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3-07朱慧

财会学习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问题

朱慧

摘要: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的。对于企业而言,作业成本管理不仅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全面的、信息,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能有效的调节企业资源,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作业精简和效能提高的作用都十分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企业在作业成本管理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窘境,迫切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对此,下文就提出自身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从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出发,既强调成本计算结果,又重视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成本利用率,合理地调节和分配成本资源的目的。从结果上来看,作业成本管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传统成本管理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而且也提高了对各个环节成本的可控性,明确各个部分的责任,使成本管理更为有效,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也更为突出,为企业良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作业成本管理对于企业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客观上来看,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可以总结为以下这几点:一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节约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成本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对此,强调作业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化和细致化,为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对成本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二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市场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但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要调整方向,准确、科学的定位,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而作业成本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全面的成本信息,不仅满足了企业营销及定价策略制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对于企业科学的战略方案的制定都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三是,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要不断强调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以发展的视角,重视对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够明确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盈利状况、企业应对市场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新技术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益情况、企业资源情况等等,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业务及成本数据,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

在企业的发展中,根据企业发展性质的不同、企业发展技术条件和发展规模等方面的不同,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在总体方向和基本目标上确实一致的,都是为了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基本都遵循了以下几点操作程序:一是,建立作业中心。以作业链为依据,对构成作业链的各项作业进行全面分析,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然后圍绕作业中心对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收集,使管理更为有序、更加得心应手、更具有操作性和依据性。二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合理分配各项作业。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而言,各项资源都是有限的,生产经营活动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相互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强调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作业成本管理,科学的对各项作业资源进行配置,以尽可能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和增加资源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的动态分析,以避免作业资源的不科学使用和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分析最终的商品或劳务,明确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的最终商品或劳务要进行科学、细致、全面的汇总分析,从作业项目、作业中心、作业各个环节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时掌握作业成本资源消耗情况,以便及时的发现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降低企业成本管理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出铺垫。四是,发掘成本动因,提高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一定标准和要求上的,发掘成本动因,根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管理,往往使管理效果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能达到实质的效果。如:1.控制成本动因,掌握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以更好的调节和控制成本。2.进一步的优化作业链活动,从作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创新,以降低成本,提高成本资源利用率,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更大的效益。五是,建立相对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成本管理绩效考评。将责任制落实到成本管理各个环节,确保作业中心的确立以及责任中心的划分是衔接一致的,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岗位意识,明确经济责任和权限范围,以进一步保障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成本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以往的成本管理,它将成本管理由单一的对“商品”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转为以“作业”为中心,从成本动因与成本消耗两个方面入手,从成本计算结果转为对成本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从简单的降低成本,到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跟踪与动态的反应,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使企业管理更为合理、全面,更加高效、高质,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价值更为明显和突出。

三、作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成本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式,其优势越来越明确,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如:作业成本体系的不健全、作业成本管理意识的淡薄、作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使其在实际应用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1)作业界定不明确。即对作业成本核算的主体不明确、不清晰。作业成本管理相比于以往的成本管理更具有目标性,要求相对而言也更为明确、具体,管理流程也更为清晰。但尽管如此,部分企业仍存在着对核算主体确定不准确的现象。对作业成本核算较为片面,不够全面。(2)对于成本在时间上的确定存在偏差。部分企业为了完成上级公司的任务或者是为了片面的追求企业利益或个人利益,在作业项目还没有完全结束提前核算成本,从而造成成本核算的失真。(3)成本核算内容不准确。对作业成本的核算,仍更多的倾向于对结果核算,而忽略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以及其它环节成本,造成成本核算内容的不准确。

四、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作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作业中心的确定方面,要进行全面的认识,“商品”成本除了包括物品或者原材料的进货成本以外还包括生产时间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的消耗。因而应以作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据,以作业中心展开成本核算,细致归纳和划分作业动因,以进行更为清晰、明确的定义。其次,对于时间偏差问题。要严格地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构建相对健全和完善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提高对成本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障成本管理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就成本核算内容方面。除了对进货成本进行统计和核算以外还要考虑其它环节的成本消耗,如:维修费、人工费等等,对于成本的核算要更为全面,要有系统性和统筹性,要落实到作业成本的各个环节,以更好的调节和配置成本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革.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系统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0.

[2]张淑英.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3]林伟雄.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2.

[4]李明明.民营企业管理八大弊端[J].企业家日报,2013.

(作者单位:嘉兴雅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问题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