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心理因素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2018-03-12谢相和何长春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抗压心理因素网球

徐 燃,谢相和,何长春

(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5)

网球作为一种注重技术练习与实战应变能力的运动项目,不仅考察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更是在比赛过程中随着赛程推移与赛点的变化考验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稳定能力。不同的心理条件将会导致运动员在身体上做出不同的响应,产生不同的应对举措,进而影响运动员对网球技术要点的运用和选择,最终产生不同的比赛结果。所以,对不同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进行探究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球比赛中常见的心理变化与产生原因

1.1 兴奋心理

网球运动员在比赛开始之前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在此期间教练员与队友会通过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的方式不断鼓励运动员,从而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兴奋心理,帮助运动员调整到一个较为清醒的状态,做好迎战准备。这种兴奋心理是运动员在赛前常见的心理活动特征,一般需要借助外界的刺激产生,维持时间长短随比赛进程不断变化。

1.2 紧张心理

一些运动员在网球比赛开始之前容易受对方运动员和训练模式的影响,产生对对手的猜测和估量,与自身进行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下,就容易让运动员产生紧张的心情。同时,赛场的环境设置也容易让运动员在众多观众的注视之下丧失冷静和镇定,不断积累内心的忐忑和紧张心理,这也是赛前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一般经验较少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这种心理。

1.3 焦虑情绪

网球比赛开始之后,运动员进入对战状态。由于网球是一项规则简单,但变化较多且灵活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一场比赛最终的结果并不能从赛前运动员各自的准备情况进行预测,同时网球项目的灵活性也决定了比赛进程较快。比分的获得和丢失进行较快,当比赛时一方比分被对手拉开差距之后,就容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

1.4 专注心理

网球比赛虽然规则简单,但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运动员研究出了多种战略和打法,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战术让网球项目和比赛变的充满魅力与活力,受到多数人的喜爱与参与。专注对运动员来说,是赢得比赛的最重要的砝码。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关注网球的运动轨迹,预测对手的击球方向,及时调整自身作战计划。

1.5 自信情绪

对于比赛经验积累丰富、网球技术水平高超的运动员来说,不断充实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比赛前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比赛的习惯。自信情绪的产生一部分来自运动员对自身的正确认知,更多是来自于日常训练中运动员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平时足够勤奋,才能够在赛前不胆怯,不畏惧来自对手的压力,从容应对。

2 不同心理因素对网球比赛的影响

2.1 影响运动员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

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是帮助运动员在网球比赛中拿到首分,赢得信心与勇气的重要方法,但因不同运动员自身情况不同,进入状态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在比赛特定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紧张等消极心理和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消极心理下运动员身体容易懈怠与放松,不能调动全身肌肉保持紧张状态;积极心理会刺激运动员肾上腺素快速分泌,保持兴奋。

2.2 影响运动员赛中判断思考的能力

网球比赛不仅考察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成果和对技术要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更是考验在比赛场上的临场发挥与随机应变能力。运动员所应对的对手往往是不熟悉的陌生人,因此对其网球打法和战略水平了解不深,这就需要运动员在几个回合内快速掌握对手的技术点和弱点,从而找到应对的方法。不同的心理变化都会让运动员在大脑思考时产生波动,影响其判断能力。

2.3 影响运动员击球对抗身体灵活性

身体的运动是大脑神经系统调配的结果。网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根据来球的方向和自己预想的击球路线不断进行位置调整,身体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灵敏,才能够快速奔跑与挥拍击球。在积极的心理支配下,运动员的大脑容易维持在清醒和兴奋的状态,通过激素的调节,运动员肌肉放松、协调。但是在消极情绪下,运动员就会出现松懈与动作迟缓。

2.4 影响运动员的比赛热情与信心积累

经常观看网球比赛就会发现,对于一场比赛中赢面较大、得分较顺利的一方来说,其往往会在后面的比赛中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拿下比赛的胜利,而比分逐渐被拉大的一方则有可能越打越差。这因为在比赛过程中,难免存在失误,能够从失分状态中快速摆脱的一方可以重新建立自信与热情,而无法快速调节的一方则会在消极心理下丧失激情与信心。

2.5 影响运动员战术发挥的质量结果

网球运动和比赛讲究战术布局与临场发挥,也就是说,只有充足的战术准备与规划,而没有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话,在比赛中非常容易受到赛事波动的影响,无法充分实施原定计划,造成比赛的遗憾。而这种波动最先产生影响的就是运动员的心理,如果运动员拥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快速稳定心情,专注于比赛,那么就能够顺利实现战术发挥的质量和效果。

3 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调节方法

3.1 提高运动员抗压能力

网球比赛过程中,对手能力的压迫、队友和教练员的期望以及运动员自身对比赛成绩的要求和希冀都会给运动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从而转化成为一种紧张情绪。想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运动员抗压能力的练习。可以通过分组相互进行考核,之后进行专业抗压检测的检验,利用实际数据监测运动员的抗压能力。

3.2 增强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不只是要求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根据网球的方位和速度及时调整自身的运动状态与姿势,更是要求运动员在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时保持良好的能力与水平,也就是心理调控能力。为提高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构建不同的现实情境进行模拟,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指导。

3.3 培养运动员专注习惯

网球比赛中,如果运动员不能够快速且长久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将会很容易丢失得分的机会。因此,专注力的培养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排除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干扰,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冷静,形成良好的比赛习惯,这样才能在正式比赛中稳定发挥,取得满意成绩。

3.4 提升运动员体能极限

运动员在网球比赛中不断积累和产生信心与勇气,能够帮助运动员激励自己,排除对对手和比赛的恐惧,从而稳定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然而仅仅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运动员自信,还需要有身体上的强壮和技术上的高超予以配合,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适当增加体能的训练和测试,不断发掘运动员潜力。

3.5 消除运动员恐裁心理

裁判作为比赛场上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对运动员进行评价的责任。运动员的消极情绪一部分来自于对裁判的敬畏。因此,运动员要学会消除这种恐裁心理,建立真正的坦然和自信心理,专注于比赛。

4 结 语

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受到来自自身的主观性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客观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映射与变化,既有正面积极的心理因素,又有负面消极的情绪,不同的心理因素对运动员比赛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自信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而负面情绪则会让运动员丧失冷静和综合的分析能力,对局势掌握失控,不利于充分发挥水平。因此在日常训练和学习中,不断加强运动员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抗压心理因素网球
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 “元宇宙+口译抗压训练”教学设计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超级殚跳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抗压能力不是举重表演,而是抗洪工程,要疏导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预制方桩抗压抗拔性状对比分析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