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影互动技术与幼教五大领域的融合研究

2018-03-04袁豆豆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投影领域游戏

袁豆豆

(哈尔滨剑桥学院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五大领域的教育主要依托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幼儿园按照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开展,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寓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由于近年来信息爆炸,导致幼儿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不得不随之增加,多数幼儿园较五年前而言都将教学计划提前一学期甚至一年,教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大批幼儿园(无论公办还是私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在《意见》的指导下,部分幼儿园对“小学化”的情况有所调整,但是在诸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当前小学“忽略孩子个性”的教学风格的影响下,幼儿园“小学化”似乎是大势所趋、难以遏止的。然而,从长远来看,幼儿时期必须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理解与掌握五大领域的常识;因为,过早的知识化教育会造成青春期的叛逆和厌学,导致之前的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功亏一篑,未来则难以成才。

1 披着“游戏”外衣的学习工具——投影互动技术

投影互动技术是融合当今世界最高科技的广告和娱乐互动系统,互动的影音系统能够提供不同寻常、激动人心的广告与娱乐交相辉映的效果系统,适用于所有公共室内场所,特别是休闲、购物、娱乐及教育场所。投影互动系统运用的技术为混合虚拟现实技术与动感捕捉技术,是虚拟现实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产生三维影像,提供给用户一个三维的空间并与之互动的一种技术,通过混合现实,用户在操控虚拟影像的同时也能接触真实环境,从而增强了感官性。目前虚拟互动技术已完成人机交互部分,并有多种与自然或虚拟世界的仿真模拟。

互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信息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成像部分、辅助设备。

(1)信息采集部分:根据互动需求通过红外感应器、视频摄录机、热力拍摄器等设备,进行捕捉拍摄。

(2)信号处理部分:把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所产生的数据与虚拟场景系统对接。

(3)成像部分:利用投影机、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ED 屏幕等成像设备把影响呈现在特定位置。

(4)辅助设备:传输线路、安装构件、音箱装置。

图1 投影互动系统

2 依托投影互动技术的幼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所具备的优势

幼儿天性喜欢玩耍,让幼儿坐下来接受各种教育,短时间还可以得到幼儿的配合,但长时间则必然出现注意分散。此外,我们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即使辅助了卡片和电子交互白板,长期效果也并不算理想。而游戏是所有幼儿都能接受的方式,用游戏的方式传授幼儿各种常识与技能,符合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顺应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然而,游戏也不是万能的,对五大领域常识的传递也有无法实施的时候,毕竟游戏也只是一种方式,代替不了真正的教学。游戏与教学要实现深度融合,需要依托新技术的支撑,将“抽象”化为“具体”,实现场景的万能转换;用游戏的外衣装扮常识与技能,引导幼儿在“互动”中理解难点、加强知识储备,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索,轻松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2.1 “抽象”变“具体”

以往的幼儿园教学会使用卡片、挂图、电视、白板等工具,用以辅助教学内容的讲解。这些“平面式”的展示,并不能帮助幼儿全方位地理解和了解教师描述的事物,对事物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表象阶段,对幼儿的启智作用不大。然而,若采用投影互动技术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便能够准确、形象、真实地再现事物,加强幼儿对新事物的感知,帮助幼儿有更多发现和领悟,有利于幼儿的发散思维发展。

图2 太阳系几大行星模拟运行投影互动效果图

以很多幼儿园基本都会讲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教学主题为例,通常教师会用图片展示九大行星的样貌、以废旧报纸制作的球体展示九大行星的位置,这个教学主题的目标就是幼儿能够排列出九大行星的顺序。那么从结果上来看,幼儿确实能够通过反复识记来重新排列九个球体(代表九大行星)的位置,但对于九大行星的认识也就局限在行星顺位上而已。若采用投影互动技术来展示这个教学主题,九大行星则是以立体的形象虚拟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行星之间按照实际的距离比排列。当点击“展示”时,九大行星同时开始自转与公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行星的外部形态和运转状态; 用手触摸时,行星表面会呈现出陨石撞击的特效。

2.2 幼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求知”

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到了大班学年,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桌椅的摆放就会仿照小学课堂的模式,不再是围坐成圈的中小班模式了。大班期间,会传授给幼儿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尽管方式很多样,但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幼儿倾听的模式为主。幼儿被动地坐在椅子上学习了一天,回到家如果还有作业需要完成,就会极度反感。久而久之,厌学与逆反逐渐积累,到了初高中阶段就几乎膨胀到临界点。小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演变成为家庭与学校的大事件。投影互动技术的引入,可以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与求知,通过新技术手段吸引幼儿高度关注,促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虚拟场景中,以“玩”的方式发现各个触发点,从“玩”中学习五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3 投影互动技术与五大领域的结合

投影互动技术一般被应用在广告和娱乐领域,教育场所的投影互动技术多用于对某种新兴教育产品的宣传,尚未与教育做深度的融合。实际上,投影互动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基础教育的不足,在教育的严肃性之上附加趣味性与休闲性。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出于对首因效应的考虑,在幼儿初接触“学习”二字时,应该努力创造“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的氛围并让幼儿切实感受得到,才能让幼儿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具有创造性。拿爱乐乐团来说,目前世界各地大约有25 个爱乐乐团,但是享誉世界的乐团以维也纳爱乐乐团为首,中国爱乐乐团排不进前三,对比二者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演绎,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就显得缺少感染力。原因就是,中国孩子的教育历程一直是被控的、中规中矩的、非自愿的状态,现在甚至还有以郎朗成名为例进行“学习就是痛苦的”“学习就需要强迫”这种观念的灌输与扩散。可以说,管得太严、教法太死,是目前传统教育的弊端。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技术必须与教育深度融合。投影互动技术和幼儿五大领域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幼儿每天都快乐地学习多种知识、并不会感到辛苦和劳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大脑发散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为国家未来储备更多的智库元素(见图3)。

