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2018-03-07高丽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田径中职运动

高丽华

(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 510650)

田径运动对青少年的体育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我国中学阶段的体育项目的基础构成,学生通过田径运动的日常训练对培养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在运动中形成的顽强拼搏、进取和毅力将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中学的田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够明显,课程设置缺乏合理的科学手段依据没能将田径运动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更好的助力于学生的成长。

1 中职教育中田径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改善中职生的身体素质

田径运动对锻炼器材设备没有太多的需求,一般课程活动设置在塑胶跑道上即可,它不像其他运动项目对器材设备的要求较高。这样学生想要进行田径训也比较容易普及。田径运动主要包括径赛和田赛。其中的跳跃、投掷、竞走等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项目,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节奏能促进身体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适当的田径运动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对学生的身高和免疫力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一般情况下田径运动都设置在室外,这对于学生来讲及时获取季节更替信息顺应环境变化也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1.2 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格和毅力

田径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耐力培养是重点,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完成规定内的运动任务量,比方说训练通常会规定数十圈的热身跑步项目。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群体和团队的帮助,加上自身的努力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毅力和团队精神,进而能够形成学生个人坚韧的精神品格。部分在班级或是小组中运动素质较弱的同学能够通过团队的关怀,及时梳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有助于将自己的运动能力尽快提升,最终达到团体化优质的效果。尽管田径运动中设置的径赛意识较强也一样能助力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从学生的学习阶段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未来社会适应方面来看,田径运动都是具备良好的推动力量的。

1.3 树立学生对运动的自信心,养成锻炼习惯

中职生作为一群选择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发展道路来讲,本身就是有一定的自我否定行为,大环境当中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氛围都是不够好的。通过田径运动的培养能将那些平时找不到自己价值的同学从别的学习方面开始找到另一种兴趣爱好,通过这样的过程助力于自身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最终通过田径找到自己真喜爱的运动和兴趣。而且田径运动科学的方法和长期训练培养的过程,学生的骨骼和肌肉形成固定的记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运动锻炼习惯做好基础准备。

2 我国中职田径运动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中职田径教学的主体不够清晰

中职阶段的体育课程通常不是像需要进行期末考试的科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通常会对学生进行“灌输”使得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被动状态。教师在课程中会对学生直接进行技巧的指导,学生的基础运动条件准备不够充分,锻炼内容较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限。教师通常会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进度和目标进行讲课,学生跟随教师在完成最终的追赶结课中,各个方面都没有训练到好处甚至出现跟不上节奏的情况。教师授课不采用合理的方式,不尊重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的基本情况,循序渐进的节奏拿捏不到位,学生极易出现对田径课程的厌倦和畏惧心理,课堂训练中容易出现拉上和肌肉损伤,这些不能有效发挥田径运动的积极作用。

2.2 体育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和经验得知,中职阶段的体育教育并不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老师个人通常肩负数项职责,不仅仅要监管学生体育课程中的田径运动项目也要对校内工作及时进行汇报和总结,教师的精力分配问题很难做到平衡。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田径运动的训练内容较为随意,学生散漫应付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旧思想观念,学生不能及时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在课下训练上教师通常只对部分为班级参加比赛而针对性,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教师通常没有将整个班级的田径素质培养作为奋斗目标,在考试中常常对一部分同学采取放水,从而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效果不佳。

2.3 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运动素养培养问题

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运动课程教学时,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本身也是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目前的工作岗位的。但是对于田径运动来说,理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理论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通常是为了应试准备。田径运动的理论体系通常较为庞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吸收知识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情况导致理论课程不能有效进行,通过基本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注重对学生田径实践操作的加强,最终使得学生形成全面的田径运动能力。

3 中职田径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模式应用

3.1 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手段方面的创新

在中职阶段的学生体育教学工作汇总,教师应该树立全心地教学理念,并通过改进和完善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田径教学中的知识讲解和技巧传授的内容与社会时代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和身体素质条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学生认真投入到田径项目的日常锻炼当中。通过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观察记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设置,既注重对学生的田径理论知识的讲授也同时关注学生的田径能力的锻炼。从而通过有效的培养,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3.2 注重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锻炼和实践教学

中职阶段的体育课程中有关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通常都不是职业性的。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田径运动中学生的锻炼意识的培养。这些项目是多方面的,在国家的中职田径项目中也有一定的文件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有关文件规定的研究和夯实,找出真正适合中职生运动发展未来目标的内容。班级当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男生女生之间的体能差异较大。不能按照往常的方法只是男生5000m和女生3000m的基本训练内容,长期这样的操作较为枯燥学生易出现严峻。教师在培养学生耐方面也可以从其他科目开始,比方说篮球、网球、健美操等项目,既让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个人运动爱好。

4 结语

针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创新我们首先从其固有的教学模式内容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度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教师实际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层面来看,其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合理的开展条件都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构建的。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最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角度出发,保证田径项目的教学有效开展。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共同培养,最终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卢平林.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3-95.

[2]刘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内容的游戏化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D].武汉体育学院,2010.

[3]刘兴荣,张春修.对中职学校田径课教学的思考——探讨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趣味化[J].读与写:上,下旬,2014(15):262-264.

猜你喜欢

田径中职运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疯狂的运动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