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07孙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归化异化

孙斌

(安徽省利辛县城关镇文化站,安徽亳州 236700)

翻译教学就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模式。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在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之下,翻译理论知识的发展对于翻译教学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必须要加强对翻译理论的分析,明确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1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在翻译教学中,多数的学生缺乏对翻译理论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技巧较为重视,认为翻译理论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一些学生甚至都不了解翻译理论。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翻译理论的重视,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仅仅将翻译技能的提升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缺乏对理论知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进行系统融合,导致学生没有对翻译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

1.2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多数的教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其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并不影响理论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对于理论知识的研究程度也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在翻译教学中,其对于理论与实践均较为重视,足够的理论知识可以为翻译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可以在根本上提升翻译质量与效果。

在翻译教学中,要想提升翻译实践能力,必须要对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同时必须要对法律、科技、新闻以及政治等方面的文章进行了解,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翻译实践中不仅要翻译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要翻译法律、科技、新闻、政论等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对整个翻译实践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文学翻译的比例相对较小,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文体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应用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可以保障翻译的精准有效。

2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翻译教学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

在翻译教学中对于奈达的翻译理论较为重视,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在翻译交际理论指导之下对其进行系统的翻译,就是一种功能对等的翻译形式。此种翻译模式就是一种再现源语信息的模式,通过对语义、语体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用一些与原文的自然对等语法相关的再现源语信息。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主要就是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真实的在线原文的含义,保障译文与语言要求的一致性。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本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问题的时候,翻译人员就是通过功能对等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以及文本处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种文字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同时还有成语等特殊的表达形式,对此多数的中文语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特殊的语句对其进行表达。例如,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要想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必须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其原有的意义。例如:(1)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worse off than some,better off than many;to fall short。(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notpleasedbyexternalgains,not saddened by personnal losses。(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in whose sh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One sows and another reaps等等。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理论研究,保障功能对等,如果翻译内容与形式协调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通过保存内容转变形式等方式进行处理。对此,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有意识、有步骤的应用各种翻译策略与理论,加强对文本以及翻译过程的重视,这样才可以提升翻译能力。

2.2 “三要素论”的有效应用

勒费维尔是翻译文化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翻译的时候其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在实践中翻译的结果主要就是受到史学、译者以及当代的意识形态等要素的影响。翻译就是对翻译事实的有效阐述。在实践中,翻译就是一个较为辅助的交互以及融合的过程,在过程中要通过文字的转换、文化、社会体系以及意识形态的分析,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处理,进而合理翻译。

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对其进行有效翻译。而勒费维尔的“三要素”对于翻译有着指导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在翻译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翻译理论知识与方法,明确翻译不是复制,而是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规则,进行翻译。例如,在对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国情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一些敏感的词汇要注意等等,在翻译过程中要表明我国的政治态度,有效地避免文化以及社会等领域的冲突与影响。

2.3 合理应用“异化”与“归化”原则

因为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应用“异化”与“归化”原则。例如,因为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中国文化中一些具有特色的文本,通过“归化”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在进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翻译过程中,应用“异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可以这样表达“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而应用“归化”的方法对其进行翻译就可以这样翻译 “Three Cobblers Comhined are better than Zhu Geliang the maateimind”,此种翻译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式。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异化”翻译特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一定的文化特色,这种翻译形式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的应用 “异化”与“归化”原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场景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基于翻译理论对其进行翻译,然后教师在转换场景,在根据其应用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翻译。通过对翻译结果的对比分析,综合翻译理论对英语知识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的方式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分析,让学生了解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综合不同的语境、环境等因素有效翻译,而不是通过特定的翻译策略生硬的翻译,不同的翻译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结语

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翻译理论的重视。教师在实践中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各种翻译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增加对翻译理论的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样才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为专业的优秀的翻译人才。

[1]贺莺.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蒋勇.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1):40-41.

[3]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4.

[4]张春芳.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党纪与国法在实践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