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2018-03-07杨菁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融合传统

杨菁菁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通过大量的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灿烂文化,它不仅是我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历史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国家如果没有文化也必定不能够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上。文化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一个国家文化的落后必将制约该国的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现代化社会中,一些落后的文化已经不再适用,这要求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现代发展的文明。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其对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两种因为时代差异而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的瑰宝,而现代文化是适用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文化。现代文化是由传统文化演替而来的文化,而传统文化给现代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向作用。随着时代的更替,一些老套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将传统文化和新时期文化相融合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其一,两者之间的经济基础不同。传统文化是在小农经济中应运而生的文化,而现代文化是当今市场经济所催发的产物,两者之间的经济结构明显不同。现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社会生产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矛盾是时代的变更所导致的。其二,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这也导致我国逐渐流入国外的文化形式,汲取外国先进的文化的同时,我国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并慢慢趋于多元化发展。但是这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各国之间的文化是针对本国国情发展而来,而各国国情的不同也导致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有所冲突,我们如果不能将这些冲突从根本上给予解决,不但不能给我国带来便利,反而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我们要始终相信共产主义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核心,明确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我们都知道,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要吸收外来的文化,首先要明确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且以正确的心态学习外国的文化。其次,在引进外国文化时,要明确知道对我国有利的文化是什么,不能盲目地选择,要有目的性。再次,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也应该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各种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运用正确的方式,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有机的融合,并使两者互相渗透,优势互补,才能促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化进步,有利于优秀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与交流。

2 注重创新精神

2.1 明确创新的理念

我们提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目的是为了将传统文化更适用于现代的生产发展。但是众所周知,一切事物的变化历程离不开创新,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让传统文化具有现代化色彩。这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本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历史在向前推进,不改变就必然要面临淘汰,除旧布新,懂得变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长久之策。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的融合。当然,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会经历一些困难,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给传统文化的创新带来一定的阻力,文化创新不是空喊口号,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历史积淀。每一次文化创新都是一次形势严峻的挑战,因为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将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直接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命运。而我们要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并不是将传统文化完全抛弃,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的发展需求。

2.2 确立创新的方向

我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我们应该知道,文化的创新没有捷径,它需要靠我们的摸索,不断试探,最终才能确立适合我国发展的现代文化。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建设。为使我国在文化创新的路上少走弯路,我们应该相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互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应用,将两者的长处结合,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中国优秀产品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营养

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运行的最为关键的部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和中国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营养,使其在中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这体现在:其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方向基本一致,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二者都反对封建迷信,对实践高度重视,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者都懂得运用辩证思想思考事物。二者都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认为人在社会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更加顺畅。传统文化能够使马克思主义脱离教条主义的枷锁,向世人呈现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结合了世界上几乎所有有价值的事物所产生的,它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其合理地应用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至宝,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将其价值发挥最大。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大势所趋,我国想要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勇于进行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文化的长处,将其有机的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更能够提高我国的整体实力。因此,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创新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1]付丽萍.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院学报,2018(1):79-80.

[2]李柏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融互鉴——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本源性问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131-132.

[3]张荣军,杨蓉.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J].学校建党与思想教育,2016(7):93-9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融合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