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本位下的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2018-02-14陈荣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诗歌儿童

陈荣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现代诗歌除了承担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外,对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考察和谈论现代诗歌教育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站在当下课改大背景下,儿童诗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从儿童作为自然、社会、精神存在的整体出发,倡导诵读涵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小学语文儿童诗根据学段应采取不同的诵读教学策略,用儿童易于接受、更具亲和力的口语表达形式进行教学。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现代诗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诗歌,是一种最为特殊的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儿童诗歌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诗歌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诗歌还给儿童,使诗歌真正地融于儿童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赏读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语言魅力,在充满童趣而又贴近生活的诗歌学习中发展心智,同时享受诗意的童年。

在当下的语境中考察和谈论现代诗歌教育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现代诗歌教育以及人文关怀在教育中曾一度被忽视,诗教传统以及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都对学生的性情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2.现代诗歌教学的缺陷

(1)过于偏重儿童诗歌的教化意义

在应试教育和墨守成规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往往只把诗歌作为教化的载体,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和功利性,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心理机制。儿童诗歌的教学和教材停留在枯燥的表面说教,忽视了诗歌深层次的美育、德育价值。现代诗歌教育和文学教育在长期的惯性思维模式中形成了“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粗鄙化教育观,这也势必造成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感觉能力的弱化、钝化、退化。

(2)儿童诗歌教学的模式化

传统的现代诗歌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模式。分析模式教学时,将诗歌逐句分析解释,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连贯性和诗歌本身的美感,注重内容的分析而减少了本身的体会和感悟。问题导向性模式教学时,教师的作用过分放大,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被削弱,实质上并不是学生主动学习,仍然以教师为主体。

基于这种现状,现代诗歌作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母语能力的先锋队,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二、如何基于儿童本位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1.以儿童本位为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

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文本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每个儿童对诗歌的认知和理解都是他们独特思维下的产物,是儿童个性的外在表现。

在儿童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和个性化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对文本意义进行创造性解读和多元感悟,不以单一、固定的思维约束儿童的想象力。因此,基于儿童本位首先就是要尊重儿童本位,尊重和理解儿童的个性化。

2.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

儿童诗歌教学是对生命的启蒙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视角,用最适合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用心灵与诗歌、自然、生活对话。倘使教师以成人的视角文学化解读诗歌,对于儿童来说无异于对牛弹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基于儿童本位就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以《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为例,“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就要求教师以童趣的眼光看待诗歌,而不是分析本身的结构特点。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将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模式过渡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双基训练,突出诗歌本身特点的同时,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在诗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美育和德育。

3.以读促悟,重基础积累和语感培养,重审美情趣和想象发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作品的节奏和韵味,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内在情感。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用多形式朗读方式让学生练习朗读,比如单独朗诵、合声诵读、分角色誦读等,使学生在个性化朗读中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读中感知、体会,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以《其实我是……》为例,“其实我是一朵云”,“其实我是一只蝴蝶”,“其实我是一片黄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我想这样告诉你”作为每一段的结尾,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有画面感,而且大家共同参与课堂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中丰富诗歌的形象,唤醒孩子的诗心,更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朗读就是发挥儿童的本位角色,让他们自发体会诗歌、进入诗歌。

4.以演促学,活用儿童文学课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诗歌所特有的幻想性、趣味性进行教学,采取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根据儿童现代诗歌的不同文体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手段,引导学生体悟文本。

比如,在《秋姑姑》中出现了画家、果子、小弟弟和老奶奶等生动的角色,这很适合以课堂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扮演秋姑姑的小女孩脸红红的、圆圆的、胖乎乎的,她像一个画家,把庄稼和果子涂成金黄色,又给麻袋装上果子,扮演果子的学生嘟着嘴巴提意见说:箩筐太小装不下!秋姑姑来到场院送来一阵风,扮演小弟弟和老奶奶的学生收起了蒲扇,开心地笑。

入情入境的体验以儿童的视角还原了诗歌的意境和情趣,使诗歌教学产生了独特的魅力,让儿童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了诗歌所营造的丰富灿烂的想象空间,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趣和意味。教师在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积极想象,进而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儿童是现代诗歌的本位,是诗歌的享受者、体悟者。现代诗歌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儿童产生的美育和德育影响也是无法预测的。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贯穿在儿童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基于儿童本位的现代诗歌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探讨适应当代教育背景和儿童精神诉求的现代诗歌教学策略也是一项关乎文化发展的深刻课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诗歌儿童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从现代诗歌的核心要素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和谐课堂魅力语文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