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业过程模型的高校财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讨

2018-03-04张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财商融合教育

张韵

(四川大学校团委,四川成都 6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将创新创业作为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不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实现创新创业要求当代青年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素质。财商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生存能力的体现[1](戈金,2013),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理财能力,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 财商与财商教育

1.1 财商

“财商” 的提出最早出现在罗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2]的《穷爸爸富爸爸》的一书中,“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指标。”

财商,也称“财经素养”。完整的财商概念由观念、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财商的的定义,即理解财经概念和风险知识的能力,应用以上知识的动机、技能和信心,个体在各种经营情境下能作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参与经济生活”。

1.2 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被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1982)提出,他指出“财商教育就是能够让人们学会如何设立理财目标,认识个人收入基础,制订详尽的理财计划以及应用理财计划,调整理财计划,评价理财目标和理财过程的一系列环节”。

最早的是2001年,汤小明在国内首先引进财商概念,以后陆续有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财商和财商教育。对于财商教育这一概念,学者们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理财知识是财商教育内容的重点,财商教育的具体内容大部分由财会、营销和经济法律等知识构成[3]。有学者认为,相比传授知识,培养正确的观念、品质更重要[4]。同时有部分学者采取了综合的态度,如赖显彬等人针对财商教育就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5]。

高校财商教育应当是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上财商观念培养、知识养成和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财经观念、行成创造财富的意识、养成创造财富的技能。

2 创新创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概念,随着1999年首届创业计划大赛的举办,清华大学是亚洲范围内第一所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015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 号) 文件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高晓杰等人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6]。褚东升等人认为,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础内容,注重实践,讲究创新,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 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体系化工程,在大学的第一和第二课堂都会有涉及[7]。

该研究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观点着眼于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能力和素质,养成创新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3 创新创业教育与财商教育的关联性辨析

Carlin& Robinson (2010) 曾指出大学生如果参加过财商教育培训,当他们面对实际经营中成本和收益的决策时,会做的更加合理[9],说明财商的教育经历和财富积累之间存在有强烈的相关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经济运行的首要问题是在现代社会如何筹集资金和分配资金,并且通过资金的分配而优化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增长的需要,因此拥有必要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王卫东教授认为:“财商教育的人文价值,首先体现为财商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财富的关系,帮助人们确立自己在财富面前的主体地位。”[10]

财商主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起到商业化指引作用,帮助企业分析商业过程、辨别商业风险,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环节,增强项目评估和决策的专业度,为创新创业整个链条提供评估参考和决策服务。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 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其培养过程包括了个人品质、能力和知识素养的训练.财商具体由会计知识、投资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构成(何涛,2009)[11]。拥有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才能对市场经济中的常见问题应付自如,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个人和社会财富。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成为社会的投资者,投资需要意识和理财知识的普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财商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为共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4 高校财商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的主要做法

我国高校学生财商教育起步较晚。2016年5月,清华大学发布了 《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首次揭示了“90 后”大学生的财商状况。报告展示:“90 后”大学生财商观念存在明显误区,突出的问题是消费的无计划性和社会化,以及理财意识勃发、财商素养欠缺、 互联网金融接受度很高但风险辨别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

究其大学生财商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高校没有将财商教育列入人才培养体系,有的只是偶发性的理性消费的活动和宣教,常常说教多于实操,存在内容空洞、 信息量小等问题。为此,该文研究了高校财商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的主要做法(见表1)。

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财商教育已从讲座、平面宣传、 班会等形式逐步充实扩展为课程建设和系列实践活动的类型,但高校财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出现财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盘棋”的局面。

5 高校财商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的路径优化

高校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并不局限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模式的综合养成。课程简单相加不是教育者想要的结果,它需要“围绕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 将这些知识构建为一个体系,以“基于创业过程模型的全新方法”将独立分散的职能性课程加以整合,从而有助于学生对通常来说混乱和不可预测的创业过程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就是财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突破口。

关于创业行为理论模型的探讨,Timmons 创业过程模型是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Jef-fry A.Timmons 在1999年提出该模型,“为识别创业过程的内在机理与规律提供了有用框架”[13]。根据Timmons 创业过程模型观点,可将大学生创业过程可分为创业准备、创业企业设立和新创企业成长管理3 个关键阶段 (见图1),根据阶段性特征就创新创业教育和财商教育的融合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5.1 针对创业准备阶段的财商知识普及型教育

《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首选学校教育作为财商教育的靠谱途径,开设选修课、公开课等。

现有的高校教育体系中,非经济学、商学的学生很少涉及财商知识,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理、工、医科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财商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很有必要。

图1 高校财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图

5.1.1 将以财商教育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建立融合校内外资源的财商及创新创业知识、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构建“专业+创新创业+财商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公选课供学生学习,培养和树立学生基本的财商意识,了解资金运作的基本规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邀请成功企业家分享经济智慧和正确健康的经济价值观,营造氛围,激发和鼓舞学生创新创业。

5.1.2 构建财商教育资源研发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师团队

整合各高校商学院、经济学院师资力量,明确财商教育资源研发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同时加大对校外导师的聘用力度,让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教师教会学生如何用财商素养、 经济方法分析和辨别商业世界的机会和风险。

5.1.3 开发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创新创业规律的财商教育课程和教材

现有的财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类别: 一是以培训机构为代表的针对K12 阶段学生财商类益智开发游戏和简易教程,多为国外引进;二是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财商类教材,主要为培养职业型财务从业人员培训教材; 三是以高校商学院为代表的开设市场营销、金融市场等管理课程。

表1 高校财商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的主要做法

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 创新创业规律的财商教育课程和教材,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5.2 针对创业企业设立阶段的财商实训实践设计

5.2.1 建立财商训练与创新创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实训实践系统

以实训室+创新创业大赛的模式建立财商训练与创新创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实训实践系统,大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财商的实践训练,引导他们运用财商知识进行项目的前期分析和创业的前期策划。

5.2.2 与成熟的金融类企业共建财商类学术型社团

与校外企业共建财商意识培养学术型社团,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一方面调研和掌握青年学生的财商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传播专业的财商知识和金融防控知识,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培养健康的财富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同时整合高校和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5.2.3 与企业共建培养渠道和实习实训基地

鼓励学生前往政府、企业等单位实习,同时与校外企业积极联络,设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创新创业体验,用市场的深度实践来培育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财商意识。

5.3 针对新创企业管理阶段的财商教育资源引入

创新创业和财商的实践都是市场行为,应当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引入市场主体。

5.3.1 产业孵化

组建学科交叉互补的团队,师生协同创新创业,配备双导师指导项目经营运作,协助团队处理项目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发现特别具备成长潜力的项目,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经营测试,引导团队进一步做强做大。

5.3.2 创建社会共享平台

整合创新创业教育和财商教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社会大众可以参与的通识教育。通过组织“创客空间”,面向社会更多的创业者开展财商教育,将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具备初步创业能力、正在进行创业实践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财商知识的训练,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形成整体辐射作用,形成更多的创新创业成果。

6 结语

大学生财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基于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的财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育可为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将财商知识普及型教育运用于创业准备初期,财商实训实践设计应在创业企业设立阶段加强训练,新创企业管理阶段引入财商教育资源,为创新创业青年学生整个链条提供评估参考和决策服务。

猜你喜欢

财商融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题解教育『三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融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