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合作式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2018-03-07李媛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原理教学方法

李媛娜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 310015)

现阶段,高校的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研究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很多高校及其相关课程教师开始探索,合作式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发挥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1 合作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1 合作式教学内涵

合作式教学中的“合作”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划分小组,进行小组分工的方式,使用共同的教学资源,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过程的一种新型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合作式的课程教学,能够实现小组互评以及组内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学习评价,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开展团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每个学生在合作式教学模式中都能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都能够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每位同学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价值,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更为强烈。合作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一种学习主人公的感觉,是一种高效的课程教学方法。

1.2 合作式教学的特点

合作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教学合作方面,合作效果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效果,这也是合作式教学模式的优劣势所在。在合作情况良好的状态下,开展合作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各小组间的、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组分工合作,高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提升小组合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但是,如果这种合作状态不好或是在小组合作中出现分歧,小组成员之间无法实现合作协调,发生意见冲突,就可能造成小组合作教学失败,无法顺利完成小组任务。因此,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必须是建立在有效的合作关系和合作状态之上的。

2 合作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分析

2.1 小组成绩分工

在开展合作式教学活动中,科学的划分小组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采用合作式教学时将学生划分为4~5人一组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成绩结构要尽可能地保持最大的差异,也就是尽可能使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结构与班级学生结构类似,一个小组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班集体。在划分好小组后,采取谈论法或演讲法的形式,以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前的成绩为依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成绩取得进步后都能够成为小组总体分数的增加项,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将各个小组的最终成绩进行对比,这种成绩的对比主要是通过优等生与优等生相比,差生与差生相比,然后再形成不同的成绩分阵。

2.2 小组游戏比赛

这种合作式教学策略和上述的成绩分工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前者采用考试的方法对于小组成员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而小组游戏比赛采用的是竞赛的方式取代考试,以竞赛中学生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这种方法也是将学生划分为4~5人一组,在教师示讲第一节课后,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完成共同学习,并运用评量法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熟练程度。在每周一次的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各小组都能获得相同更多分数。

2.3 团体研究

这一合作式教学方法是薛伦提出的,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教学任务划分为几个主题,将这些不同的主题任务划分给各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对于本组课题进行分工研究学习。在经过组内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后,形成最终的主题报告,由小组组长向全班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对这些小组的报告评价以其他团体的表现为参考。

2.4 拼图式教学

这种合作式教学方法是将教材内容划分成几个小部分,负责相同部分的相关小组可以组建专家组,共同研究谈论题目,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后,这些专家组成员由相同任务小组派遣人员共同组成,他们在研究形成稳定更多答案后,再各自回归自己的小组,再对自己的小组进行教学内容和研究结论的展示。

3 当前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教学不足

现阶段,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主要采取的课程教学方式,是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课堂中教师按照教材对于相关的国际贸易原理进行讲述,学生只需要到场,认真听讲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也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创新教学实践上,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也有很多的不足,教师们很少尝试创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长期保持着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真正取得教学实效。

3.2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部分占据课程学习的主要部分,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实际上,国际贸易是一门对于人才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要想学生能胜任实际工作,必须加紧实践部分的教学,而这是目前高校国际贸易原理教学课程需要加强的地方。

3.3 教材内容更新慢,信息化教学不足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材中,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占据教材的较大篇幅,而现代化的贸易理论却显得比较薄弱。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这使得现阶段的课程教材似乎跟不上国际贸易的发展脚步,内容更新慢,没有保持与时俱进,教材的教学适应性不高。此外,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元素的利用也有一定的不足,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带来的课程教学优势,不利于教学现代化的实现,也不利于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

4 国际贸易原理中有效实现合作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校企合作,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为帮助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解决外贸类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国内外外贸生产企业和综合服务企业输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方面专业人才,在高校、外贸生产企业和综合服务企业间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增强高校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后劲和潜力。高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合作式教学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开展校企合作中,高校可以与相关外贸企业就外贸企业开拓金、进口设备和技术补贴、外贸平台建设、海外仓、外贸新业态及国内外展会等七类与外贸进出口企业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探究人才培养方向。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还可以派遣优秀教师到企业实地工作学习,成为高校提升专业教学水准,不断输出优秀外贸人才的捷径与趋势。

开展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能够为国际贸易原理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习机会,让学生的国际贸易原理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应用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4.2 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学现代化

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决定》《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全国高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学习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教师重塑学习方式、回归教育本质,对培育创新型人才、教育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三高四难”(高危险、高成本、高污染;难看见、难动作、难进入、难再现)问题。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可以探讨如何将AR技术有效切入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当中去。

在提升了高校的课程教学现代化的前提下,针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开展合作式教学实践,通过信息技术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运用,不断提升合作式教学实践水平,在合作式学习的开展提供更有利的教学资源支持和技术设备辅助,不断提升合作式教学的成效,促进国际贸易原理课程高效的课程教学目标实现。

5 结语

现阶段高校的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有效培养,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改革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创新、高效教学目标实现。

[1]高小珺.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172-173.

[2]姜宏.实训教学资源校企行项目化合作开发机制研究——以国际贸易职业技能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6,10(1):52-56.

[3]高军行.大数据时代合作式学习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4):184-185.

[4]张霞,罗文花.SWCPR合作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台州学院学报,2014,36(5):85-88.

[5]贺宇涛.基于教学软件的国际贸易单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4):157-159.

[6]刘兴.基于SWCPR合作学习模式的国际贸易专业单证实践教学探究[J].职教论坛,2011(27):80-82.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原理教学方法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