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 做有根的人

2018-02-14顾石红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子路诗文音乐

顾石红

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是涵养学生心性、厚积语文素养、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载体。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学生亲近经典、爱上经典,感受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玩一玩,其乐无穷

课间,我照例和孩子们一起玩。今天孩子们玩的是“钻山洞”,这个游戏我太熟悉了,小时候也经常玩。不过,今天的“钻山洞”游戏却有了新的“花样”,原来,孩子们念的“童谣”成了刚刚教过的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节奏分明,有板有眼。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让我惊奇:原来经典还可以“玩一玩”!在孩子们眼里,经典再也不是僵硬的面孔,而是洋溢着甜美微笑的天使。是呀,经典诵读首先不就是要让孩子亲近吗?

孩子们偶然的创意激起了我的灵感:发动孩子,为经典诵读设计“游戏”。接下来的语文课上,我大大表扬了孩子们的“经典诵读钻山洞”游戏:“孩子们,你们的创造力真是惊人。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典诵读游戏。”听了我的话,孩子个个脸上洋溢着骄傲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架势仿佛在说:放心吧老师,我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学校的课间,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形式各样的“经典诵读”游戏:跳橡皮筋,根据节奏诵读《笠翁对韵》、《成语千字文》;两人对拍手(和“你拍一,我拍一”类似),对唱《三字经》或是《弟子规》;边踢毽子,边诵读《三字经》……游戏,让经典萦绕耳际,诵读于口,孩子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二、唱一唱,余音绕梁

每一篇汉文佳作,都是抑扬顿挫的音乐篇章。宋词自不必说,“有泉水处,皆歌‘柳词”即是明证。唐诗也可入歌,薛用弱所作的传奇《王之涣》,就是写伶人唱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诗篇的故事。其实古人读书方法之一“吟誦”,就是“有音阶,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徐健顺)李吉林老师认为:“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而“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让学生吟唱经典诗文,经典中的语言自然会成为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白,学生情动于中,兴趣盎然。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汁原味的唐腔宋音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当下精通“吟诵”的专家也已屈指可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吟唱经典诗文。一方面,很多音乐为经典诗文谱写了大量优美动听的乐曲,“古诗文新唱”,如《但愿人长久》、《春晓》……另一方面,很多吟诵大家拍摄了大量视频资源。对于这些丰富的音乐资源,我们既可以利用专门时间集中教授,经典的诗文,优美的旋律,加上学生清脆的童音,宛如天籁,也可以在课间播放,不用几天,学生们自然会哼唱起来。

三、画一画,妙笔生花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物,代山川立言”,“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宗白华)“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因此,通过图画直观的方式,尤其是儿童自己作画展现经典所蕴含的“意境”,使“意境”的具象性与儿童认知的形象性和谐共振,不仅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而且可以把学生带进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天地,以“形”激“情”,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比如学生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在粗知大义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明镜似的月亮挂在天空。庭院中,月光如水,静谧得仿佛一池春水。松柏翠竹的清影映在地面,宛如水中摇曳的荇藻。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庭院……不一会儿,一幅幅动人的“承天寺夜月图”跃然纸上。此时,再让学生看着图反复吟诵,文画交融,学生恍若置身于承天寺的月夜中,欲罢不能。

四、演一演,身临其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就是“还原”能力。让学生根据所读内容演课本剧,是学生对所读内容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创造性地重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所读内容的“符号语言”成了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其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为与学生经历接通,而使他们受到熏陶和震撼。可以说,让学生演课本剧——“演读”,是一种更深层的感悟,立体式的感悟、学生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积累内化了诵读语言,激发了学习兴趣,甚至还有美术(布景)、造型艺术、音乐等,收益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学习情节性较强的传统文化经典章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其中的人物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在演一演中让远去的人物重生,让久远的情景再现,学生身临其中,感受自然颇深,兴味更为浓厚。

例如,学生诵读《论语·公冶长》中“颜渊季路侍”一章时,在学生初步明白文章大意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孔子、子路、颜回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语气,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不一会就有了各自的想法。

有学生率先发言:“子路抢先一步,兴奋地说:……”看来,这位学生性格与子路相仿。

有学生说:“孔子捋了捋胡须,慈祥地说:……”

“颜回先向孔子深深施礼,然后从容不迫地说:……”

“子路手舞足蹈地说:……”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成果,组内合作表演“孔子师生言志”的情景剧,看哪一组演得最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各组同学围在一起,分角色,制道具(简单道具),出主意,边演边改,逐步提高,演好演活。有了这样的前期准备,演出时的精彩自在预料之中。这样的诵读,学生评价是“最有意思的诵读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路诗文音乐
孔子“教训”子路
走遍万水千山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音乐
千金碎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