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性质与策略推进的小学教师教育叙事探究

2018-02-24安徽省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潘定芝

学苑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过程研究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 潘定芝

随着教育改革过程的不断进行与强化,小学教师已从之前的角色变成了“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角色。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是一种趋势以及必然要求,叙事性教育的概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一、教育叙事的相关内容

1.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容易把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当成是一种概念,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与差距。教育叙事指的是将叙事这一种方式应用到教育领域,用讲故事的方式表现出对于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解释,既不直接告诉教育工作者教育是怎么回事,也不教授一定的方式方法,而是通过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让人们明白教育叙事的内涵。

2.教育叙事与教育故事。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育故事与教育叙事还有一定的差别。教育故事可以被认为是一些与教育活动有关的事情,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所呈现出的一种成果。而教育叙事是一个具有动作化的过程,主要指的是将教育中已经发生的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教育经验组织成一种对于教育事业有现实意义的方式。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对于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相关人员都已经在它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上达成共识,认为其符合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可推动我国的教育质量与教育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将教育故事的叙事性与成为研究者相结合,能够激发出重要的研究兴趣,对于小学教师比较适用。但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叙事研究面临着一些困境,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叙事与研究不能很好结合,或只叙事不研究。

小学老师一般都比较擅长叙事,也乐于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对于科研的兴趣却没有那么高,对于艰难的求索过程以及付出没有时间、意志或是训练。他们往往会虎头蛇尾,大叙事小研究,或者干脆有叙事无研究。较之于叙事,研究需要更加耗时和费力,叙事研究往往追求洞幽烛微、见显识隐和以小见大,往往需要长时间和艰苦卓绝的挖掘、举证与研判,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真相和真理。

2.拔高叙事、靠近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中的叙事不仅仅要全面、条理清晰和深入,还要将研究贯彻进去。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小学教师的叙事过程往往存在不经过深思熟虑的日常话以及轻易做出判断的叙事,这种叙事往往达不到全面、条理分明的要求,不利于研究过程的进行。并且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往往会认为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东西,只是假大空的总结、提炼、拔高,硬凑几条泛泛而谈的结论。

3.形式主义的存在。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育叙事研究主要还是针对适用性与实用性。小学教师被硬性要求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被要求定期交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于是,中小学教师就开始了任务式教育叙事研究,认认真真地编撰故事,极尽大胆地演绎故事,然后搜肠刮肚和引经据典地查找宏大理论观点,生硬地拼接相应的理论与故事,使相互间能够呼应和印证一番,随之就如获至宝和大功告成,完成任务和交差了事,这是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教育叙事研究,已经于不觉不知间滑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

4.缺少针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与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被很多人认为没有什么研究基础的小学教师天生就能够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但任何的研究过程都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与方法,所以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得要领。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性质

1.事理性。

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属于事理研究和实践性研究,强调以事析理和论从事出,力求从故事铺陈或具体事件解剖中有所发现。如果硬要否认这一点,那么就是自欺欺人;只有承认和接受了这一点,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才可能大有作为。

2.指向性。

叙事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是指有明确的主题、明确的意图、以及在教育的范围内进行叙述,使叙事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服务。

3.透视性。

在小学教育叙事研究中,叙事与研究应该结合起来。当教育叙事作为研究时,叙事就应该将旁枝侧叶、前因后果和曲折转换等都详尽地交代清楚,就应该追求全面、立体和多角度地透视故事,就应该到位、精当、有力和发人深省,就应该试图梳理、阐明、揭示、发掘和透视,力求在叙事过程中,就能论从事出和以小见大,就能拨云见日、洞幽烛微和见显识隐。

四、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推进策略

1.做好叙事研究培训。

若想要不断推进小学教育叙事的研究,关键是在之前对于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教会他们该如何进行叙事与研究,打下基础,避免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同时要培养他们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趣,积极开展研究活动。

2.进行集体叙事研究。

研究过程必然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小学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集体研究,例如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对于同一个问题,还可以积极参加外面的论坛活动,彼此交换意见,共同成长,共同得到研究成果。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源可以进行利用。小学教师可在网路中开辟空间或是论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请大家提出意见进行交流,共同完善。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过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刘辉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