足现时代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和兴趣体育锻炼之间的有机平衡。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重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让更多在校大学生体验到运动产生的乐趣以及运动对自身健康产生的有益结果。作为“四位一体”课程模式中自主锻炼部分,激发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措施的一种,高海拔登山活动在当前取得一定的教学收效。但是如何探究更多、更具效果的手段,将是今后充实北师珠“四位一体”课程模式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的在于激发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和课题。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登山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登山
多用登山杖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一次难忘的登山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秋高气爽话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