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地区藏族妇女的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刍议

2018-03-07扎科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分工男子妇女

扎科措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 626001)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其中藏族共39.59万,占总人数的54.2%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甘肃省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全省重要的内地与藏区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区。其中夏河、碌曲。玛曲为春牧业县,卓尼、迭部、等为农业县或农牧混合县。迭部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直辖县,古称“叠州”,藏语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称为是山神“摁”开的地方。为白龙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平均海拔为2400米处于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的过渡带,属非典型性大陆气候,农作物一年一熟。

1 妇女的物质生产劳动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妇女同男子一样都是物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而且在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初创阶段吧,妇女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下的情况下,男子从事捕猎获得食物存在极大的偶然性,而妇女通过采集和原始耕作则能获得比较稳定的生活资料,并利用火和简陋的木制、陶制饮具加工食物,使其进行加工后便于引用,利于消化。所以说妇女的最初在劳动中的分工中所起的作用,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妇女在人类文明的创造和发展中与男子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的开始分工,男子除了传统的社会活动,继而农业、手工业、商业也主要是男子的劳动领域。妇女则从事辅助性的家务老动和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处于次要地位,劳动范围也逐渐缩小到自己的家庭。但是尽管如此不可否认,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配合男子进行生产,负责加工,保存谷物粮食、饲养家畜,种植蔬菜。所以我们可以从一定的层次上说,妇女的劳动不仅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还创造了人们日常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使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1 生产劳动

在一个传统的藏族家庭中,各种的劳动都有习惯性的分工。民主改革前,成年的男子除了保护家人和村落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承担女性体力不能承担的重活,如伐木、修房、种地、屠宰之类,此外还承担商品的交换以及宗教仪式工作,女性很少参与这些,尤其是一些宗教的仪式活动静止女性参与。妇女主要从事,做饭、磨青稞、打酥油。挤奶,种植蔬菜,做手工,织氆氇、养育小孩及赡养父母等工作,丈夫出去干活,对于这些一般不会过问。一般来说,女子的劳动负担量更重,若做初步统计,现甘南迭部藏区70%以上的劳动量是由妇女来完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方式产生了很多的变化。男性从以往的狩猎、商品交易逐渐开始转向开货车搞货运。在迭部地区通过调查发现只要是成年的男子,除了做工匠,一般情况下会跑客运。而女子出了挖虫早的季节外,一般情况下外出打工,但不会到离自己县城更远的地方去。且该地区藏族的妇女一般擅长饲养猪,或是修建小房子一样的猪圈。妇女一般用甘草、土豆、大豆加麸皮等食料喂猪,每天喂三顿。条件好的村子会把猪放出院外,让它自己寻食。每次蔬菜、青稞等收获后,会让猪、牛、羊等到田地里扒食根块。家庭的养猪工作最重要的还有清洁工作,妇女要完全负责清理庭院的工作。除了耕地种植蔬菜外,该地区的妇女在冬虫夏草成熟的季节会结伴去草原挖冬虫夏草。此季节男女会结伴同行,一般一个村子的人会一起出去。这时有时也会带上生活必需品,在临时的居住地搭棚做小本生意。在夏季妇女还会结伴到野外或林子里去挖蕨蕨菜,蘑菇等,除了一部分留作家用外,都会把这些土特产带到市场上,这也是一笔可观的家庭收入。

1.2 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一种劳动,首先它与妇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妇女开辟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家务劳动可以算是妇女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整体而言藏族妇女仍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妇女的家务劳动负担依然沉重,妇女用于交往、娱乐、学习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不足。在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宁古塔无闲人,而女子为最。如糊窗则槌布以代纸,烧灯则削麻入肤糠以代膏,皆出女子之手。不碾而舂,舂无昼夜,一女子舂,不能供两男子食。”加工谷物,制作食物是妇女日常工作中首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公婆、丈夫、儿子等所有家庭成员的食物都需要主妇进行准备。所以作为家庭的主妇,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且妇女家务劳动时间负担由于文化程度、年龄、村农与城镇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年没有上过学堂、农村家庭的妇女家务劳动负担越重,时间越长,反之越短。

2 妇女的物质生产劳动与女性的发展

2.1 繁重的家务劳动会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列宁曾说:“尽管颁布了种种解放妇女的法律,但妇女仍然是家庭的奴隶,因为琐碎的家庭事务压迫她们,窒息她们,使她们愚钝卑贱,把她们缠在做饭管小孩的事情上;极端非生产的、琐碎的、劳神的、使人愚钝的、消磨人的工作消耗着她们的精力。”很多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单独乏味的家务劳动,不能满足她们的社交和情绪的需要,这种孤独感往往给家庭主妇带来负面心理影响。

妇女承担过多的家务劳动使自己的婚姻利益受损,在农村许多妇女不愿意离婚,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婚姻持续期间妇女为家庭和自己的配偶付出了很多,但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退出婚姻就会出现沉没成本。于此对于男性来讲其人力资本投向市场,其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全身心地投入家务劳动不利于妇女的婚姻自由权。

2.2 家务劳动对女性的束缚

夫妻双方是否共同承担家务是衡量一个婚姻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夫妻感性越好共同承担家务的比率越高,显示夫妻双方能相互体谅、相互关心和密切合作。反思所谓的男子气概我们主流社会将家务劳动定义为“女性劳务”的同时,也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家务劳动与男子的气概不吻合,每个人对幸福的解读不同他们对社会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不应该由于性别的分工而剥夺了这种选择的自由。

传统的性别的分工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是在中国源远流长,影响了几千年,直至今天也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它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成为压迫男性又压迫女性的落后思想观念和文化。男尊女卑是原始的农业社会特点的分工模式在农业中由于生产主要靠人的体力进行,而女性在体力方面处于弱势,所以就形成了男性狩猎耕作,女性缝补洗衣。两性分工制度是男女不平等制度建立的基础,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给两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性别间的平等关系和关于性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造就了男性的绝对权威,妇女则成为了不得不屈从于男性的附庸、次要的群体。藏族妇女承担起繁重的家务活动,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贡献者自己的一份力量。

[1]周虹.满族妇女生活与民俗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列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分工男子妇女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年轻男子
当代妇女的工作
满脸通红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