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8-03-07王小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院校

王小密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必须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等等;而高职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时,却出现了学生人文素养重视不够、职业素质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等等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1 企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取向

1.1 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中小型企业单位在长期的发展阶段,其内部员工的数量并不多,岗位的变化和流动也会相对频繁,所以一个企业内的员工往往需要能处理多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比如在企业内,负责设计的员工要兼具设计、创意和文案等等领域的专业才能,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参与客户沟通。所以,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员工需结合其工作性质、市场环境等情况持续学习新知识,发现各个岗位的共通点,从而在岗位出现变动时顺应要求。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语言使用等等技能,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发挥其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1.2 必须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文化创意类员工时,员工需要具备足够的职业道德是最基础的要求,专业理论、操作技巧等可以通过培训等措施进行增强,而道德素质和责任感是难以迅速形成并提高的。只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员工和工作团队,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整体形象。

1.3 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的实践能力是员工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支撑,而许多文化创意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对员工的专业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因为规模和成本的局限,往往不能对新员工做全面、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因为文化创意行业本身有一定的特别之处,创意文化产品需要具备较高的新颖性、前瞻性,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极高的创意水平,而创意是员工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形成的,不可能在企业的短期培训下快速达到,因此高职学生具有专业性和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应聘条件。

2 当前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人文素养重视不够

现在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将培养应用型员工作为重要目的,对其实践技术水平的重视比较高,但太过关注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后期的从业生涯中难以得到晋升空间。尤其是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院校如果将其当成简单的设计、艺术人才进行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将大大限制学生的发展。而且在细分专业时,专业范围太过狭窄,比如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等等,尽管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教学非常到位,但所设计的知识结构太过单一,学生在后期就业中却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口的工作。而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学生,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等知识,这些都是除了专业技术培养之外需要重视的人文教育。

2.2 职业素质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职场后,整体离职率往往会比本科生更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家庭生活水平提升,很多学生因为父母的保护,不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在敢于吃苦、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不强。对应到后期的工作实践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现象,比如只要工作达不到学生期待的水平,或者需要吃苦,学生就会选择辞职,也有学生太过自我,在团队中不能紧密协调配合,这也会使得企业不能按照制度办事,而是由各个员工的脾性主导,这无疑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就需要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重视。

2.3 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水平、创造力的科学途径,但是因为在高职院校中缺少足够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场地,因此无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使得实训课等课程形同虚设。当然,也有部分院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因为二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双赢”效果,因此缺少合作的深度,只是形成了一个表面上的联合形式,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2.4 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水平,但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中仍然没有走出传统模式的僵局,教学实践只局限在课堂内部,而未能真正走出去,因此无法接触广泛的社会环境,创意发挥不足。目前的许多高职院校仍然采取大众性教育的模式,因此教学内容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趋同性,难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因此考核评价效果不科学,学生做同样的试题,采取一致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文化创意行业的从业人员无法形成“自由、勇敢、大胆、自主性”的良好素质。

3 构建适应中小型企业需求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在校内,可以依据专业培养人才侧重点建立实训室,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学生创意实践环节,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活动。在与企业合作时,除了重视与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更应重视与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合作。

3.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与高职院校同学们的学习质量有着紧密联系,是保证文化创意教育水平能达到企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条件。从一定角度上来说,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其本身的师资条件,和企业进行合作,让老师参与合作项目,将老师培养成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对外招专业的文化创意从业人才作高职院校的兼职老师,或者进校园做专题演讲,使同学们学习他们的经验,提升自身素质。

3.3 调整评价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就在于强大的创造性,而为了增强学生的创造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将打造应用型、有创意的社会人才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特长发展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打造科学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形式,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意的训练。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多元化的创意比赛等等方式,让同学

们在自主实践中提升自我。

3.4 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适当增加美学、艺术鉴赏、传统文化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植入人文教育,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渗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自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课程中,使高职教育的专业性、技术性与人文性并行不悖。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应用型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企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取向;并且在分析当前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适应中小型企业需求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评价机制,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

[1]杨凤鲜,侯军岐.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25-26.

[2]刘红燕,汪治.从就业质量状况论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3(7):11-12.

[3]乔莎莎,梁洨洁.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15-16.

[4]徐玉娟.艺术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蒋丽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87-91.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