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群众文化建设的原则及创新途径

2018-03-07赵东红南召县博物馆河南南阳47465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原则群众建设

赵东红(南召县博物馆,河南南阳 474650)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将之作为国家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群众文化建设一方面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群众文化向前进步必备的坚实保障。一般来讲,群众文化因为其受众广、普及范围大,需要坚持一般性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在科学原则的指引下坚守文化框架和文化建设方向。在坚持群众文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的路径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很多群众文化建设者本身也对其无从下手、茫然失措。正因为如此,探索群众文化创新路径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1 群众文化建设现状阐述

党和国家将群众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将群众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合的重要举措,代表了国家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在这种情形下,群众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弊端和问题。例如,群众文化建设方法落后、内容陈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和方式方法都相对单一,建设性活动的开展也难以吸引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且群众文化建设主体提出的创新想法和调整策略往往难以落实。虽然群众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支持和关注,但是在资源分配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此外群众文化建设地域性差异也很明显。

2 群众文化建设基本原则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一般情况下需要遵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群众文化建设应当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内容安排,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步调协调一致,促进文化建设进一步进步和发展。可行性原则是指群众文化建设举办的具体活动应当和群众文化实际情况相吻合,符合群众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能够调动群众积极参与。除此之外,群众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还要与时代主旋律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合在一起,借助主旋律的宣扬来向人民群众传达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让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使得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得到彰显。坚持群众文化建设和主旋律的协调一致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途径,营造社会良好环境的主要手段。只有群众文化建设遵循相关原则,才能起到深远的影响。任何时期,群众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基本原则和具体指导方针的成绩上引领基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3 群众文化建设创新途径

3.1 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氛围

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思想作为支持,同时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环境也是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灵感源泉。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已经赢得政府的高端关注,但是一般群众尚没有完全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没有可以根植的土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群众文化建设所需的环境一直得不到重视,导致很多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举步维艰。在群众文化建设任务紧迫、国家高度重视的机构下,各地区应当积极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氛围,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让一般群众对群众文化建设有深刻和客观的认识,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覆盖范围,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环境,这样一来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现实路径也可以得到拓展。

3.2 依托本地区文化特色开展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是文化的内涵是多元的、丰富的,不同地区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属性,群众文化建设有必要和地区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当今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也要做好创新工作,在文化建设工作本身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其在创新工作开展中要充分考虑文化特色。依托文化特色进行群众文化创新是很多群众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向,民族特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得群众文化创新有了崭新的素材和更加贴合实际的切入点。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舞蹈、民族世俗和民族美食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往往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还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使得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可以以本地区民族文化作为基础进行文化建设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根据文化特色进行文化创新可以提升群众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接受程度,在节约建设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建设创新成效。

3.3 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形式的多样化构建

群众文化建设形式要实现多元化,并以多元化的群众文化建设途径来开展创新活动。单一的群众文化建设形式已经脱离时代要求,对群众文化建设环境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群众文化建设持久、稳定运行。多样化的群众文化建设形式能够明确重点、有的放矢,让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使得群众文化能够在良好思想引导前提下进行具体的创新活动。群众文化建设本身需要好好利用群体性文化活动,在现有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基础上丰富文体活动类型,在积累经验和丰富成果的过程中,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主体也能够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在其中寻找到创新的灵感。

3.4 培训群众文化建设文艺骨干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相当长的建设过程,地方性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在功能和工作方式上都相对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的发挥。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单位的责任和职责范围,并进行相关文艺骨干的培养,使之能够胜任群众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在深入群众之后,文艺骨干能够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深度总结,找到创新程度较高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路径。鉴于很多群众缺乏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艺骨干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扭转群众意识,引导其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文艺骨干数量与质量双向提升且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中后,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相关资源也能不断丰富,这也能较好对群众文化建设以及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和帮助。

4 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建立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之上,因此其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文化工作的科学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建立在群众文化建设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在新时期显得更加重要。一般性质的群众文化建设原则已经构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障碍,在内外环境不断变化、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需求不断变化,群众文化建设构成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思路和方法,在系统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群众文化创新,争取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1]罗玉金.浅谈群众文化建设的原则及方式创新[J].民族音乐,2016(1):47-48.

[2]贾铭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探究[J].东西南北,2016(13):288.

[3]李安增,赵付科.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86-91.

猜你喜欢

原则群众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