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8-03-07曾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情境数学

曾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崇善小学,广西桂林 541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它正靠着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情境形象生动,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诸多不足。“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把文本、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拓展优化了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1 “互联网+”与教学资源的融合

资源共享、实时互动、突破时空限制等是互联网天生的特点,也是现代教育拥有的特点。“互联网+”的应用,扩展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师生拥有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受限制。除了使用网络教学软件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交换和共享信息,在线和离线都可以相互补充。

例如,教学“三角形”这一章节时,先利用互联网向学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金子塔”和现代建筑“斜拉桥”等,向学生渗透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等知识。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播放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一日,利用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使他们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2 “互联网+”与数学情境的创设

网络时代的教学离不开情境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要素之一。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造,情境创造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真实情境的创造,把情境的创造作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在执教《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的开课时,笔者以信息技术手段展示 “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途中,有一天,孙悟空从地里摘来一个西瓜,把它交给师傅,师傅分给猪八戒1/4,分给孙悟空2/8,分给沙和尚4/16,自己6/24。猪八戒认为自己吃了亏,大声嚷嚷着说不公平。孩子们,你们觉得他吃亏了吗?为什么?”课堂上,笔者用创编的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了新课。

十分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孩子们。“是八戒吃亏了”“八戒要比悟空分得少”“不对,他们四人分得一样多”,一会儿,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这个数学课非常热闹,让孩子们兴奋异常和热情洋溢,笔者成功地用神话故事介绍了新的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通过创造与知识或类似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并有主人翁感;同时,教师应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充当参与者和向导。

3 “互联网+”与数学学习的交流

网络时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而不是直接面对对方,而是利用互联网形成分散在课堂上的小群体学生。学生个体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至班级或小组学习群,供大家研讨。学生搜索资源、查找资料、探究思路、各抒己见、分工协作、交流信息等,利用网络来传递各种符号,如声音、文本、图像等,达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步传输最多信息的目的,从而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知识后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领导下,上网查找各种历史信息,其中涉及年、月、日巧妙地设置成一个问题,使用PowerPoint进行电子演示;然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介绍历史事件,并提出问题,全班回答;决定优秀小组的最终选择。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 “互联网+”与数学知识的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学习数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更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久而久之,许多孩子的数学就成了弱势学科,想弥补都不是那么容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给数学教师提供了契机,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较多地对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进行思考,在庞杂的材料中,做出甄别筛选,在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素材,力求精选精用。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分数乘法》这一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绎归纳,然后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往往效率不高,学生学着费事,教师讲着也费事,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通过使用电子白板,给学生演示分数乘法的相关规律,然后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不仅在单位时间内展示了更多的例题,而且让学生更便于理解,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和轰动,推动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的质的转变。通过创新思维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相关途径,教师还应通过相关平台和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创造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技术平台的支持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可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育成果。

[1]吴宏伟.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5(7):57-58.

[2]郝景臣,邢玉梅.实现小学数学课堂高效的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5(26):160-161.

[3]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97-98.

[4]伊永传.“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94.

猜你喜欢

互联网+情境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