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科学课程价值取向

2018-03-07冯丹吴明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价值科学幼儿园

冯丹,吴明宇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 110040)

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对科学的求知,对科学的主动探索,在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如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明显,使幼儿科学教育成为仅教授科学知识的片面教育,反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科学课程好的价值取向,才会有益于幼儿的发展。

1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幼儿园的科学课程大多数以传授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为首要的目的,教师对科学教育的内涵不能充分理解,所以出现了分科任教,重视知识经验,注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科目自身的逻辑性,往往忽视幼儿情感和态度上的培养,忽视各科目的整体性和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在90年代后,幼儿园科学课程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追求知识经验到追求科学方法的学习上,强调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一方面强调经验性知识,另一方面是强盗幼儿的主动性,主动探索,主动学习。面临21世纪的挑战,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重视幼儿科学精神和态度,追求科学内核,以满足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主,构成三层次的教育目标——知识、技能、情感。

幼儿科学课程实施的目的不在于幼儿掌握知识的数量,而是要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探究科学真理的欲望,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科学态度。在幼儿课程实施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必然要准确,这是针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教师们在课程的设计时,都会精心选择教授,但是在目前的幼儿科学教育中,大多数都是教师在讲,幼儿在听,基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是干预幼儿的行为,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忽视了幼儿的追求科学的热情与态度,不利于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孩子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幼儿认识事物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亲身的经历和探究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手段。

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要让幼儿自己进行科学探索,给予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要支持幼儿的想法,增强幼儿的探究欲望,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所以在科学课程的设计上要全面考虑活动的探究价值;扬善是最重要的科学内核与价值追求,科学只有运用在善的目的上才能造福人类。

2 幼儿园科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幼儿园的科学课程,从“常识课程”到“科学课程,它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教育观念的变化。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每个人又享受学习的乐趣,又使幼儿有机会以明智的态度思考这个世界。

2.1 科学课程的时代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一种常识教育,而是要培养具有讲好科学素养的公民,这就要求目标要与时俱进,随时准备更新观念,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人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逐渐为幼儿考虑,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的科学课程要跟进时代,更新目标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2.2 科学课程的广泛性

幼儿园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指向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天文地理、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这些内容都会在目标中展现出来,广泛性的课程目标要求,也是影响幼儿园科学领域目标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中,焦点聚集在幼儿态、情感以及能力的培养上,在传统的教育目标的规划中,知识是放在目标的最先位置,而在当今的教育目标中,知识从最先的位置到了最后的位置,会优先考虑态度和技能。在这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已不能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受益终生,而是需要终生学习,终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只有终生学习、持续发展才能受益终生。这就要求:一是幼儿要对学习感兴趣,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科学教育,使幼儿产生学习的欲望,这就是科学课程的首要目标;二是幼儿要有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幼儿就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未知的知识,这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这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科学领域目标进一步思考,要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终极目标,让孩子们在知识的体检中健康成长,在实际的探究中健康成长在兴趣引导下健康成长,在习惯的养成中健康成长。

3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3.1 科学课程具有时代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一种常识教育,而是要培养具有讲好科学素养的公民,这就要求目标要与时俱进,随时准备更新观念,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我国传统的科学课程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现象和一些自然现象的认知为主,这样的课程内容零散、不全面,已不被教育工作者认可,现在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体现时代的特征,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以人为中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幼教育内容对幼儿的意义,去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

3.2 科学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

幼儿园的科学领域课程已经指向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天文地理、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这些内容都会在目标中展现出来,广泛性的课程目标要求,也是影响幼儿园科学领域目标的重要因素。科学课程内容体系下的知识,为幼儿认识周围物质世界提供获得直接经验和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探究动机,保持幼儿永久的探究欲望,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因此,幼儿园的科学课程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东西,扩展和生成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活动。

幼儿是科学的主动探索者,科学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告诉幼儿科学的结论,而是通过科学教育,放大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科学,得出科学结论,促进新的思考、探究、实验,发展幼儿的科学地探索能力。在设计科学课程时要全面考虑探究活动设计的价值,是否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幼儿园科学课程实施要使幼儿不断的探索科学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同时,必须要渗透情感教育,

[1]许亚莉.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22-25.

[2]冯鲸丹,李思娴.幼儿园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14(8):12-16.

[3]许亚莉.幼儿园科学课程的价值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2003(1):80-83.

[4]杨兴国.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苏贵民.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刘慧.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4-66.

猜你喜欢

价值科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上”幼儿园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科学拔牙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