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老年人口的变化及其问题浅析

2018-03-07罗小娇彭黎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教职工住房

罗小娇,彭黎君

(1.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621000)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从高水平向低水平急速下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1995年的6.20%上升至2014年的10.06%,20年间上升了3.86个百分点[1]。与此同时高校内老年人口的情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高校内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影响到学校教职工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本文探讨分析了由老年人口所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使高校住区越来越人性化。

1 高校老年人口的组成与变化

高校老年人口的数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上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高校的老年人口按进入学校的职位及背景可分为三个部分:退休教师和行政办公人员、被带入高校的老年人口以及退休后勤职工。

1.1 退休教师和行政办公人员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今日已有4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教育学者,他们大多都是20世纪80、90年代进入高校的教师,而如今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随着他们的离任,高校退休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多。

1.2 被带入高校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多

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扩招,进入全国高校的教师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以80后、90后为主。而这一时期的高校老师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进入高校后,退休或即将退休的父母为了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一同进入学校,有的青年教师甚至还带入其他老年亲戚。 这就大大增加了高校内的老年人口数量。

1.3 后勤人员的老龄化

后勤人员的工作是高校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高校中所有的功能建筑都需要专职人员的管理与维护,从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建筑都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往往不大,很多人员一干就是几十年。到现在后勤工作人员的年龄都偏大,退休后又继续呆在学校,这又进一步加大了高校内老年人口的数量。

2 高校老年人口的差异化分析

高校内老年人口的组成呈现多样化的态势,笔者通过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2.1 学历的差异

退休教职工的平均学历水平在老年人口中是最高的,从大专到博士都有,本科学士和硕士研究生占大部分。后勤人员的学历是最低的大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只有高级管理人员达到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水平。被带入高校老年人口的学历则整体较低,最低的有没上学的,以初中高中水平居多。

2.2 老年人口的主要行为活动分析

2.2.1 退休教师和行政办公人员

这一部分老年人有的跟随子女生活不在学校,有的自己呆在学校养老,笔者曾在高校遇到一位90岁的退休教职工:经过交流发现他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在一日三餐时到食堂与学生一起吃饭聊天,由于学生吃饭速度比较快、食堂座位的更替速度快,而老人吃饭速度很慢,每次吃饭大概有5名不同的同学与老人聊天。还有一部分老师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继续进行教学或管理工作。

2.2.2 被带入高校的老年人口

这一部分老年人口作为教师家属进入高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青年教师生活在一起,并在生活中各方面帮助教师。如做家务、做饭、带孩子等为青年教师搞好后勤工作。也有一些是觉得环境好所以在学校里养老。还有一些在学校做后勤工作。

2.2.3 后勤老年人口

这一部分人口的工作比较特殊,虽然有些老年人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如果身体允许的话,他们依然在岗。也有一些人帮助教职工带孩子、在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有一些人退休后就过退休生活,在高校内养老。

3 高校老年人口养老存在的问题

3.1 住房问题

由于年轻教师的大量引进,大部分退休教师又继续在学校生活,学校住房十分紧张。退休教职工在学校有固定的住房,住房条件较好,但被带入的老年人大多和教师子女住在一起十分拥挤,有的住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有的人则在校外租住比较便宜的住房。后勤退休后的老年人有的有住房,有的跟子女住,有的在学校比较偏僻简陋的老职工住房居住,整体上来看住房条件不是很好。

3.2 老年人口的文化生活问题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中老年人各自的情况差异比较大,他们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差异也非常大。从文化活动的类型上看主要有舞蹈、棋牌活动、手工艺等。以广场舞为例,退休教职工比较注重有文化的高雅的舞蹈,品位较高,而其他老年人则主要以健身娱乐为主。而学校相关部门在组织文化活动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种差异性。

3.3 活动场所问题

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文化活动需求的差异,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活动常常需要不同的场所,不同人群的相似活动也要求不同的区域,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活动空间的竞争与活动之间的干扰。在调查中笔者曾经遇到这种情况,在同一块场地上有两个广场舞的群体,他们的舞蹈类型并不一样,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干扰非常严重,由于互不相让最后爆发了肢体冲突;还有的群体在活动时音乐音量很大,影响到周边居住的人群。有些活动场所的布置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如有一个许多小孩子玩耍的小广场紧邻停车场,周边全是车行道,这对小孩来说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3.4 邻里关系问题

在教师宿舍区域集中了许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老年人,而他们的民俗文化背景不同老人间的沟通存在障碍,这种情况下而邻里之间往往会产生误会,导致邻里关系不和谐。

4 关于高校养老的意见

高校内老年人组成及背景都比较复杂,由此而产生了较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应该仅限于老年人的范畴,也要考虑到其他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高校老师增多必然存在住房不足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另寻地段修建住房或者与校外地产合作以团购的方式给教职工以优惠,这样就可以解决住房不足的问题,同时老年人住房问题也得到了缓解。或者与地方政府协商配建廉租房,为经济有困难的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同时优化现有的住区环境,为老年人的室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积极开展退休职工的集体文化生活:学校应积极开展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可以以技能培训的方式开设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课堂,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加,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

拓展文化活动场地,并避免相互干扰:对住宅区进行详细调研,搞清楚老年人的行为活动需求,合理配建或改建活动场所。老年人的活动类型不同所需条件就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在室内、有的要音乐、有的需要安静的环境等等。活动场所的建设中不应该就场地论场地,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场所空间的相互联系,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一个合理的活动空间体系。

成立邻里调解中心促进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和谐:如今高校内住宅区向社区化发展,规模变大,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但高校内的社区不同于城市中的其他社区,老年人群体的差异造成的社会问题的越来越多,我们从物质条件上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从机制上想办法。高校内可以成立社区中心,为住区提供生活服务的同时兼具邻里关系调解的功能,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内老年人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影响到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尤其是青年教职工,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显得措手不及。各高校老年人口问题因校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实事求是,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给高校老人一个和谐的养老环境同时也给教职工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1]刘书明,常硕.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基于1995~201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7(1)38:1-11.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教职工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的纽带
温州卷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