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校研究为例

2018-03-12宋应鹏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多维体育活动

宋应鹏

(余杭区太炎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0)

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有效的体育教学则是学校体育工作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在众多体育教学方法中如何针对教学需要实现恰当选择,这成为当下一线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对多维体育教学理念(教法)进行梳理并总结出相关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践行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良方。

1 多维体育教学综述

1.1 多维体育教学界定

多维体育教学是指学生能多角度,多维度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

1.2 多维体育教学特征

1.2.1 强调自主体验 多维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通过探究、交往、创造等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现对体育文化的喜爱、吸收、体育技能的运用和思维的创造,深刻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封闭性。其是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主要是自觉需要出发,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欢乐有趣,增长才干。

1.2.2 关注综合发展 多维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教师把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行为(包括技能)的改善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体能、体形、机能、技能、态度、行为和认知7个方面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学习不断建构有价值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中获得自主发展。

1.2.3 突出多元开放 多维体育教学活动时空开放、活动目标开放,教学效果评价开放,即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生体育教学的活动空间,活动也不限定完成的时间;教学评价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收获在于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方面所得到的锻炼、提高和创新。

2 “多维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为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拓展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快乐的体育氛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参与锻炼的时间的自由度;整合学校各种资源,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补,学校与社会互补,把课外体育辅导、有组织的校外活动、训练等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建构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机制。

2.1 营造快乐的体育氛围

2.1.1 课前情境激趣 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中学生的学习则更加依赖于实际情境,体育学科的情境创设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来自学生、来自生活、来自教材,不受教材的局限,充分体现内容的开放性,让学生感受体育就在身边、体育就在生活中,如体育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是把电视、VCD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也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观察等等。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转化、分解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必须是教学的重点,要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顺利完成的。

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可准备了几张报纸,请学生说它可以做什么,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报纸的妙用”。讨论点落在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做什么呢?教师把报纸一卷,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它变成了“接力棒”;一团,学生们说是“垒球”……这样的情景设置把学生们带进了精彩畅想的空间。当教师说:“那你愿意来跑一跑吗?”学生们的热情已经高涨。在不断变换的“报纸器材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耐久跑的训练要求,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意能力。

2.1.2 课中游戏激趣 体育课堂是否吸引学生,需要教师在课中讲枯燥、艰苦的训练项目变成学生们喜欢的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各种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例如,快速跑教学时,学生进行速度和反应性练习时,可采用“长江、黄河”的口令性练习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长江、黄河”2队,背对背站在球场中线两边的位置上,规定长江队为单数,黄河队为双数,当教师喊长江队时,黄河队快速跑,长江队转身追黄河;反之,在规定的距离拍到对方的身体为胜。该游戏还可采用“单双数”分队的方法等。小小的游戏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1.3 课后期望激趣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课堂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和课外,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2个环节,体育教师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要注重课外,尤其是树立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体育观。

例如,在上完投掷和跳远课后,教师可布置拓展练习:投掷的力量和投掷角度与远度的关系;跳远时的速度和起跳角度与远度的关系。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互相讨论交流,请教有关老师,上网查阅资料,直到弄个水落石出为止。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2.2 构建不同自由组合群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非常重要。我们除每天安排的一小时运动时间之外,提倡“自发自主”的晨间早锻炼,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还是学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时间。所以,学校由爱好体育运动的教师带头,在校园里开展多项简单易学、易形成小群体氛围的趣味项目开展早间锻炼。

2.3 组织不同竞赛添趣味

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学校体育工作主要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积极性休息,促进智力发展,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学校统筹下,组织、开展了“三个一”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个个喜好运动。

2.3.1 一周一接力 每周1次的年级组接力赛是学生们最期盼的活动,也是很多学校传统体育常规性学习项目。在此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关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不仅宣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还从人数上进行突破,改变了以往以最少人数确定比赛人数为以最多人数确定竞赛规则,少人的就多跑一棒,保证百分百的参与率。

2.3.2 一周一活动 隔周1次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是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一个活跃因子。学校在几年的探索中,调整了学校社团活动的集中时间,每周有半天(2节课)的社团活动时间。我们根据老师的专长,先设立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包括球、篮球、田径、排球等,由学生自由报名参加;活动计划我们也进行了“有技能传授、有竞技活动、有校外互动”的三目标要求,保证体育爱好者不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还能在活动中提高技能、培养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2.3.3 一月一特色 每月1次的特色活动是我们学校特有的体育常规活动。例如,结合学校主题活动举行的“年级组趣味比赛”,都被纳入学校群体竞赛计划。体育组教师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激发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的内容。

3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社会、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也不断变化着,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除以上所做的探索之外,还可以引进高水平的运动表演或比赛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们欣赏,组织学生现场观看各种体育竞技比赛等,目的是让学生不断体会到运动本身的乐趣和益处。另外,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实施“多维体育”教学策略时就要将学生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深入、细致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

猜你喜欢

多维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浅谈多维课堂教学评价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我们的“体育梦”
浅论“点、线、面”多维观察策略在开放性游戏中的运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