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8-02-24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蒋更生

学苑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新旧上位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蒋更生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难点所在,学生只有理解了化学的化学概念,才能为学习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将化学概念当做文科来学习,对化学概念的学习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至于化学概念的内涵,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十分理解,这给后续的课程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必须有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来转变他们对化学概念的学习观念,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同化论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对于化学概念,认知同化论有了新的见解。认知同化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通过这种理论,教师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培养出对概念的归纳、总结,重新组合的能力,因此,值得在我国的初中化学课程中大力推广。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理念

认知同化论是这样一种理论: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学习到的新信息和这些已知概念发生相互作用,新旧知识产生了同化作用。这种过程,称为意义学习过程。理论的发掘者奥苏贝尔提出:达成意义学习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可以同化新的知识点;第二,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第三,学生必须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动机。只有具备了前两个条件,学生才有可能将新旧知识进行同化,但是不代表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在第三个条件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实现新旧知识同化的充分条件之一。在第三个条件中,教师必须发挥他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出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才有益于对概念的转化过程。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1.为学生提供一些化学范例,以培养学生上位概念的形成。

学生学习化学是从初中开始,由于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因此,学生在接触到化学概念时,常常感觉到束手无策。尤其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涵盖的概括性和范围都很广的上位概念,这些概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化学教师在对这些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和感觉。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类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溶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多个范例供学生学习,可以演示将盐溶于水,将糖溶于水等实验,还可以将面粉、植物油等和水相溶,让学生观察现象。在课堂上,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总结出溶液的概念。

2.促进下位概念的同化过程。

初中化学就是由一个个概念和理论组成的,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具和教学素材,使用认知同化论,做好对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组合关系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在概念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出总结、归纳、重新组合的化学习惯,让化学认知结构不断扩充,为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0-249.

[2]王佐书.中学化学教学论[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7.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6-102.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新旧上位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特斯拉 风云之老阿姨上位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三扶”齐上位 决战必打赢
基于ZigBee和VC上位机的教室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