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循思维轨迹,让批注阅读浸润到语文学习的流程中

2018-02-14姚蕾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姚蕾

【摘 要】 批注式阅读是运用规范、统一的符号或文字将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受、产生的困惑标识、记录下来的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批注阅读是一个动态推进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调动思维能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中品悟、课后拓展三个维度具体落实。本文提出要树立意识,在课前预习中规范批注要求;鉴赏梳理,在课堂体悟中历练批注能力;类比迁移,在课后拓展中巩固批注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树立意识;类比迁移;鉴赏梳理;批注阅读

批注式閱读是运用规范、统一的符号或文字将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受、产生的困惑标识、记录下来的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批注阅读是一个动态推进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调动思维能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中品悟、课后拓展三个维度具体落实。

一、树立意识,在课前预习中规范批注要求

预习是学生自主性感知、解构文本的重要环节,很多学生的预习仅仅是读读文章,没有发挥出预习的真正效益。而教师直接讲授,很多学生跟不上,还必须预留下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重新审视,这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文本解读,甚至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读书习惯。

要想扭转这种炒冷饭的状态,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预习批注的指导。教师要结合文本的特点找准课文的批注点,把握好批注的价值点,否则其效益将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预习中的批注点可以分为关注生字词、长句子等阅读障碍类,可以是没有读懂、没有理解的认知困惑类,可以是针对含义深刻语句的初步赏析类。而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相关的批注符号。以《但愿人长久》一文的预习为例,教师可以统一组织学生运用直线将课文中极富情感意蕴的深刻语句批注出来,运用“△”将课文中一些难读、易错的生字词批注出来,可以运用“?”来标识自己存在困惑之处。另外,阅读批注还应该将关注聚焦在文本中能够体现文本深刻意蕴的中心句或者一些具有概括性语句的地方,有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应的空白处撰写感受。这些文字是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最原始、最真实的体验,教师不必对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而需要在指导环节中将引领学生进行分享作为最核心的元素。

在这样的预习批注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更有了自己鲜明的体验,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地积极学习,强化了对文本的自主感知,才能为后续的课堂学习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鉴赏梳理,在课堂体悟中历练批注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更是夯实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板块。对话理念认为,要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构能力,就需要不断丰富、强化学生的对话沟通,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补充与想象,更好地体悟文本的主题思想。因此,学生的批注学习就不能停留在原始性的感受层面,而需要多从鉴赏、品析的角度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结合文本的特质,摸准文本感知的重点,设置多元化、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内蕴世界。

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扣课文的题目,标注“五角星”,并相机引导学生思考:是哪里的“五角星”?邻居家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尝试借助课文中“差不多每天”“跑来”“显示”,感受孩子的聪明灵动、活泼可爱。这种基于语言而直接得出认知结果的思考,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有着一定的效果,但这一过程中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思维里程,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将自己从“文本语言”到“体验成果”的思维轨迹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能够自主性地进行梳理与感知,从而更好地在感性情感的浸润下历练理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正是运用了批注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融入阅读的深度思考下,将学生的认知印象停在了文本深处。

三、类比迁移,在课后拓展中巩固批注方法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课后拓展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范畴。在课后拓展中进行批注,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复习课文,做到温故而知新。这就需要教师既关注到课内批注方法的指导与引领,更要通过类比迁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课内之法丰富课外收益,强化学生的阅读范畴,丰富学生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说勤奋》一文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刻苦最终取得成功的事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紧扣作者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进行批注,感受两位人物为了达到目标勤奋刻苦的状态,深入感知司马光最终创作《资治通鉴》、童第周完成青蛙剥离手术,是与他们自身的勤奋分不开的,更好地印证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而在课后拓展中,教师为学生补充了牛顿、华罗庚等名人靠勤奋取得成功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运用在课文中积累的方法进行批注,一方面借助文本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认知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让拓展的资料成了学生迁移课内批注方法、历练批注方法的重要载体,并尝试将其与课文中的事例进行对比联系,将自己的阅读感知撰写出来,写上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

批注性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效果、历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多尝试、多历练,并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时段的学习要求,提出不同的批注方法和要求,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高效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