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显微镜实验课的教学反思

2018-03-07陆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镜筒反光镜玻片

陆强

(靖江市实验学校,江苏靖江 214500)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很多生物学实验都涉及它的使用。在接触显微镜的使用时,要让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感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对显微镜的操作感兴趣的同时必须做到显微镜的使用规范准确,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让他们体会到生物学博大精深和无穷奥秘。走入生物的微观世界,那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1 以教学设计为载体,尝试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初中学生第一次认识使用显微镜,会出现各种问题,应该在学生开始时先准确示范,还是让他们自己看书,按照书上的要求慢慢摸索呢,笔者在两个班各尝试了一下。一个班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操作,学生上课非常活跃,许多并不能完全按照课本的操作来,但由于两个孩子是一组,互相纠正,许多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每个步骤,对于e玻片都能正确的看到,笔者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看到的像,然后说说在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学生虽然能说出一些,但还是不完全。

而在另一班,笔者是先讲一些使用中的要求,注意点,但学生上课时有些畏畏缩缩,操作中的错误少了,课堂气氛变差了,学生自主完成的东西少了。

在上了这两个班后,笔者在第三个班上先强调注意点,准确地示范,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对照书本自主操作,结果这班完成的教学情况是最好的。笔者看到在教学中完全放羊是不行的,一味地讲效果也不好,只有把自主学习与老师教学相结合,对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要充分掌握把控火候。教学中也不能包罗万象地讲,有时候要留白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发挥的余地,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完成得较好。

2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升学生操作的精准性

使用显微镜中的注意点,如:对光的过程必须在低倍镜下完成,转动遮光器,找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睁开双眼,一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避免阳光直射反光镜,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对光才完成,对光时下降镜筒的过程必须从侧面看防止镜头与玻片标本相撞。转动反光镜要双手转动,对于粗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都必须用双手同时使用,而不能单手操作,对于更换高倍物镜,必须转动转换器来完成,观察时上升镜筒必须双眼同时睁开,一眼看着目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地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物像不够清晰,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收镜时的注意点,镜筒下降到最低点,物镜偏向外,反光镜垂直,压片夹向后。对于光线较弱时,要用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进行调整,要想将看到的结构放大,可以在高倍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如何移动装片将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让学生自主操作,注意装片移到时要缓慢,然后让他们得出装片移到的方向与视野移到的方向时相反的,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像。笔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彼此操作的不规范的地方互相提醒。

在显微镜使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少观察活动,准备了e玻片,人血涂片,蚕豆叶横切片,头发等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来增加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课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来使用显微镜,操作中必须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来观察动植物细胞,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的操作。

3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

课余后笔者让对使用显微镜有兴趣的同学写在使用显微镜时心得想法。现摘录几个同学所写如下:

王思睿同学:上实验课是我们最兴奋最感兴趣的,这下我可以大显身手了,操作显微镜,看到细胞的微细结构,我从来没看到过细胞,这下我可以看看细胞长什么模样了。可我拿到显微镜只想急于动手使用显微镜,书上的操作也不看,老师的注意事项也不听,教室里只听见老师不停地说静下来静下来,可是没用。但我们把e玻片放上去,调试半天,什么都没看到,才知道要看书,看具体的操作,一步一步当我们看到反写的e字母时,兴奋极了,所以一定要先看书然后对照操作,才能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陆杨帆同学:听到上生物实验课,我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我要看看我手上是不是有舒肤佳肥皂广告上所说的那么多细菌。我按照老师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操作,看了e玻片,看了蚕豆叶横切片的结构,看到粗如柱子的头发,真的好神奇,让我惊奇。但我没看到我手上的细菌,这是我这节课美中不足的遗憾。

刘心媛同学:今天上实验课,我对显微镜很陌生,我对所有机械的东西都不感冒,再加我同桌有些木里木气,一开始对光时我们怎么也看不到一个白亮的光屏,镜筒里黑暗一片,我们也转动反光镜,就是黑暗一片,老师说物镜没有与镜筒在一条直线上,把物镜转换到正确的位置,终于看到老师说的视野了。看标本时,我同桌就要换高倍物镜看,结果旋转粗准焦螺旋时镜头与玻片标本相撞了,玻片标本都撞碎了,我们把那坏的标本放在好的标本下面,也没诚实地向老师说明。由于弄坏了标本,心慌慌的,下面就没有好好地观察,所以怎样使用显微镜,我还是糊里糊涂的没掌握。

吴天鹏同学:老师说要上实验课了,布置我们回家先预习,我最喜欢动手操作了。所以星期天在家我就把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功能都记熟了,对于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五个步骤,我一个一个了然于心,书上的注意点我都划线了。到实验具体操作时,我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来,很快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我把实验桌上要看的玻片标本都看结束了,我就想再弄些什么看看。上课前我就有备而来的,在袋子里藏了些叶片,结果像枇杷的厚厚叶什么也看不到,暗暗的,一些嫩叶能看到粗粗像水管样的叶脉,我在透明的胶带纸写了个小小的天,看到的是脚朝上的倒着的天,我知道了显微镜下的像是倒着的放大的像,我觉得实验课很有意思。

4 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和反思,给以后生物教学提供针对性指导性的借鉴

学生还有许多课后的感想,笔者只汲取少数同学展示一下,通过学生反映上来的信息,我觉得生物实验课就是要让学生多动手,在错误中总结出正确的方法,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角。相信他们学习的能力,不要一味地什么都是老师包办,颠倒重复地讲,生物课本来就是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充分利用课程的特点,进行以本学科教学特征为基础的生物课教学设计,完成一课一设计,一课一特色,一课一收获,一课一长进。在教学中充分尝试发掘学生的潜力,开拓他们的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发现更多生物蕴含的奥秘。

显微镜的使用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是使用最频繁的实验器材,所以必须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规范准确地运用显微镜,在观察生物细胞结构中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1]孙元涛.课堂教学中的“放”和“收”[J].上海教育科研,2007(3):46-48.

[2]李能国.基于学科教学的生物学课程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4(9):13—14.

[3]段中红.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的“留白”艺术[J].中学生物学,2016(5):79-80.

猜你喜欢

镜筒反光镜玻片
反光镜
高精度光学遥感器用镜筒设计及稳定性验证
可移动染色和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
自制望远镜
新型细胞荧光实验漂染装置探讨*
极大望远镜桁架式镜筒设计及优化∗
使用尖玻片、毛细管和尖滴管三种玻璃尖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方法
Get disconnected with the NoPhone
四种防脱片剂在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研究
镜筒热形变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