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018-02-23廖远兵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广东省办学院校

廖远兵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育生产活动所需的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现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组织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职教模式。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数量多、在校生规模庞大,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课题组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及粤东西北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展开深入调查了解,同时大量查阅有关统计数据报表和资料,尤其是系统全面地分析《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在系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科学统筹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导高职院校办学。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办学情况

(一)总体情况

当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总体呈现规模日趋庞大、专业设置日趋合理、资源投用日趋科学、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的态势。

1.办学规模日趋庞大。根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广东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数量为81所(其中,民办高职27所),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突破70万达70.96万人(其中,民办高职21.5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列居全国第一。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呈现招生规模相对稳定的趋势,有较好的生源市场优势。

2.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广东省高职院校中综合院校约占50%,理工类院校约占25%,其他类型的高职院校还有财经类、艺术类、医药类、体育类和政法类;全省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441个,专业方向1494个,办学专业数及规模依序涉及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土建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媒体类、轻纺食品类、交通运输类等18个产业大类。近年来,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专业结构调整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

3.资源投用日趋科学。从办学资源投入和使用总体情况来看,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有稳定的经费收入来源,尤其是政府投入增加明显,其中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占高职院校总收入的45%,学费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0%,此外还有社会捐赠等其他收入;办学经费使用方面,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支出项目主要有基建、日常教学、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征地、图书购置及其他支出,近年来教学方面的经费支出比例显著提高,尤其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设备采购投入年均增长接近30%,这都表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在现有资源投入下科学高效使用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增强了学校办学能力。

4.办学条件日趋完善。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改善软硬件环境吸引生源和提升办学实力。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校园总建筑面积达181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米、教室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宿舍面积500多万平方米,生均产权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等都能较好地满足办学需要;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教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777亿元、纸质图书总册数4867万册、教学用电脑20.6万台,办学条件日趋完善,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二)学生培养情况

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着力点主要是重视生源优质服务、重视学生技能提升、重视促进学生就业三大工作。

1.重视生源优质服务。据统计,仅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规模就高达30.15万人,招生方式多样化,涵盖了全日制普通高考招生、自主招生、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等入学考试方式。为吸引优质生源,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奖助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仅2015年奖助总金额高达230多亿元,奖助学生总数达30多万人,奖助学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0%以上,可谓奖助范围广、奖助力度大。此外,很多高职院校还通过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吸引优质生源和做好学生服务工作,树立学校的良好口碑,扩大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2.重视学生技能提升。高职院校秉持立德树人,学生技能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手段。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考取专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比率高达87.6%,而且大多是中级以上证书,很多学生甚至获得不止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以72所高职院校、3803项省级以上获奖排名全国第二,参赛覆盖面不断扩大,已占全日制学生的27%。

3.重视促进学生就业。广东省高职院校重视促进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重视通过科学落实好学生就业工作提升办学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就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占8.9%、14.7%、57.8%,其中中小微企业就业毕业生数占65.7%;就业满意度方面,广东省高职院校雇主对毕业生就业表现总体比较满意,其中对职业修养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职业技能水平的满意度则较低;毕业生就业收入方面,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后月均收入3532元,远远高于全国2241元/月的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2015年就业学生21.4万人中有15.7万人实现对口就业,对口就业率达73.2%。此外,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也明显高于全国1.75%的比率达4%。

(三)教学水平情况

1.改革机制体制。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顺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院(院校)-园(工业园区)融合、职教集体下产权混合办学、产业学院办学、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基地、科技孵化中心等方式牵引高职院校办学走特色发展道路。

2.标准化建设。自从广东高职2013年率先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标准研制工作以来,标准研制已经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至今投入超过1000万元经费用于该项工作的落实开展,涉及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专本对接办学标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证书本土化标准等,力求通过标准体系的构建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

3.拓展合作办学。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深化合作办学,积极拓展合作办学项目,已经形成政、校、行、企联合办学机制,同时,广东省高职院校根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高度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多样化有序开展,仅2015年接受境外学生1066人、接受国际认证的专业就有1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8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4家,做到稳步推进机构国际合作,科学开展人员国际交流。

4.创新培养模式。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办学机制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2015年全省共有19所高职院校的51个专业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由省直部门牵头组建广东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工作的落实;积极探索下班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推进校校联盟,整合办学优势资源,深化校校合作升级人才培养能力。

5.建设专业品牌。广东省高职院校重视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和优化办学专业结构,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设100个左右品牌专业和200个左右特色专业,其中首批已经立项建设26个品牌专业和132个特色专业,同时以技术技能实际应用为抓手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化,提升办学质量。

6.教学信息化。2015年,广东省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着手落实智慧化校园建设,智慧化校园建设不仅是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还能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是随着慕课和微课的发展,智慧化校园为这些优质教学资源的普及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有利于校内外精品教学资源共享和利用,对高职院校开展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等都有很大帮助。

7.提升师资队伍。近年来广东省提升师资队伍力量最大的项目就是强师工程,仅2015年广东省就投入19546万元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强化人才引进工作。

(四)社会服务情况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调查显示,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本省就业人数占90.5%、本地市就业人数占44.4%、本区域就业人数占71.4%,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集聚地,高职院校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重视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开发等方式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进账经费达9511万元,技术教育到款额达5765万元,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技术培训总数超过125万/人天。

3.服务当地文化建设。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之外,广东省高职院校也重视服务当地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结合广东省的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侨乡文化、广府文化及各地特色文化深入开展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有效推动了当地文化建设和发展。

4.服务学习型社会。广东省高职院校重视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通过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等服务学习型社会。2015年全省高职院校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1.4万余人,职业技能鉴定工种2624种、鉴定人数达15.7万人,社会培训规模达295万/人天,同时深入开展社区教育,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政府简政放权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落伍的高职院校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优质资源挖掘不够与配置不科学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强省,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但优质资源不足。全国示范(含骨干)校排名中,第一是江苏,有14所国家示范(含骨干)校;第二是山东,有13所;广东仅有11所与四川并列排在第四,这与广东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

(二)理论研究不深与实践总结不到位

广东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丰富,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但对办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和理论提升明显不足,不利于更好地指导将来的发展和改革。此外,对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更好地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推动广东高职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

三、启示

总体而言,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

首先,源头是基础。高职院校办学能力提升的源头是生源,如何挖掘优质生源、吸引优质生源和抢夺优质生源,是事关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所在。

其次,过程是关键。高职院校办学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培养,就是人才培养,如何开展好教学、管理好学生和服务好学生,是事关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出口是保障。高职院校办学能力提升的出口是学生就业,就是毕业生就业、发展,做好就业指导、搭建就业平台和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工作,是事关高职院校发展的保障所在。

总之,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高职院校发展情况,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点、关键点和保障点,才能科学有效地找准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对策。

猜你喜欢

广东省办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