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2018-02-14吉彩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7期
关键词:内容情境信息技术

吉彩霞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认识,乃至更好地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还停留在十分低下的程度,小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也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

一、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课前老师细致的准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了实际操作,所以对于教学来说,机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点,老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机器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学生和老师的电脑都没有出现问题;第二点,老师要在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内容,尽可能地节约上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只有当老师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切才能有序进行,学生也才能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才能有效提升。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还都比较幼稚,大多呈现出贪玩的品质,他们对娱乐性强的事物往往难以有抗拒力,所以,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模拟的形式,这不仅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情境模拟是一种虚拟的情景再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地与学生产生共鸣,对于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意义。

然而,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随意而为,并不是什么情境模拟都是符合现状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还要充分结合课堂内容,如果老师设计的内容和课堂内容不符,这样不仅难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还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不恰当的内容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构建和谐的课堂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生性好动,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保持四十分钟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他们常常在课堂上出现开小差或者是利用电脑玩游戏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此时老师不应该大声呵斥,因为这不仅会影响课堂纪律,还会扰乱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教学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老师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以适当的方式提示扰乱纪律的同学,这对大家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维持了师生间良好的关系,还有助于和谐课堂的建立与知识的传播。

另外,老师还可以构建课堂纪律检查小组,小组成员就选取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检查小组不仅可以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的纪律,还能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很大的任务分担,对于高效课堂和和谐课堂的建立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

四、时刻关注课堂练习

老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是全权交给学生自主操作,而应该是老师在学生操作时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将它们理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向的有问题也不愿意主动提出来的学生来说,老师更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要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对于他们感觉有难度的地方,老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从而让他们不断树立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根据教学的目标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肯定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给部分学生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完成所要达到的扩展任务。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引导,以强带弱,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操作能力差的学生,最终实现整体目标的完成。

五、课后小结不可忽视

在现在的小学信息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在课堂上永远都是对知识点的直观解答,在临近下课时却忽略了对整个课堂内容的总结,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学生很难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另外,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许多学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课程安排的很少,通常都是一周只有一节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每两节课之间的间隔过长,使得学生忘记了之前所学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老师更应该好好把握每堂课临近下课的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对当堂课的重点或是难点再进行一次梳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从而帮助他们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除了文章所列示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老师注意。老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于自己的优势要保持,而对于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并且不断顺应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内容,帮助同学吸收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另外,信息技术是一个十分重视实际操作的课程,老师除了每节课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操作题,只有在理论与操作结合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当今时代属于科技的时代,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老师需要重视起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容情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