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微课应用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2-23孙惠玲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件教学方式微课

孙惠玲

(南宁市上尧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是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微课应用中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进行设计,认识到微课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微课应用效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微课制作和应用水平,优化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创作良好条件。

1 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的教育方式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然后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就像微课教学这种新兴的科技教学方法也被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然而虽然微课教学有自身的优点,但在应用到小学语文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相对的局限性,究其原因还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或者是由于一些教师对于微课教学不熟悉,在教学时习惯性的用以前老旧的教学方式,导致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频率低下,只有加大在教育更新政策上的力度,让教师真正的从内心的接受认同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他们才能在教学时多去尝试,渐渐地去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再者就是微课资源少的问题,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平时除了备课,批改作业之外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制作微视频等,或者设计的语文教学方案不科学合理,以致于出来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收到成效后,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也产生了怀疑,也会导致使用频率变少。

2 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也被应用到教学中来,微课教学作为其中一种多媒体教学,也被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下面就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做出分析:

2.1 有促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小学生就像一块海绵,吸收能力特别强,小学语文教程内容基本是事实性和概念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的教学策略应丰富多彩、富有趣味,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教学环境营造出小学生喜欢的充满趣味的氛围,让小学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微课教学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生动有趣的展现处理,从而点燃学生去积极探索、学习语文的热情,对于语文产生兴趣,喜爱语文。这样将学习语文作为一种享受才能更好把知识学牢固,以利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学习。

2.2 有利于学生对于自学能力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方式死板,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微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主要还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平衡学生在学习与自主活动两者间的状态,在微课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权得到了保障,这就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2.3 有利于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知识重难点。微课教学的特点就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去重点攻克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对于教学内容要精简,并要突出教学主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重点就是识字,它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微课教学将利用儿童的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并开展生动的实践活动来教小学生识字,小学生可以围绕老师给出的活动主题自己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将活动开办的有声有色。

2.4 可以将课外知识充分丰富起来。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语文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也是有限的,然而学生的眼界需要得到增长,因此,为全面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就必须多延伸些课外内容。微课教学中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微视频播放的画面及音乐,让学生在观看生动的情境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微课教学能有效的将技术整合融入到课程里,也能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以其真实自然的状态回归到生活中去。

3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融合教学内容,营造趣味语文课堂。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具有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教师要善于在微课当中融合知识点,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微课形式展示出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例如在易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出错率较高的相似字制作成微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并将这些字的细节差异用课件展示出来,提高学生主动辨识、主动记忆的积极性。例如“喝和渴”、“侯和候”,还有一些学生易错词组如“喝采(彩)、翱游(遨)”等,通过微课展示学生不再枯燥的去记忆,而是主动的探索其中的异同点,为后续学习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2 结合实际,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微课并不是单纯用于教学的课件,而是结合信息技术形成的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教学资源,不但能够在课上应用,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课下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微课内容巩固知识记忆,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复习预习。微课资源的应用能够建立起课上、课下知识的有机联系,提高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则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自主选择微课学习内容,从而提高了课下复习和预习的有效性。

3.3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微课使用能效。微课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已经在教育领域形成共识,但是从小学语文综合教学角度来看,微课是教学辅助价值更加明显,而不能占据教学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微课的应用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认识到到微课应用优势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微课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适时、适量、适度的应用微课,实现微课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如果教师将小学语文课堂全盘“微化”,不但不能受到预期效果,反而还会徒增教学负担,浪费课程资源,而且学生也会对这样的微课教学失去兴趣,最终得不偿失。

基于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教学水平,能够找到更适宜的微课应用时机,尤其是在微课件制作上突出原创性,也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进行微课设计。虽然有不少优秀的微课件可以使用,但是这些既有课件可能存在针对性差、内容设计过于宽泛的弊端,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学情,结合实际教学特色设计高质量微课件。通过优质课件观摩、借鉴、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探讨等形式,提高微课制作质量,促进小学语文微课应用价值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件教学方式微课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