图3 幼教五大领域的现实内容

3.1 健康领域

在健康领域,依托投影互动技术创设虚拟场景,如投篮、跳远、竞舞、打地鼠、跳兔子等,通过切换不同模式进入不同的虚拟场景,幼儿的动作与虚拟动画人物相一致、 幼儿的动作直接关系到虚拟人物在场景中的行进和反应。

3.2 语言领域

通过投影互动技术创建虚拟的人物角色,可以是漂亮的公主、可爱的机器人、动画人物、卡通动物,它能够对幼儿的语言和触摸做出正确反应,用中英两种语言和幼儿交流。

3.2.1 夫子模式

在进入夫子模式后,中文选择包含国学经典诵读、绕口令学习等;英文选择包含趣味单词、简单对话学习等。

3.2.2 对话模式

进入对话模式,中文选择包含日常对话、 诗词接龙、生活常识考考你、奖励游戏环节;英文选择包含英文日常对话、生活场景应答等。

3.2.3 配音模式

配音模式下有若干生活场景,幼儿分别为若干场景中的角色配音,完成故事情节的发展。

3.3 社会领域

社会领域本是家长作业,但实际上这类家长作业并不及格,很多应该教会幼儿的生活常识家长并没有教。在幼儿遇到突发事件和危险时,往往难以安全脱身。投影互动技术与社会领域的结合,就是创设若干社会生活场景,如过马路、火灾逃生、陌生人搭讪、家中独处、走失后的求助等,教会幼儿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方法,遇到危险时基本能够自保。

3.4 科学领域

科学领域主要包括科学与数学两方面,在动画情境中,需要做出正确互动,做实物的加减或者实际问题的解决。只有互动正确后,情节方能继续发展,幼儿才可继续观看动画,否则情节停滞不前、动画人物保持思考状。

3.5 艺术领域

3.5.1 音乐

幼儿阶段的音乐学习,并不需要专业化的训练,目的主要在于增长见识、认识美好、开发兴趣。在幼儿音乐启蒙的投影互动中,包括:认识乐器、乐器入门学习、音色模块填充的音乐创作游戏。

(1)认识乐器:这个版块内包含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对各部分名称和发音方式进行动画演示,包含乐器拼图、乐器组装、乐器引导演奏、乐器代表曲目欣赏四个环节。以“大提琴”主题为例,首先在超大屏幕上展示出大提琴,可以旋转、翻转、拉近,琴头、琴扭、琴弦、琴枕、琴颈、指板、面板、背板都可拆,触碰即显示各部分名称。先开始拼图游戏,然后再通过教师的辅助说明与讲解,幼儿一起进行虚拟的实物组装。组装成功即可互动发音,幼儿可拉动琴弓感受大提琴的音色。接下来,可继续选择大提琴曲欣赏,近距离欣赏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

(2)乐器入门教学演示:对某一乐器的入门教学,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来讲授要点,然后引导幼儿在超大屏幕上按键或者拉弦;基本的发音方法掌握后,可以用简短、简单的小曲为例,用指引光标来引导幼儿做出按键或者拉弦的动作,学会1~2 首小曲子的演奏。

(3)打击乐音色模块填充:这个环节并非是作曲,而是通过对空格进行音色模块的填充来训练幼儿的创造能力。根据拍子的不同(2/4、3/4、4/4)出现不同格子数量,由幼儿在格子里填充音色模块,“确定”后即可循环播放形成一段不间断的音乐。

图4 音色模块填充互动游戏面

3.5.2 美术

在美术方面对幼儿进行启蒙式的游戏教学,主要包括:颜色与形状、笔法演示与引导、小手作画等系列。

(1)颜色与形状:在此环节包含若干动画短片,以超大屏幕为画布,借助互动投影技术随时为动画中的场景和人物变换颜色、更换不同形状的道具,并且场景中的静物与动态角色都可以对幼儿的触摸做出反应。在动画情节的发展过程包含制作冰激凌、棒棒糖、时装等环节,可以自由调配颜色与形状。

(2)笔法演示与引导:笔法演示包含油画棒、排笔、毛笔、彩铅、手指、泼墨画画的笔法,以某一种笔法开始,接着便是引导幼儿用这种笔法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学习。以幼儿水墨画《荷花》为例,在超大屏幕上显示毛笔的“落笔→顿”以演示荷花花瓣的画法,然后屏幕会出现毛笔以及引导光标,幼儿按照笔法完成若干荷花花瓣,接着完成完整的荷花。

(3)小手作画:经过颜色形状与笔法的学习,接下来便是小手作画的创意环节。超大屏幕的两侧是颜料和画笔的选择栏,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选择不同画笔和不同颜色、随时切换画画工具,从而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随心所欲地创作。

4 投影互动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原则

按照上述的融合教学设计,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内容依托投影互动技术还需要制作大量的动画来配合五大领域的内容,动画的内容和情节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正能领而非负能量,包含规范的行为礼仪、礼貌用语、待人接物、人身安全等方面。互动教育的重心,不仅是知识信息量的拓展,也是塑造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养成。此外,新技术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技术始终是工具,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辅助教学,坚决不可出现教学设计外观花哨却徒有其表的情况,这样反而会造成幼儿虚荣和不踏实的个性,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储备质量。

猜你喜欢

投影领域游戏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找投影
找投影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